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燕
现实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形势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提上日程。经过对问题解决策略的本质进行研究,梳理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编排和教学侧重点,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初步总结出几点方法。
一、问题审视
解决问题一直是考试卷中占分很重的一类题型,对教师来说这部分内容是难教的,一般来说,一些平时不喜欢阅读、不参与课堂、不擅长交流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差些,解决问题能力的优劣快慢和学生自己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有关。那么,教师该如何带领这部分学生从此种困境中突围?
二、策略解读
1.关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自控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关于问题解决的策略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问题解决的一般策略有以下几种: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画图;常见的数量关系;一一列举;转化;假设等。
三、实践滋养
1.激发兴趣,产生需求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设富有情趣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其特殊作用。
在教学四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导入课题时欣赏故事《乌鸦喝水》、大润发海报图片,让学生就这些图片来说说各自对策略一词的理解。小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解释了“策略”的含义,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期待,学生一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那么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自主探究,经历策略形成
重过程,轻结果。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列表整理》探究环节,出示例1,提问,为什么要整理题中的条件呢?(比较多、乱,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通过整理可以使题目变得?明确:同样表示题中的意思,更加简洁明了,一下子就能看出数量间的关系。
拿出研究单,四人小组内分享你的整理,看看你的整理是否简洁明了,全班交流是怎么整理的。
此时教师小结,其实这就是整理条件的一个好策略:列表。在很多时候都不画表格线,就像前面几位同学的整理(课件出示),只要能清晰简单的表示出条件就可以。这两位同学整理的与前面几位的有什么不同?(只整理两个条件)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整理吗?前面几位同学把三种果树都进行了整理,是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像刚才的同学?根据问题有选择地整理条件。
分类比较,加深理解。常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通过比较,我们就无法全面认识“这两片树叶”。
学校里曾有位老师这样教学《画图》一课,先出示例1: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长增加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面积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长增加了,面积增加了。)光看问题叙述,你感觉怎么样?(不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光看文字,一下子想不出办法。)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先试着画图。学生独立尝试画图,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图。画图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两条长边都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宽没有改变。)
此时变换情景,出示“试一试”: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你能在图上画宽减少的过程和面积减少的部分吗?学生独立画图思考。(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宽减少,是往图形的哪里画图?(是往长方形里面画图)
通过画图,你发现什么了,什么没有变?(宽变了,长没有变。)
与例1相比,这道题画图时要注意什么?例题是面积增加,往外面画图,这道题的减少部分要画在长方形的里面。
通过两道题目画图方法的指导,在教师不断的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两题画图方法的比较过程,对策略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层次练习,鞏固策略
教学完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更应注重问题解决之后的学习,包括几种解法的比较,对不同策略进行评价等,扩大和加深学生对于策略的理解。
在教学《画图策略》时,教师在教完例1和试一试后,再出示,“有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减少6米,面积就减少240平方米;如果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200平方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思考:这道题长和宽都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画图、讨论。经过画图,你有什么发现?光靠读题,我们好像觉得这道题很复杂,但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面积增加之间的关系,从而分别求出长和宽并解决问题。比较我们做过的这三道题,在画图时有什么不同?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你有哪些体会?通过比较三题的画图方法,使学生真正理清长或宽增加或减少与相应面积的变化的关系,掌握画图方法,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离不开问题解决,但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为了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子·上半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