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培训与商务英语翻译

2017-11-30 09:05郭阳��
读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郭阳��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商务英语翻译的人才必须具备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还需要让他们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文化维度的方面着手,阐述了如何将跨文化培训融入到商务英语翻译中。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培训;文化维度

一、 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商务英语翻译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用商务英语把其他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以商务为目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跨文化因素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由此而产生了许多的文化差异:

1. 因历史和宗教产生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龙”备受推崇,在我国历史上龙是民族的图腾形象,龙代表帝王,代表至尊,是吉祥的象征,如: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皇帝的用具与衣服被称为“龙椅、龙袍”等,人们发达后会被称为“鱼跃龙门”,人们称吉利喜庆的事时会说“龙凤呈祥”。而西方宗教和神话故事中“龙(dragon)”被视为邪恶、恶魔的象征,认为龙是残暴的生物,应予消灭,屠龙的人则会被称为英雄。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考虑到这一文化差异。

此外,“十三”在西方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十三”这个数字在西方国家是一个令人忌讳的数字,人们通常避免使用。但是在中国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吉祥含义;另外,“九”与“五”在《易经》中代表极阳、极盛,所以在我国历史中,皇帝都被称为“九五至尊”。因此,我国便有“999”作为药品的商标。英语中的“9(nine)”则没有这种含义。而且,由于“999”与“666”很相近,但“666”在《圣经》里表示不完美,且是魔鬼的象征。因此“999”这样的商标容易引起西方人的反感。

2. 因生活环境不同产生的文化差异

英语的发源地英国是一个岛国,其文化类型偏重于海洋性文化,因此英语中有大量的言语是与“鱼(fish)”和“水(water)”有关,而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文化类型是大陆性文化,因此有大量言语是与陆地上的生物有关。例如:英语中“drink like a fish”,翻译成中文可以是“牛饮”;中文里“挥金如土”,翻译成英语可以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中文里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译成英语则是“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fish in the sea.”。

3. 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英美文化的主线呈现的是个人本位主义,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不注重其他人的看法,在不影响他人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权益不容侵犯但责任也由个体承担。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伦本位,也就是集体主义,在社会活动中更在乎他人的感受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愿得罪人,注重自己和他人的面子。因此,西方人更注重法律的作用,一旦权益受损立刻就会上法院打官司;而中国人注重交情、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法院。反映在语言上,英语中涉及商务合同的用词定义明确,有许多涉及权益和责任的专业词语,在商务活动中进行交际时也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说话讲究含蓄内蕴、藏而不露,常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词语,如:也许、或许、可能、大概,而且还喜欢用形象和比喻法来说明问题。

由此可见,成功的国际交往中,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目的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毋庸置疑,交际的基础是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而成功交际的保障则是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所以,对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训就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 何谓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顾名思义就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训,是帮助人们成功地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它包括教授学生在不同语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跨文化培训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文化多样性或文化一般性培训,这种培训鼓励学生理解什么是文化,认识自己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并认识到做事情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文化多样性培训是为了消除偏见,观察定式思维的优点和缺点,并认识到其他人的观点也和他们自己的一样有效。它并不是要人们学会如何与某一特定国家的人打交道,而是要学会如何与那些可能与自己有不同做事方式的人相处。培训的目的則在于传授给学生处理多样性时可以使用的策略,并最终从多样性中提炼出价值观。第二种培训主要是为那些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定语境中工作的人准备的,通常被称为特定文化培训。有时学生可能只需要和某一种或两种文化的人打交道。最典型的是那些被派往国外一段时间的工作人员或学生,他们需要了解一下当地特定的文化是如何运作的,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哪些是被禁止的。这种文化专有性培训,通常会包括文化一般性培训的某些部分。在去国外接受任务之前提供培训,出国以后再接受后续培训,可能非常有益。那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培训呢?是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还是将跨文化培训融入到商务英语的其他课程中进行呢?

