孙桂敬
摘要:现有的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训,容易忽略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训练。本文就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思考,即以课堂教育为阵地,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借助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金典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社会责任感
一、引言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需要我们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现有的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训,容易忽略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训练。因此,学校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积极了解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让学生明确其在现阶段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积极履行其对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义务。
二、中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途径
1.以课堂教育为阵地,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1)通过分析文章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寫作目的等环节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良好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通过分析“负荆请罪”一节中表现出蔺相如宽容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参与、组织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会提前体验进入社会后面临的种种问题,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2.借助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寓传统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我们要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教师利用语文教材中重阳节诗词开展教学,通过对杜甫的《登高》、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等诗词的背景、内容的分析,既能够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重阳节的节庆活动,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的向往,又能让学生从这些重阳节诗词中感受到文人墨客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励学生们积极向上,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教育活动之中。环境往往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的有效氛围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可以借妇女节、感恩节等开展“心存感恩,与爱同行”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懂得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懂得知恩图报,要用自己的感激之情去爱国、爱家,孝敬父母,回报社会。另一方面,布置有关感恩的作文或演讲比赛,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恩行为和感想写出来或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与同学分享感激之情的同时与他们产生思想共鸣,用学生的话语和经历去教育其他同学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如何去努力。
3.开展金典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1)借鉴儒家“修身之道”“仁爱之道”,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强调从自我教育做起。正己方能正人。孔子说:“己所不及,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观当今校园内很多学生自私自利,对他人、集体漠不关心。因此,我们借鉴儒家修身、仁爱之道引导中学生树立价值观,要把这些理论合理地渗透到德育中去,把关心他人,诚而有信,关心集体,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等作为教育的重点。
(2)借鉴儒家“孝悌之道”“济世之道”,学会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力,以学之”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敬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一个人首先肯为家庭负责,肯为自己的父母亲负责,才谈得上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兼济天下,博施于民的人生观,不仅在古代造就了大量的仁人志士,培养了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关注之情,对今天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鲜明生动的指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通过一些社会活动,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地训练,同时挖掘其深刻的主题,发挥其光辉的点点滴滴来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
参考文献:
[1]侯长亮.析高职五年制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辽宁高职学报[J],2007(3)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