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园暴力问题中学生、家庭原因的分析

2017-12-06 18:08洪殷芝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校园

洪殷芝

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被广大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校园暴力整治文件”,更有网友大赞:国家终于出手了,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但是2017年方才过去一半,回顾上半年,似乎校园暴力事件仍然四处可见,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更是在一夜之间刷爆了朋友圈。缘何本该是一片净土的校园却频频发生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事件?本人期望结合自己近十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的经历,针对三线城市农村初中校园暴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说,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探究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首先要从孩子本身入手。

一、学生角度

1.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初中学生基本上都处在13、14岁的年纪,正是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阶段,初中生的心理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不甚成熟。但是却又是自我意识飞速觉醒的时候。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父母、教师、同学的认同,渴望获得关注,恨不得让全世界都注意到这个大千世界中的那一个小小的“我”。而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父母的工作、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父母一般并不会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倾注额外的关注和引导。这时候,一些在家庭中比较缺乏关爱的学生就会想办法在学校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如果这时,这类学生在学校中正好也处于一个不太受老师关注、不太受学生欢迎的群体中,他们就很难在主流的正面文化中找到认同,此时他们更乐于转而向一种亚文化中寻求自我价值的肯定。而亚文化中又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暴力因素在其中,青少年这时及很容易简单的产生“用拳头就可以征服世界”的想法,这种想法落实到行动中,自然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校园暴力行为。

2.逆反心理严重

俗话说“半大的小子,气死老子”,初中时期的学生身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有极强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它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人们由于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产生对某事物(内容和形式)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学生会故意的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对抗学校、老师、家长的教育。农村初中的学生受到物质条件和周围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的对于自己,对于自身的生活条件的不满意程度会更高,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更为明显。在这种“对着干”心理的作用下,各方越是宣传要学会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避免暴力行为的产生,学生反而越是喜欢用此来解决问题。这就给学生发生校园暴力行为埋下了隐患。同时,这个年纪的学生精力旺盛,在学校中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肢体上的冲突,学生冲动之下更容易产生校园暴力行为。

3.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当代生活中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着学校的课业压力、家长的殷切希望、社会大环境中的多方压力等。过重的学习、升学压力会使打乱孩子原本的生长节奏,长期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受不到自我成长的喜悦感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焦虑暴躁的心理状态之中。与城市地区的初中学生相比,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更缺乏相应的社会体验和社会阅历,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的社会经验更加单薄。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家长对这一代孩子也比较爱护,这都导致这一代孩子耐挫能力比较差,遇到一点不顺很容易采用过激手段进行自我保护。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一些异常举动,导致悲剧的发生。比如最近获得广泛关注的北京16岁少女被杀案件,起因就是凶手对被害人追求而不得。

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他个人的事,他所处的原生家庭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探究校园暴力问题的起因时我们也不可以忽视家庭原因。

二、家庭角度

1.父母陪伴不够

农村家庭的孩子通常父母都不会拥有很高的学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父母自身的发展。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农村初中的家长通常都是在工厂里一线上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开个小店做点小生意。而这些工作都会使得家长必须要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从调查问卷中笔者还发现,就读于农村初中的学生中因父母从外地过来打工而从家乡过来求学的占据了近一半的比例。还有近23%的学生由于父母的工作需要或者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等原因并没有跟父母双方一起生活,所以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32%的学生每天跟家长交流的时间为0-20分钟;41%的学生每天与家长交流的时间为20-40分钟;17%的学生每天跟家长交流的时间为40-60分钟;10%的学生每天与家长交流的时间超过60分钟。从数据上我们已经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学生每天回到家长获得父母的关注也是极少的,可能这有限的谈话时间中还有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讨论与学习相关的事情。心理学上早已有一个共识,青少年在人格转型期如果缺乏来自父母双方的认同和关注,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倾向,会形成消极、偏激的世界观,会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敌对态度,因而这一部分学生会展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可能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引发校园暴力行为。

2.父母教育方式失当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的确,爱孩子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但是教育好孩子确实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有12%学生表示父母对于自己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责打。农村地区的家长教育观念比较质朴。很多人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简单粗暴的责打。但是心理学家早就指出:暴力心理是会通过环境和生理途径传递给下一代的。对于存在暴力行为的家庭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内心是反对暴力行为的,但是由于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之下,他们的性格上存在如易于发怒、过度专断、充满仇恨心理等缺陷。这些不良性格的形成在一定的环境中就极易引发校园暴力行为。还有15%的学生反映父母对与自己的教育是以责骂为主,这种带有否定性甚至侮辱性的教育方式很难培养出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格,长期下去更容易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他们的过激行为。

3.父母缺乏對校园暴力危害的认识

这一代学生的父母基本上都是70后,在农村地区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放养的状态之中。所以对于这一代父母来说,所有孩子之间的打架、辱骂都是孩子们之间的小打小闹,都是他们这一代人童年经历过的小事,等孩子自己长大了就解决了,完全不需要家长的介入。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发现,55%的家长在被自己的学生告知自己遭遇了校园暴力之后会劝说自己的孩子:这是你们孩子之间闹的矛盾,过几天就好了不要紧。还有近45%的学生反映,家长会在孩子反复强调下打电话告知老师,但是也不会将事件定性为校园暴力行为,只是希望老师可以对于施暴行为有一个警告。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在笔者发放的300份问卷中,有17学生直接选择了父母不关注这一选项,但是居然能没有一个人选择会报警选择警察的帮助。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很多严重的暴力行为都是从小打小闹开始的。这一部分学生的家长的不重视其实就是将自己的孩子至于一个无助的环境中,这其实也是对后续更严重的暴力行为的一种纵容。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母亲一样,从一开始就勇敢地对校园暴力说“NO”,可能很多严重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校园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暴力云与送子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