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萍++胡快发
一、引言
中职学校毕业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来检验。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旧的考核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了。因此,我们需要从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建设着手,建立一个适用于职业教育、能全方位考核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职业教育的现象
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经济、科技为重点的新一轮国际竞争日剧激烈,人才成为各国竞争力强的关键性因素。
现实中的情况是:一方面,企业出现“用工荒”、高薪难觅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大量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就反映出技术性人才供需不对口的矛盾: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还达不到企业的用工要求。他们的不足表现为专业技术的不过硬,责任心的不强,专业知识不足,等等。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深入研究中发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量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各类型的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然而,却较少人去研究和探索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的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在学生考核评价上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评价学生课程的学习成绩一般是采用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而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的作业、实验和到课率组成,终结性考核成绩即我们所说的期末考试成绩。这种以考核知识为目的、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要手段的“学生成绩评定”直接影响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成果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培养出只会考试而不会干活的读书人。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生产培养大量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学生成绩考核体系对职业教育学生成绩的考核是以知识为中心,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叙述能力,其最终结果是学生仅会动嘴,不会动手,培养出“会考试的读书人”而不是“会干活的职业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参照现行的企业工厂一线所需要的技能训练学生,经常性地加入实训内容,努力让学生成为懂知识,能干活的技术型人才。
其次,是学生缺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目前的职业教育考核常常采用笔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在考试形式中又偏重闭卷。这种考核对于知识掌握的考核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用于对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却具有很大的缺陷,因为没有技能操作的内容,所以在考核项目中不能体现技能训练的效果,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最能促进学生好好学习技能。加之,要想就好业,好就业,离不开好的技能,学生为好就业,必须学好技能。
第三,不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生成绩评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因此即使学校鼓励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观念,增强技能训练以及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反映学生能力与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仍以知识目标为主,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果考核时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学生就业走向一线企业,就需要与时俱进的技能,那么也促使教师与时俱进,学好新的技能和知识,并将之引入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职业教育工作中关于考核评价体系的体会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考核方法不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来进行,这也就是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一)立法滞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职业教育的立法未能跟上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无论是职校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还是职业资格考核评价体系,均未能作出系统而具体的规定。如果我们能给予职业教育一定的政策支持,营造课程考核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使课程考核达到理想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
在减少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和教师的基本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要求、课程考核的要求。做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因材施教,使教师既能高质量地完成授课任务,同时又能通过科研提高自身水平。
(二)考核标准滞后于生产需要
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都是在国家法律政策指导下,通过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的行政手段来实施,企业和行业基本不参与。同时,职业岗位标准的产生由国家劳动部门与相关的职教部门制定,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主要由颁证机构决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结构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只是一种政府的认可,而难以得到市场和企业的认可。
而且,当前制定职业标准的程序较为繁琐,耗时过长,往往考核标准尚未修订完成便已过时。职业标准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就很难适应企业在市场剧烈竞争的需要,也很难适应劳动者就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考核上沿用的是传统的考核模式,即单一而刻板的闭卷书面考试,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表现为:
其一,課堂理论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其考核方法也是以卷面考试为主。口试、答辩或是实践考核却极少,技能考试相较于理论考试而言依然处于辅助性地位。
其二,职业资格考核上,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考试方式落后,重视理论,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却忽视操作,没有强调追求职业目标的实现,不符合职业体系的要求。
四、关于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看法
针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对职业教育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按照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发展,具体的对策如下:endprint
(一) 加强立法工作
参考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部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并完善和补充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对职业教育的制度,尤其是对考核评价体系作出具体的规定。尽快制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条例,确定各种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和方式。
(二)加强考核的监督和管理,统一考核标准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由政府教育行政部协调和领导,让各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和监管,同时以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在职业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出本行业岗位培训的标准、组织编写有关教材、主持本行业岗位资格考试认定工作,等等。对国内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国家统一职业标准和证书体制。
2.征求企业内部意见,制定出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充分调动经济界中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起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标准。通过专门的职业功能分析法,将复杂的职业分解为简单易行的单元和要素,为制定和实施考核计划提供直接可用的基本框架,以保证标准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联合教育部门,根据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参照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职业标准,对各类职校的课程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定期的评估。保障职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不脱节。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
改变当前职业教育考核的方式,立法规定操作技能在考核内容中应占据的比例,制定出合理的实际操作标准。例如,将先进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纳入教学及考核中,因为有效的企业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首先,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对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有所了解。在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中也应有所体现。并将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过关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次侧重点,形式多样的“过程性”考核,可有效提高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
其次,通过多次“过程性”考核成绩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的课程的最终成绩、更加科学公正、可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素养的全面考核。同时,课程考核应要求每门课程的考核任务应覆盖教学目标中规定的所有成果,与此同时,还规定学生必须发展的通用能力领域及应取得的成果。
第三,而对核心技能,可采用“过关式”考核评价方式。“不过关”不能及格,“不过关”不能毕业,为毕业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保驾护航。
此外,还应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学习德国“双元制”考评体系,由学校负责组织,在培训企业里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根据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加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并由学校及培训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职业能力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具相关的能力评价证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
(四)注重考核后的补漏、提高教育质量
中职教育的考核应通过综合分析学生成绩、发现学生个体的职业素养短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再通过“过关式”考核评价,保证毕业生合格毕业。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仅需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和技能水平,还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还有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选择不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个人优势,同时注重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为了解决就业而到技校学习技能的现象,这一情况很值得我们深思,市场经济体制使人考慮问题时更为实际,相反,假如如果没有市场的需求,一切都会变得毫无意义,那么个人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了。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相信社会的思潮也必定会朝着更为现实的方向发展。因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发展和推广先进的科技,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加强对人的职业道德、与时俱进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并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方面的导向作用,使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发展需求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教学指导、教学监控、教学评估和就业指导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方互动。发挥企业在资金投入、生产实习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体系中,尽可能多地与实践教学进行接触,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结语
简而言之,企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同时,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才能了解市场,才能真正满足市场所需,形成产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好的学生学习成果考核手段会出现在整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并更好的被应用,进而为社会筛选出更具有能力和更优势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带动社会的全面高速发展。
责任编辑何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