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润泽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2017-12-06 15:16张文珍
中州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梳理和萃取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精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养成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健全的制度设置和完备的法律规范是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焕发时代生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传统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0-0080-06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财富,形成了宝贵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价值理念是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资源,离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①这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我们推动传统价值理念润泽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具体遵循。

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血缘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已经过时了的、陈旧的东西。但它又积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群体智慧,包含了不少理论思维的积极成果和可以激发人类文明发展的活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经过认真清理,予以现代诠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熔铸并得以升华,可以闪耀其道德价值的光辉。

一、加强对传统价值理念的研究阐释与

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价值理念的载体。要让传统价值理念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从而强化对传统价值理念的认知和认同。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基础研究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积蕴丰厚,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刻录着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

收稿日期:2017-08-22

*基金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2015YZD17);山东省重大理论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5AZBJ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机制研究”(14BKS047)。

作者简介:张文珍,女,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济南2501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

要摸清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准确掌握文化资源的状况。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要求:“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要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对各级各类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对珍贵古籍文献、红色革命文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档。加强田野调查,不断搜集保存散落的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出版,特别是对一些珍贵文献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处理,使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传承传统价值理念的载体。

2.深入阐发文化精髓

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③。这些思想价值已经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需要大力研究、挖掘、阐发、弘扬。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研究过程中,应重点阐发以下内容:

(1)中华人文精神。丰沛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人文情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崇礼尚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格等。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基础性资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④如家国同构、崇尚气节的爱国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这些传统道德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所孕育、发展和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脚踏实地、与时变化的求真务实精神;昂扬向上、积极入世的自强不息精神;宽厚仁爱、包容万物的厚德载物精神;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勤劳勇敢精神等。这些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恒久生命力的内在底蕴,也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4)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基本精神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创新意识;爱民亲民、富国强兵的政治追求;勤劳智慧、奋发有为的实干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等。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可以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迪。endprint

3.剔除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其中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需要进行认真的清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⑤习近平同志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⑥比如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思想,桎梏人心,束缚个性,不利于人的个性和才智的全面发展;小农经济与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因循守旧,既不利于产生开拓精神与竞争意识,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尊君思想,容易形成专制,不利于民主法制思想的产生;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均贫富思想阻碍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不符合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要求等。

4.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拿来就用,必须处理好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突出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⑦创新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永恒动力。所谓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创造和催生新的价值规范,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民族品格。因为继承,我们的价值观具有充足的文化养料,有厚实的底蕴,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因为创新,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充满新鲜的血液,永远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进取的活力,永远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创新要紧紧围绕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解读,从新的视角赋予新的含义,发现新的价值。传统文化中的与时变化思想里面所包含的求真务实精神,自強不息思想里面所包含的开拓创新精神,“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科学发展观念,以诚为本思想中所包含的诚信原则,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精神,都能在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交融中产生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价值观念。

创新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我们要有全局意识,要有世界眼光。在对待传统文化资源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成分,也要注意弘扬推介那些具有世界性文化意义的智慧与精神财富。比如,齐鲁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等,都是当前这个世界所缺乏的。弘扬这一部分内容,对于消除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弊病,解决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要关注人类发展共有的话题,让更多的人接受、理解、欣赏中华文化,世界化程度越高,这个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容越多,影响力越大。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文化之灵魂的价值观也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也更有竞争力。

二、开展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普及活动

加强对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将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宣传教育主阵地

要发挥国民教育在传统价值理念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开展传统价值理念教育宣传及普及活动的主阵地,分阶段有层次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⑧要在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针对年轻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在教学中的比重。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⑨在高等学校,除了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还可以举办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或论坛,成立一些传统文化课外研究小组,加强传统文化的田野调查,同时也要强化师资培训。

开展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着力培育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富强,民族强大,是每个人幸福的保证。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推动者,都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历史教育,让青年人了解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习近平同志满怀深情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⑩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为生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上的自豪。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孝亲友爱、勤奋节俭、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正直清白等优秀品质,引导他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每一位个体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中华价值、中华美德的主体力量。

在教学方式上,要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特别是鼓励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注重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社会效益。要广泛运用新闻报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载体,宣传传统价值理念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增强自觉性。endprint