三、 如何进行跨文化培训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第一种培训方式,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形式出现。专门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去学习,但通常这门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培训只用一个学期明显是不够的,学生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下是很难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因此,一个完整的跨文化培训过程应该是在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之外,将跨文化培训融入到商务英语翻译的课程中,在讲解翻译技能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文化差异并强化其跨文化交际能力。endprint

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进行跨文化培训首先要引入文化维度这个概念,它是理解文化本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可以从不同的文化维度来对比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维度就是视角,是荷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及其同事在对文化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时采用的概念,可用来界定和比较不同文化的某些特点。已命名的文化维度对于商务英语老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们可以就某些相关问题激发很多有用的讨论和辩论。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维度,以下是简要的概括:

高情境和低情境——高情境文化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高情境文化”在东方文化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西方工业化早期家族式企业中也较为普遍,从通俗意义上可理解为重感情的人际关系;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对比而存在的,在低情境文化中,事情要解释得更清楚明白——人们通常很直接,不喜欢模棱两可。外人会觉得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相对简单。低情境文化中的商务经理注重的是长期详细的合同,而且一旦签订必须要遵守;对于高情境商务经理来说,合同更常被视为一种供日后使用的指南。

时间观念——在单时制文化里,时间被视为是直线的,一件事要接着一件事来做。相反,多时制文化的成员一次能处理多件不同的事情。比如,这就会影响会议的运行模式。多时制文化的人可能在整个会议中做多种事情,如打电话、与不同的人说话等;而单时制文化的人认为,按顺序一一完成手上的工作,会更令人感到舒服。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相反,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个人主义没有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明显差别,而集体主义却有明显的圈内和圈外的差别。

权力距离——表示人们对组织或机构内权力较少的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视权力为社会的基本因素,强调强制力和指示性权力;而权力差距小的文化成员则认为权力的运用应当合法,重视专家或合法性的权力。

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表示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如何分配的认识。男性主义型社会性别角色有明确的划分。女性主义型社会性别角色有所重叠。男性主义型社会的文化成员赞扬成就、雄心、物质、权力和决断性,而女性主义型社会的文化成员则强调生活的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养育后代。

长期定位——这一维度强调两种文化之间的区别,一种认同短期的利益(如有些公司的策略就是注重短期利润),另一种认为花时间建立长期持续的友好关系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

具体与分散——在以具体为中心的文化中,经理与下属的关系取决于当时所处的场合,工作时的关系不同于娱乐时的;而在分散型文化里,关系永远都存在,交易则不分时间、不分地点。

地位——不同文化对地位的看法也不同。比如,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日本人是很尊重年长者的;而在美国,个人的成就则更为重要。此外,还有其他的维度,如: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中性与感性,人与自然的关系,身体语言,眼神交流,触摸,身体距离等。

所有的文化维度都可以在课堂的活动中用来体现文化差异。例如在商务英语翻译(笔译)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文化维度去研究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涉及价值观的作品,如各类广告、不同国家人物的简历或传记、不同国家或公司的往来邮件以及不同国家的新闻社对同一新闻的不同报道方式等;对于商务英语翻译(口译)课,老师可以采用融情感和人际交往技巧于一体的角色扮演活动来进行跨文化培养,在进行此类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严格遵守不同国家的文化规则。例如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用英语进行话轮转换时,扮演英国人的学生一定要等另一个人说完话后才能再接着说,扮演意大利人的学生可以在别人说话时接着说,扮演中国人或日本人的学生要在说话前停顿几秒钟以示对别人的尊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个文化间的副语言(我们改变语音、语调、音量和说话速度的方式)这个文化维度也有很大区别。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交际上的不习惯时,老师应对这种“不习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不同文化差异的体会。另外,对于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学生,老师应该多播放不同国家交际活动的视频,并从文化维度的方面进行讲解。

四、 结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必须从语言、文化和交际能力等多个层面去构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实践中,要将跨文化培训融入到商务英语翻译的各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在各种商务英语语言技能课程中体会不同的文化差异并强化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Evan Frendo.朗文如何教商务英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马玉蕾,苗瑞琴.英语文化与交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3,(5):24-29.

[5]鄧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郭阳,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校企项目联动机制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
从功能角度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