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明
【摘 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才容易落实学习化学的习惯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學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以达最佳化学学习;培养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学习的习惯,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习惯;科学素养
2011版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化学学科学习习惯,就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就不能达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那么初中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构建轻松愉快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化学课是初中生接触和学习较晚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方法的差别,出现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习惯不好,成绩总不理想。故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才容易落实学习化学的习惯培养。具体实施包括两方面:其一,教师应用微笑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如、生动活泼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使学生减少精神压力,促使学生切实愉快的参与化学学习。因此,笑容是教师带给学生创造精神的激活物,而轻松幽默所引发的笑更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润滑剂。带着三分笑,效果就提高,如果教师一味的绷着脸,皱起眉,就是那些想学化学的学生也会因此大打折扣,从而使学生逐渐地丧失足够的兴趣和自信。其二,利用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再加上毫不夸张地应用夸奖的语言和动作,保持学生积极顺畅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尽力的多鼓励和赞扬他们,让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下上完一堂课,就会很好的掌握和记住课堂所学化学内容。
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叶圣陶老前辈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不完。”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以达最佳化学学习。
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应该在平时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即养成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勤于思考、课后及时复习,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
①首先要通读教材,搞清楚课本上讲了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读之后掩卷而思,看哪些内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内容难以理解,哪些是重点等,做到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大概了解。②细读,挖掘教材中更深一层的内容,在细读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不仅知道书上讲了些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要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对重要结论及关键字、词做好标记,对存在的问题也要随时记录。③注意分析、归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到预习中的重点内容,把存在的问题带到课堂上,看老师如何分析和处理。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老师课堂讲述,理解会更深刻、且提高听课效率。
(二)上课听讲
听讲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听讲中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带着问题听讲,对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要看老师是如何分析的,自己为什么没有清楚。在听讲时要做到手脑并用,做好听讲课笔记。笔记内容应该是重点知识、知识点间的联系、例题分析,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个人感悟等(不必照搬照抄,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不利于个人思维的衔接和跨越),从而培养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听讲时要读,再细读,并注意总结归纳,从而使听讲达到一个较高层次。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要“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化学课上演示实验较多,在教师演示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并善于思考,既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还要抓住本质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完成的分组实验,“要不折不扣的由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和实验技能。
(三)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课后及时复习,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是学习习惯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后复习就是把预习的内容和老师课堂所讲内容加以整理、归纳、以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根据记忆曲线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越及时,遗忘就越少。但要对知识真正理解,能够灵活应用,还需通过练习达到这一目的。练习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很重要,即不论遇到什么类型的题目,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谋解,最后通过分析进行总结归纳。解题之后对题目的归纳整理是练习巩固很重要的一环,解题之后进行思考,这道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还有没有更佳的解题途径。上述环节是符合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靠坚忍不拔的毅力,一定能把化学学好。
三、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学习化学,仅仅靠教材提供的知识空间,是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多媒体使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活泼。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效果的运用,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降低思维的难度,加深记忆,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注意,“能用演示实验的不用模拟实验和录像;能用实物、图片、模型的最好不要用电脑模拟;能用学案给出资料、习题的尽量不用投影字幕替代。”另外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所讲不到的内容,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能使学生们的眼睛更加开阔。为此在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时应该以教材为扩散点,拓展教材空间,鼓励学生运用浏览器,在奇妙的网络里游弋。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鼓励学生及时上网搜索,并提出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学习的习惯,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总之,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它需要化学教师付出长期的、艰辛的、持之以恒地努力,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引导与指导,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保障,教师才能合理的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才能保证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许九奎.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2(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