2.广泛开展群众性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建立文化服务体系,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基层群众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人人平等、扶弱济困、尊老爱幼、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积极倡导讲求诚信的行为准则和良好风气,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深入开展文明社区、社会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文明一条街、文明生态村、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等活动,使公民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发挥革命纪念地和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选择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3.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传一个模范先进人物,就是在社会上树起一面引领的旗帜,立起一个示范的标杆,就是在群众中弘扬一种追求,提倡一种导向,进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形成一种好的环境。宋代文豪苏轼说过“爱惜风气,如护元气”,这形象地说明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风俗有美恶、好坏之分,一旦社会达到了“风俗美”,那么,即使道德水准不高的人,也会“见贤思齐”,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如果“风俗恶”,会影响道德高尚的人随波逐流。要大张旗鼓地树立宣传各行各业的道德楷模,强化榜样示范的作用,形成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公众人物在言行举止和社会活动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善于发挥大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因为它化的是人心,影响的是人的灵魂,需要时间、耐心和功夫,需要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耐心细致地去做工作。越是急功近利,越是欲速则不达。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好的宣传就是要做得不像宣传。”在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上,不要那么生硬、呆板和居高临下,要巧妙地利用一切时机、形式,无声无息潜入人们的心田,在不知不觉之间感染、影响人们的心灵,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之“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要特别注意发挥通俗文化在培养人们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时的作用。大众文化,像电影、电视、广播、通俗读物等,老百姓天天听、天天看,天天接触,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在传统中国社会,大多数普通百姓没有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机会,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大都受益于说书、小说、戏剧等民间文化活动。苏东坡曾记录下“涂巷”小儿听说书人讲《三国评话》时的心理感受与反应:“王彭尝云: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是以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事实上,说书者自身多半就是熟读经书的儒生,其内心深处往往潜藏着儒家教化的理想追求。明代著名通俗小说作者冯梦龙说:“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他认为通俗作品颇能在生趣盎然的故事敷演中感染人、打动人、引领人、教化人,即使是儒家经典著作《孝经》《论语》,对人的影响也没有通俗小说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大众文化所传递的价值观并不都是健康向上、积极有益的,有些甚至是有问题的。比如,赤裸裸的炫富、权力崇拜、享乐主义等,不是把诚实劳动、艰苦努力、辛勤付出看作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而是想投机取巧、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王岐山同志在香港工作期间,南怀瑾先生特意向他推荐了韩剧《商道》,他回京后即购买了数百套,送给主管工商业的干部和企业家们学习。该剧通篇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道德经》开头,以《弟子规》唱完第一幕,以《纵横学》演完第二个回合,以《禅》为主轴进入高潮,以《太上感应篇》与《孙子兵法》为辅助,不忘记《朱子家训》的教导。最后用《史记》太史公的话和《道德经》功成身退来结尾。”“一个韩国编剧与导演,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演绎得如此入骨三分、魅力四射,向他们的国民传达了正气与智慧的巨大力量,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大编剧与大导演们则立足于商业目标,将我们中华历史上洋溢着更深厚智慧的历史故事变成一个个钩心斗角的闹剧,以逢迎观众们窥探阴谋的心理阴暗面来获取收视率,而没有将我们伟大文化的优秀面传达给大众,实在令人扼腕感叹!”

因此,发挥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从丰厚富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题材,创作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文艺作品是一个重要方面。注重以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中华悠久的文明历史,塑造多姿多彩的中华儿女群像,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以强化国人的道德行为,激发人们内在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形成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endprint

四、加強制度建设与加大惩戒力度并举

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健全的制度设置和完备的法律规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要素中,经济是直接的、自变的因素,文化是间接的、他变的因素。文化并不能直接对经济发挥作用,中间必须有一个媒介,那就是政治因素或制度因素。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制度,因此中国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传统,在人际交往中则表现为重人情、重关系,公与私不甚分明。这种特点有时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被人诟病。但这种特点在海外华人企业中却转化成为一种独具的优势,成为一种特色。因为华人企业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人员的任用、职务的升迁、业绩的考核、薪酬的发放等诸多方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与此同时,企业又尽可能对员工表达一种亲情般的关怀,体现一种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和睦,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规范的制度条件可以激发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论中潜在的正面因素;反之,在缺乏约束、监管的环境条件下,再好的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也很难发挥积极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说:“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要把传统价值理念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融入乡规民约、行业规范等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基本遵照和依循。建立奖惩机制,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使符合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褒奖和鼓励,违背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受到谴责和惩处。

有了规范、合理、完善的制度,还要严格执行,加大执行力度。要对失德、败德者进行约束和惩戒,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让他们为失德行为付出高昂代价,并慢慢引导其他人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历史和现实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制度制约和引导出来的;与其寄希望于发现‘好人,不如多花功夫在建立健全制度上。”

要让制度法律充分发挥效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将一些道德的提示要求转变为法律规范,一定要具体详尽完备,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对制定的法律规范予以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不要出现孔子所说的“不教而杀谓之虐”的情况。最后,执法一定要严格,不徇私情,一视同仁,让所有人都打消幻想,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生态和法治环境。当然,制度法律再完备缜密,总是要由人来遵循落实的,所以归根结底要提高人的素质和自觉意识。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要为全社会、全民族释放创造性、积极性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个体充分发挥潜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要建立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价值观。人的能力是最大的、真正的社会财富,也是个人之最大、最高的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依靠其能力,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以崇尚能力为价值取向,能避免人情、关系、特权、金钱、门第、资历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崇尚能力,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原则。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实现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有赖于每一位国人的创造能力的充分挖掘与正确发挥。

注释

①④⑥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②《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③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708页。⑦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⑧⑨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⑩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页。苏东坡:《东坡志林》卷一《涂巷小儿听话三国话》,三秦出版社,2003年。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古今小说》(上),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商道〉:南怀瑾先生多次推荐的一部电视剧》,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7d186250102xcjl.html.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2—333页。习骅:《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治贪》,《记者观察月刊》2016年第7期。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责任编辑:采薇

Effective Ways to Nourish the Core Value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Zhang Wenzhen

Abstract: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alues are the basic resources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orting out and extract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 ideas, are the foundation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Promo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alu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ncreasing the educational propaganda on the fine parts of traditional values is vital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 well established legal system and a complete se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the guarantee for th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values to stay vigorous in today′s world.

Key words:traditional valu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ffective ways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方式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