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敏植+王佳琦+李宁
摘要:高校学生的创业态度和意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生个人能力和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认知和态度比较明确;创业意愿和付出实际有较大的差距;创业准备普遍不足;对孵化园、创业街及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看法较消极;但是创业教育需求比较积极。因此,应该丰富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途径,高等院校利用好孵化园或创业中心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力度,并积极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分层创业教育。
Abstract: The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 and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a simple problem about student's individual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but a social problem wit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clear. The entrepreneurial willingnes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are quite different. Entrepreneurship preparation is generally inadequate. The view on the success rate of incubation park, entrepreneurial street and college students is negative, but their requirement on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s positive. Therefore, we should enrich the propaganda of the state and the government on the entrepreneurial polic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use good incubation or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stratifi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students.
關键词:创业态度;创业孵化园;创业意愿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business incubator;entrepreneurial willingnes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3-0194-03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因此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首推大学生创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能以创业带动就业,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以,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生个人能力和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
此外,国家更是从教育发展战略上突出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意义。2010年教育部发文《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因此学界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的研究点着重放在大学生对创业现状的认知和对各类创业孵化园的态度上,希望为解决实际问题添一砖瓦,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2 调查的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说明
2.1 调查的样本选择
本次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研究主要采取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以邯郸市高校学生为调查总体,进行随机抽样。具体做法是选取邯郸市具有典型意义的三所高校发放问卷,共计240份,其中河北工程大学100份,邯郸学院100份,邯郸职业技术学院40份。收回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3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5%。发放方式是在三所校园人群密集区域(宿舍、食堂等)由调查人员进行随机发放填写回收。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总体构成情况。
2.2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和个别学生访谈作为辅助手段。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大学生对创业现状的认知和对各类创业孵化园的态度两个方面展开,设计了23个问题,其中19个单项选择题,4个多项选择题,全部为封闭式问题。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为确保问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逐一对各试题进行细致分析和推敲,调整结构,以提高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于2016年12月进行,2017年3月进行补充和完善。本调查充分考虑到了样本选择的标本意义和数据的代表性,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对学生择业心理的影响效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endprint
2.3 样本的基本数据统计
男生124人,占53%,女生110,占47%。其中一年级67人,二年级56人,三年级60人,四年级51人,分别占28%、24%、26%、22%。专科42人,本科173人,硕士17人,博士2人。分别占18%、74%、7%、1%。学科类别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工学和教育学、经济学最多。
3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要点
3.1 大学生创业认知和态度比较明确
调查对象中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一个公司或个体商铺的有64人,占27%。认为是自主研发项目或技术的有91人,占39%。认为只要赚钱的都可以叫创业的学生有44人,占19%,认为是其他的共34人,占15%。
对大学生创业持赞成态度的102人,占比44%。持中立态度的人113人,占比48%。持反对态度的人3人,占比1%。还有16人认为应当看是否有好的机会,占比7%。
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排序依次为:个人能力、机遇、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家里经济条件、创业团队。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度较高,认为只要自身有能力,把握住机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高。
3.2 创业意愿和付出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强烈,被调查学生中对创业有很大兴趣的有31人,较有兴趣的124人,不太感兴趣的有72人,没兴趣的有7人,分别占13%、53%、31%、3%。
然而,付出实际行动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仅12%。调查结果显示,2%的学生已经创业,10%的学生正在创业。观望和考虑的学生占比最高,为68%。还有20%的学生完全没有想过创业。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尽管有66%的学生有兴趣创业,但是转化成行动的人数并不多。
没有创业的原因按照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有了合适的工作、缺乏创业资金、怕创业失败、其他原因、不看好创业、不感兴趣。显示出“先就业再创业”的观点在学生中受到普遍认可,其次,资金问题和年青人的挫折和抗打击能力是次重要原因。
3.3 创业准备普遍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付出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即使有创业的想法却缺乏进行充足创业准备的意识。
数据显示,在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主动寻求和获取创业方面信息的大学生占33%。49%的大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相关信息,18%的大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此类信息。
