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2017-12-05 11:45
长江丛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爱情观林黛玉才华

龚 艳

简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龚 艳

林黛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极为成功的不朽典型。小说细致地展现了林黛玉出色的才华、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纯粹执着的爱情观以及无法避免的悲剧结局。导致林黛玉悲剧结局的虽有其性格原因,更主要的则是所处时代造成的。

林黛玉 才华 个性 爱情观 结局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作者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曹雪芹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刻画了林黛玉出色的才华、独特的个性、纯粹而执着的爱情观,展示了她悲剧的结局。

一、出色的才华

林黛玉的判词里有一句“堪怜咏絮才”,“咏絮才”即有才华的女子,明确点明林黛玉是有着出色才华的。

在大观园中林黛玉的才华尤其在诗才这一方面是最出众而又突出的。她的诗才表现:

一方面,别人写诗苦思冥想,而她却诗思敏捷,“一挥而就”。另一方面,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不断夺魁。尤其她的《菊花诗》,连咏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仅”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再则,林黛玉与别人是不同的,她不限于只是用笔写诗作,而且用心去创作:如《葬花辞》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她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3]

二、独特的个性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以她独特的个性而被读者所认识。她既有经历了不幸后自卑所导致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纯真真诚的良好品格。

(一)敏感、小性儿

敏感就是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皮肤或神经上比较敏感的部分。[4]林黛玉敏感的具体表现为小性儿、强烈的自尊心以及自卑与自傲。

在林黛玉使小性儿背后正是她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这一段乍一看感觉林黛玉似乎这是小性儿十足又小气,但细细去分析,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背后其实是她的良好美德。正是她要求尊重人,也是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自尊心。[2]

第二十二回贾母带头出资二十两特意请了戏班子给宝钗过生日,却从未给黛玉过一次像样的生日,这也罢了,在快散了之时史湘云偏又说一个戏子像林黛玉,惹得林黛玉和史湘云嫉妒得不愉快。[5]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大发作,原因很简单,“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当时社会地位最低贱的就莫过于“戏子” 了,这就使她备受屈辱。虽在贾府中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女,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所以不自觉的会有些敏感。

(二)真诚

林黛玉是敏感而自卑的,然而同时她又是单纯可爱,对人真诚质朴的,这就造就了她独特个性的另一重要方面:真诚。

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 “不以词害意”。又给她推荐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倦”。在“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1]的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何况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怜人呢!这也正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真诚的美德。

三、纯粹而执着的爱情观

林黛玉的爱情观是纯粹地去追求自由独立没有功利性的爱情,她对于爱情的追求是纯粹而又执着的,她倾尽一生用全部的生命去追求这场爱情,她把爱情当作了生命的全部。

在《红楼梦》中最能感染读者的莫过于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了。作为这场爱情悲剧的主角之一的林黛玉,林黛玉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她很少留意当时封建道德对妇女要求的那一套“贞静温淑”的做人标准,对宝玉的诸多叛逆行为,不仅不规劝,反而采取支持的态度。她对于她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追求是毫无功利性的,不掺杂任何一丝的杂质。她仅仅纯粹就是追求爱情,不考虑其他的外在因素。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女性,对爱情有着同样的执著和要求。[6]面对矛盾时,黛玉对贾宝玉爱的真诚,爱的执著,始终如一。然而,她们的爱情是在封建专制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有坎坷,甚至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当宝玉的婚事日渐明朗化时,黛玉也日渐走上了自绝之路。她在贾府寄居的生活,使她把感情都寄予在宝玉一个人身上。但最后宝玉无奈的“背叛”与贾府的安排一起葬送了黛玉的如花的生命。这一切谱写了她爱情的悲壮之歌。在现实和理想冲突时,她没有妥协一直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到最后,虽然她没有成功,但是,她灵魂的魅力是永恒的。

四、悲剧的结局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这是对林黛玉的判词,从判词就看出了林黛玉的悲剧结局。而导致林黛玉悲剧结局的虽然有她的性格因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时代的因素。

一则从林黛玉的性格来看。林黛玉虽然有着令人欣羡的容貌与才情,但正是由于她的这些性格,让她饱受精神折磨,甚至输掉了爱情丢掉了生命,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结局。[7]首先是自卑,敏感,正是由于这种自卑感在作祟,即使后来待的时间久了,她也仍然谨小慎微,敏感多虑,表现为对自己寄人篱下的感伤,对环境的戒备及对众人的秉性率真、口舌尖刻且语无忌惮,不相干的事或些微的不顺心,就会抑郁悲愤,其性格诚然有些不大讨人喜欢,甚至还讨嫌结怨。她住在贾府这么些年,除不能赢得下人之心外,也不能承欢于上人。

然后是孤芳自赏。林黛玉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孤芳自赏”,几乎贯穿于所有关于她的情节之中,也而成为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常以自己的美丽和多才为资本,眼里容不得他人。还有在大观园中黛玉提笔一挥的突出表现,都显示出了她的争强好胜,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想压倒众人大展诗才,炫才显才。

最主要的其实是林黛玉追求那种纯粹执着专一的自由恋爱观与当时时代的冲突。她的叛逆思想是没有办法与封建势力相融合的,他们的爱情不可能不受到封建势力的强烈压迫和打击。宝黛的爱情始终是《红楼梦》的一条主线,而他们所追求的至死不渝的自由式的爱情也是造成黛玉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当时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而林黛玉“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林黛玉在婚姻问题上唯一指望只有贾宝玉一个人,可是宝玉却是做不得主的,在这个家里做主的是贾母和贾政,而他们是断不可能成全他们的爱情的,故而自由恋爱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她自由的爱情被重重地压在了封建大山之下,在这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即使奋力抗争最终也只能是一个悲剧。林黛玉的悲剧就是性格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它产生着巨大的反封建力量。林姑娘虽然死了,但她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形成了思想感情的沉淀。

总而言之,曹雪芹描写了林黛玉出色的才华、独特的个性、纯粹而执着的爱情观,到最后也正是因为她独特的个性和自由的爱情观造成了林黛玉的悲剧结局。作者没有把林黛玉写成完人,也没有夸大她的缺点,而是把林黛玉塑造成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典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这就使得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张昕.从林黛玉诗歌看其人生哲理及审美意蕴[N].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高密.谈林黛玉的性格[N].湖北: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8).

[4]崔丽娟.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5]曹淑媛.<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M].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11(21).

[6]刘静.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林黛玉和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之比较[N].辽宁: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11(32).

[7]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龚艳(199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大学本科,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处干事,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爱情观林黛玉才华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我做好了和你共度一生的准备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