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抵触情绪

2017-11-30 13:52梁绍兰��
读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梁绍兰��

摘要:数学是倾向于理性思维的学科,务求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和理性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和成熟度。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过于强调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難免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导致学生产生抗逆情绪,抵触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此文针对此问题进行具体解读和分析,并提供一系列切实可靠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思维方式

教育工作与普通工作的性质有所不同,不能完全依照普通工作的实现方式来确立宗旨。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教学工作进度,保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得以及时完成,这属于工作上的职责。但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建立独立自主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应当付诸心血去实现的工作追求。实现这一追求,要求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努力寻求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所促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在”学习,而且“爱”学习,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能引起我注意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极容易对数学题乃至数字、符号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烦情绪,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整个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态度。我认为这是数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根据自己的工作心得和思考总结,提供一些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 寻求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消解麻木状态

数学学科的内容不如语文等学科那般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虽然抱有吸收知识的正确态度,能够做到主动接受与理解,但久而久之,长期机械化的学习与练习难免会使他们产生麻木的心理状态,难以在学习中恢复最初的动力和主动性,进而削减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日后的学习进展。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一项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在讲解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熟悉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有一所学校,校名叫做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都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有一天,分数和小数发生矛盾,吵了起来,百分数夹在中间很为难,因为他是低年级的学生,平时分数、小数都很照顾他,所以他不知道该帮谁。负数倒是旁观者清,因为他和分数、小数平级,但又不是一个班级的,是另一个班的学生。负数看着他们争吵,嘿嘿一笑:“吵什么呀,你们俩不是一回事嘛,换身衣服,就互相看不惯了?”这个例子就是通过一则拟人化的小故事,简单地将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这些基本概念融合在一起,呈现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区别,帮助学生进行初始理解。这种方法对于接下来的详细讲解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消解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麻木状态,恢复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有效筛选习题,避免疲劳心理

许多心理状态都有类似的特点,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某一种心理情绪一旦形成,将会在许多类似情境中再次发生。所以一旦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产生疲劳心理,那将长久地影响他们对数学学科的态度。

做习题是学科教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也是整个教育进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习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巩固,帮助他们扎实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就教育环境在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课堂教学与习题在教学内容中的占有比例已经开始失衡,并且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理科教学中,而且已经开始渗透到小学数学的学习环境中。许多教师认为加强习题训练是保证学生进步的唯一出路,因此大力推崇机械化的练习,指望以量保质,把教学变成了训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反复的脑力工作中苦不堪言,随之产生的疲劳心理也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学习的心态。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合理而有效地筛选优质习题,用练习的质量取代练习的容量,帮助学生保持高效而且可持续的练习状态。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是教师早已了然于心的部分,所以在筛选习题时,应该以这部分内容为主,其他相对简易的部分占次要部分。比如在“利率”这一节,利率、本金、利息、税后利息这些基本概念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利息的计算则是这一节的重点内容,那么教师在筛选习题时,应当着重倾向于利息的计算,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利息的计算的方法,提高正确率。同时,这项训练本身是一项机械化的、反复的脑力劳动,教师在筛选习题时务必要侧重习题的质量,明确习题本身的价值和考察的能力,尽量不使用性质相同或类似的习题,避免学生进入疲劳的心理状态。当然,削减了习题的容量,就需要强化对习题质量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筛选习题时多花心思,更要在讲解习题时抓住重点,保证通过某一道题来映射某一类题,做到以少胜多,达到教学效果。

三、 适当提供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

成就感是使一个人愿意努力做一件事的重要原因,小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一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屡屡碰壁,始终难以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那么他会很自然地失去信心,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提到“数学”这个词,他就要产生畏惧和逃避的情绪,这是很不利于教学的。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应当适当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相应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全部都能树立起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但不该以此将学生分出等级,因为一旦划分了等级,就相当于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以他们的心智成熟度是很难突破这一局限去寻求进步的。教师应该深入发掘每个学生的能力,面向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比如某学生对图形问题的理解相对薄弱,但对数字和符号的驾驭能力相对较强,那么教师应该着重突显他的优势,使不断获得成就感,进而通过这一领域的成就感获得信心,带动他在另一个领域的努力和进步。如此一来,学生便以主动的姿态来面对数学学习,前景一片明朗。

总的来说,我认为感性思考方式的合理运用对数学教育工作同样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不是人对物的工作,而是人与人的交流过程,如何接纳、理解、带动学生的情绪是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教师和学生建立交流的基本条件。做好这一步,教师将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章宝华.基于有效教学下小学数学教学构建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09-10.

[2]刘军.关于小学数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1-10-01.

作者简介:

梁绍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市西乡塘坛洛镇上中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