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要求都变得在精益求精。注重每个环节的实效性,才能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首要的环节就是课堂的导入,以简短而精炼的几句话语,给学生营造出浓厚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分散的精力迅速地集中起来,从而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实践证明,极富感染力的引入,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说课堂导入以一种艺术性的存在,点缀着精彩的课堂。
一、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
导入环节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进行的。要做好课堂导入,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为了快速地让学生安静下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就需要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刺激,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增进学生学习的欲望。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虚幻的、悬疑的氛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思考。在学习海水运动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设置的导入是这样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离奇故事,英国的海军为了不让敌对国德国的军事船只进入到地中海域,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必经海路上,布置了大量的水雷阵测听装置,还特意派出了庞大的海军军舰进行协防,意想不到的是德国的潜艇,竟然出乎意料地出现在地中海中,英国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是由于当时的德国军队掌握了地中海这一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德军究竟掌握了什么呢?这样的疑问,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我们要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关键环节,并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验,设计出具有悬疑色彩的导入,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借助设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不能只是局限在课本中。地理的教学要让学生们形成时空观念,要让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各种可以借助的设备,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在时空层面上形成一种直观印象。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更好地开阔视野,教师应注重利用一些声音、图像、视频、模型等资源来为学生服务,努力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种直观的形象认识。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的时候,教师知道学生对于各种气候的特征不是很了解,缺少直观的感受,为了加大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特意精挑细选了能反应各种气候类型特点的图片,在教学的导入阶段,以欣赏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对今天所要学习的气候产生直观的印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经验,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今天要学习的气候类型上来。
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学习,对地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直观的认识和印象,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才能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艺术性的享受。
三、设置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作为教师都知道,教学的过程是由一个个的问题所组成的,是一种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過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负责给学生艺术性地呈现要研究的问题。问题呈现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合理地设置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导入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维锻炼,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注重问题的有效呈现,结合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呈现出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学习中国河流和湖泊概况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有关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接着给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同学们所看到的地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地理特征?你们能够找到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学生们纷纷列举着自己的发现: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鄱阳湖……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河流呢?河流的走向和湖泊分布有没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们带入了新知的学习中,让学生明确了所要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课堂高效学习的开端。
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出问题,更要注重问题呈现的质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认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高效的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就是课堂的引入,只要教师能够细心地设计课堂导入,就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更快更高效地进入学习状态中,这种艺术性的课堂引入,可以给予学生艺术的享受,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子·上半月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