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世界充实教学内容;教学阐明生活事实。生活世界高于日常生活,具有现实性、理想性和指导性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既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回归生活世界,一是课堂主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用生活化语言;二是贴近生活,实践升华;三是利用科技,打造平台。
【关键词】生活世界;课程教学;涵义;回归;路径
“生活”不是“教学”,“生活世界”不是“教学舞台”。但二者相互联系。“教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生活世界”是“教学”的起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教学”是“生活世界”的提炼,阐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是继知识化、课程化研究之后的新尝试。研究立足“生活世界”,解释课程教学基本内涵,探索教学基本途径,以期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发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成才成人的重要作用。
一、生活世界的涵义
在《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胡塞尔对“生活世界”作了理论分析:“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上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直面现实世界,但又超越现实世界,因而就成为人类的追求目标。他提出“科学”向生活世界回归,为“科学”造福人类明确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继胡塞尔之后,一场生活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动在西方悄然兴起,其中代表性人物是著名教育家杜威。他大力倡导生活教育运动,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离开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现存的社会环境,以建立社会有益的和经用的习惯,不折不扣地是用通过水外的动作教儿童游泳。”[1]
受杜威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学做合一”。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2]教学植根于生活世界,与之密切相联,融为一体。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来看,生活世界是指大学生通过自身生活实践,了解自身本质,以自身价值观衡量和调整所有生活关系而形成的感性世界。
其特点有三。一是理想性。生活世界雖指日常生活,但高于日常生活。它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形成、体现了人性本质,具有生活的普遍意义。所以,生活世界表现为生活理想。
二是现实性。生活世界高于生活现实,但还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具有生动形象的感官世界。人们在生活世界中从事生产实践、解决衣食住行谋求生存和发展、并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这才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源泉。
三是指导性。生活世界立足现实,指向理想。生活世界提供生活资源,教学才有了坚实的源头,从而沟通教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克服二者的脱节。同时,由于生活理想的真实生动,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就没有生命。另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服务生活世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回归生活世界,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的客观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等方面不辱使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培育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内容枯燥,脱离现实;形式单一,“德性成了教室里谈论的东西,而不是需要力行的东西。”[3]因而,课程教学实效不尽人意,甚至令人堪忧。
具体来说,表现为:首先,课程教学强调目标的方向性,这与课程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要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和统一的问题;其次,教学重书本,轻生活。课堂教学对学生要求成人化、理性化,因而迫使学生就知识而知识,单一地接受传统道德理论规范,缺乏与时代和现实的联系;再次,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掌握少,没有参与进去;最后,教学评价,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理性思维发展如何,而不考察学生的习惯养成、素质提高等深刻影响未来生活的内在因素。
这些不足,其根源之一,就在于脱离生活世界。没有生活世界作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成了就理论而理论、就教学而教学的空洞说教。“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4]
回归“生活世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才能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将内容延伸至生活的广阔天地,沟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世界,能够唤起、回顾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真实情景中得到调动,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双向互动中提高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总之,回归生活世界,正是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
(二)回归生活世界,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九十年代,个体意识突出,权利观念增强。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负面表现,有的大学生重物质、轻精神,思想信念、心理意志、法律意识等都有待提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难以融入社会,表现出迷茫烦乱、挫折焦虑等的复杂感受。
其原因就在于生活世界的缺失。孤立的学校和象牙塔里的教学,使学生远离了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了解和接触的缺乏,不利于发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甚至有损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正是在打造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这样的回归,其实质是向立足于人的本质,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的回归。因而在回归过程中,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诉求,对于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提升精神境界、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endprint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必须注重课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恰当使用课堂语言;同时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贴近生活世界;还要跟上时代潮流,善用科技手段,创新平台。
(一)课堂回归
课堂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在师生关系和课堂语言等方面下功夫,将生活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和话语表达引入课堂,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师生关系回归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自身的社会交往形式,彼此以社会主体形式出现,即人和人以“主体间”关系存在,而不是“主客体”的二分对立。“主体间”关系,是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对于人际交往、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间”存在,正是课程教学师生关系回归生活世界的要求。师生“主体间”关系,平等、亲和,容易促成共识与认同,进行良好的双向互动。这既有利于戒除教师的讲解独白和话语霸权;也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采用,诸如研究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所收获,亲身感受心灵启迪、智慧提升、情感升华。
回归“主体间”关系,要求教师除了知识准备外,还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态度,作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一个简单地给予者。同时,也要求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勇于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不断提高能力。
2.话语回归
话语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转换教材里、书本中的文本语言,将概念、范畴、规则、原理等用生活世界中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生动形象起来。
话语回归,要求多用举例法。即多选取与生活现实相关的典型实例,将抽象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概念、范畴具体化,把无形的理论描述有形化,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使课堂教学流淌着生活气息。
话语回归,还要善于造成“共同话语”环境。老师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常用话语。运用大学生熟悉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来介绍概念、阐释理论。在这样的“共同话语”环境里,学生体验到亲切感,没有了与老师的隔膜和距离,因而乐意倾听,专注于课程的教与学。
(二)实践升华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与社会生活相融通的基本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走进生活世界,就应该扩广并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1.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指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部门要在面上铺开,积极与学生工作部门沟通,建立联动机制,将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与其他工作部门实践活动有机对接。要特别注重相互协调、统筹安排,明确实践主题和实践措施,提高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努力拓展途径与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多样化,可集中,可分散,或者二者相结合,从而保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3.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规范过程管理,作好计划、积极落实、严格要求,强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考核。
(三)平台搭建
如今,上网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有鉴如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重視网络建设,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课程教学向大学生的虚拟化生活延伸,构建课程教学网站。
首先确保栏目丰富性,满足师生要求,特别要适合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其次及时跟踪热点,通过热点分析,解疑释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实现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再次充分发挥网络时空开放性、使用便捷性、信息传输即时性以及交流互动性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构建课程教学网站,开辟设置师生之间、生之间的互动专区,满足师生、生生对话交流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思想、展示自我,教师及时分析引导,既保证正确方向,又可解疑释惑。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1:103.
[2]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05.
[3]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1087.
[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A].中国教育改造[C].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作者简介:
蒋建国(1968~ ),男,汉族,湖北黄冈人,湖南文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