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帮华
一直以来,我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德育为核心,用整体观念来思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风气。经过实践,效果显著。多次接待各级各地专家、领导视察、督导,得到了一致好评。
一、加强德育网络建设,创建齐抓共管的氛围
社会、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创建齐抓共管的氛围,才能产生德育的最佳效能。首先我们加强学校内部德育队伍建设,明确规定:从校长到部门负责人再到普通老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重点抓好班级管理,行为习惯的养成、评价和学科中德育的渗透。由党、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政教处主任、工会、优秀班主任等成员组成德育管理小组,负责制订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督促、检查德育工作的全面实施,促使教师之间逐步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好局面,有力地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其次,健全家访制度,坚持普访与重点访相结合原则,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长与老师沟通,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再次,我们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注重发掘和运用社会德育资源,拓寬途径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每学年学生至少有三次机会在老师带领下走出学校,开展郊游,参观工厂,慰问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思想觉悟。此外,我们聘请了校外辅导员,他们有的是公安人员,有的是关心青少年成长协会的领导,有的是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们经常把他们请进学校来,配合我们开展法制知识讲座、理想前途教育等活动,使德育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管理网络。
二、搞好校园环境建设,以境育人
由于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道德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创建了整洁、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课室、专用室等设施齐备,管理有序,宣传板报排版美观,教育内容丰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训等内容,张贴于显眼的位置,时刻地鞭策着、提示着学生,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近几年,我校还组织了大量人力,花费了不少财力,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出版“法制之窗、卫生角、环保专栏、星星火炬、艺术花儿、体育苗苗”等宣传板报,把大堂几十平方米的橱窗打扮得焕然一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一方面用榜样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合格+特长”的2 1世纪多元化人才有积极作用。
三、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起着产生道德行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十分注意让学生在健康的情感生活中成长。一是健全班队活动的检查制度,单周检查一、二、三年级;双周检查四、五、六年级。定期检查,认真记录比较,选出搞得出色的班级,组织校内交流活动,不断提高班队活动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二是坚持把每周的升旗仪式作为情感培养的重要内容:师生衣着整齐,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聆听辅导员在国旗下充满激情的讲话,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中升腾激荡。三是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听革命老前辈讲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还有在儿童节开展“金色的童年”、教师节开展“爱校、尊师、好学”、国庆节开展的“可爱的家乡、可爱的祖国”等专题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如看电影、唱歌、朗读、游戏等等,努力提高活动的感染力。我们把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生命等道德情感,为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抓养成教育,促良好校风形成
我校把如何提高思品科教学质量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健全思品科组的教研活动制度,组织老师学习《教学大纲》,集体备课,开展示范教学,评课等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育效果。近几年,我校代表县参加全省的思品教学课竞赛、课件设计比赛屡屡获奖。另外,我们还注意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全面实施德育渗透计划,把传授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开展以国家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从而把养成教育推向高潮。
在抓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校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学校设立信箱,开辟“校园论坛”活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身边的事情,对观察到的现象用书面形式加以评述,各抒己见。利用升旗仪式和小星星广播,组织投稿的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对发现的好人好事,给予充分肯定和发扬;一些不良现象,如学生课间游戏中进行的“比闪卡”之类的变相赌博行为,及时被发现,并得以制止纠正。该活动不但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提高了学生的说话、写作和思维能力。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