所調查的学生中有39%的大学生不清楚自己就读的学校是否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或创业中心。55%的大学生对邯郸市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创业街一无所知。仅有5%的大学生比较关注就读高校所在地市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其次,还在于对创业困难预估和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创业资金来源的不合理期盼,79%的大学生在筹资方面想要靠自己或父母或朋友合伙。仅有21%的大学生想通过银行贷款。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片面集中在资金来源不足上,夸大了资金对于创业的绝对影响力。这同时也说明他们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政策并不了解。
由于创业准备普遍不足,对困难的认识和预估不太客观,所以导致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水平不高。
3.4 对孵化园、创业街及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看法较消极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所了解的入驻政府创业孵化园(创业街)的企业成功率方面,88人认为成功率一般,占38%。24人认为成功率很低,占10%。不太了解的人有108,占46%。仅14名学生认为成功率很高,占6%。
关于政府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街)对大学生创业的作用的看法,持积极认可态度认为有很大作用的有48人,占21%。104人认为有点作用,占44%。认为没什么作用的31人,占13%。51人不知道,占22%。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不排除大学生对于学业和创业关系的不正确处理,75%的大学生想选择边学习边创业,排除实习阶段的时间连续有保证,其他学习时间的割裂式块状课程安排无疑会牵扯巨大的精力,极有可能造成学业和创业的双败。
3.5 创业教育需求比较积极
是否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67%的学生持肯定态度(156人),8%的学生持否定态度(18),25%的学生态度无所谓(60)。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希望接受相关课程的教育并获得实际有帮助的知识。
如果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你希望内容的侧重点是?人际关系45.7%、个性化辅导23.5%、市场营销22.2%、财务税收8.6%。这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认知还不全面,也反映出他们片面地把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首要困难等同于创业困难。
4 对策研究
4.1 高等院校积极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分层创业教育
目前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把开展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鼓励学生创业,帮助他们创业,创办各种孵化园或创业街。
我们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并不等于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甚至休学创业,而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素质。”[1]
同时还要意识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教育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经济实力相对发达的地区,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而言比较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大学生创业比例反而不高。[2]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岗位相对缺乏,这种缺乏却刺激了大学生较高的创业意愿。
因此,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能一课全包,对不同年级、不同学历的学生需要分层对待,开设不同的课程。并且目标不能仅停留在鼓励学生创业或如何创业,用大学生创业率来衡量创业教育的优劣。endprint
4.2 高等院校需要利用好孵化园或创业中心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力度
本次调研发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度和创业实践时间呈正相关。学生的课余时间本来就少,又呈现出碎片化、割裂化的特点,所以高校或政府的孵化园或创业中心对提高和刺激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孵化园或创业中心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商业化成分低,可以让创业的大学生充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入驻项目的要求也非常灵活,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长。
例如邯郸市某高校的创新创业园,该园成立于2016年,园区位于校区内。主要面向本校全日制在校生,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指导、培训、孵化、典型示范等活动,给大学生提供支持。目前该园分为三大区:苗圃区、孵化区、创业区。三个区分工不同,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就业项目开放。
苗圃区是入驻双创园的第一站,是培育初级创业项目的共享式办公区。孵化区作为中级创业项目的温室,是各具特色的独立办公室,在对行业、市场前景做出针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为八个孵化类别,目的是支撑和引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跨越式發展。创业区作为高级创业项目的加速器,主要为技术成熟优势明显,商业模式清晰合理,发展前景和空间广阔的创业企业提供加速培育的专业服务。
该园区截止到2017年5月已有40个项目入驻,通过提供分层空间加强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力度,为大学生灵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实践提供了平台,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除利用好高校自身的孵化园,还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关注政府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邯郸市主城区目前不仅有市级大学生创业中心,也有区级大学生创业中心。例如河北网商园、邯郸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园、文化创意园、科技孵化园等。
4.3 丰富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途径
2010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的财税[2010]84号文件《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文件中明确规定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近几年,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积极出台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例如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享受税收优惠等。
但是这些优惠政策由于宣传不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办理手续较繁琐的实际情况,所以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多,这一点从调查结果上也可得出。例如:您了解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吗?比较关注的学生11人占5%,了解一些的63人占27%,偶尔关注的111人占47%,不了解的学生49人占21%。
因此,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再辅之以适当地降低创业门槛,以此可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宣传途径的选择首先可以依靠创业教育课程,有计划地持续宣传基本政策和最新政策。其次还要切实考虑到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大学生作为移动终端的忠实拥趸,具有特殊的交往和获取信息的特点。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所以,除了传统的校园宣传手段外,需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和移动终端,例如QQ、微博、微信等,把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效果。
毋庸置疑,本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样本选择的范围包括一本、二本、专科院校,这样的样本采集固然可以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但是毫无疑问,三类院校的学生具有群体性特征,在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如果不分层的话,会导致研究结果的泛化。这是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分类进行研究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究,2006(11):79-84.
[2]王颖.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23-128.
[3]初汉芳,朱燕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