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96-01
教学追求有效性,这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数学上有进步、有收获,力求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当前,许多初中教师认为数学课很难上,很多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针对此现象,教师怎样才能上好初中数学课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认为上好一堂初中数学课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数学的抽象性,是课程枯燥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语言抽象往往是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按部就班式、枯燥无味的讲课语言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学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注意情感教育。初中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們需要的是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而肯定学生的优点,奠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试题教法。只要多练,不断进行正误对照,还要学生说每一步的运算依据。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 应抽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
2.2 概念教法。在概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抓不住关键、重点。正因为如此,在上课前,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所以宜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课上组织前后四位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四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
2.3 公理、定理教法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的机会。步骤为(1)复习提问;(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创设启发的情景。
2.4 应用题教学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和老师一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
2.5 习题、复习课。以层次结构教法为主,将全班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即A、B、C三类,此教法分单式层次结构教学形式和复试层次结构教学形式。
2.6 让学生多做实验,勤于实践。旧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让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勤于动手,很多问题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2.7 寓表演、游戏于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学中师生无拘无束的问答,创设愉快情景,穿插一些表演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地快乐和满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此,教师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同时,教师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上好初中数学课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过程进一步探索和总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