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周
【摘 要】在整个教学科目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基础学科,该科目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受到广大学生家长与教师的重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傳统的教学模式,引用先进的问题意识培养方法。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措施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并且提出实施新课程标准,这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体现出更高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科目的学习中去,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特点,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保证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情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成为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关键环节,也是广大数学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学生主管能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情况对问题进行处理,这样的过程更好的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学生在运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时,是对学生创造力、注意力等能力进行充分调动与应用,这样逐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疑问解答与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同时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教学质量,轻松的课堂氛围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终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问题有意识的相关有效措施
1.鼓励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或是师生讨论的方式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点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鉴于初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且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想摆脱对教师依赖心理以及自我意识加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例如在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为学生预留陈述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道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探讨,然后由学生自己记性讲解。这样可以更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提问的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排疑问能力的引导和鼓励
对于初中学生,其心理成熟程度在不断提升,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多加鼓励与赞扬,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大量的数据资料显示:鼓励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引导和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与解决,同时对于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要加以鼓励与赞扬,对于学生排除数学疑问的能力要加以肯定。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呆板教条的说教,或是一味进行全盘否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不同小组,采用互生式课堂,列出需要解答的问题,先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讨论,然后由数学成绩较差的学员先进行回答,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进行指导,不能过多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可以更好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全体学员数学成绩的提升,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3.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搬至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利于自身学习的数字专业知识进行问题解答与处理,这样使得整个教学不再单一、死板枯燥,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与自身掌握的数学公式、概念等专业知识 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树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
三、总结
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问题解决,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9):116.
[2]祖建.探究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7):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