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旋
【摘 要】本文从应试教育、学科特征、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写字教学弱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写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课程安排、教师教学、学生好学、载体设计、政策延续等一一阐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突出“回归”两字。
【关键词】语文;写字教学;回归
写字教学一直以来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阐明“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人教版的教材中附录了一些名家的硬笔、毛笔书法,如七年级上册是“硬笔书法”和“写硬笔行楷字”,七年级下册是“临摹、欣赏颜体书法”,八年级分别是欣赏“王羲之书法”和“唐人狂草”等。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都进行了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地安排,都让我们感受到对写字教学的重视。为了使老师和学生平时重视写字教学,还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考试试卷上安排了相关的题型,有的试卷单独给出试卷的卷面整洁分,有的試卷上安排了书写题,这一切都足以证明新课程理念下,写字教学被提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近年来写字教学虽然在表面上比较重视,但实质上不到位。因此,需要回归写字教学,促进初中语文课的协调发展。
一、写字教学弱化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素质教育,由于高考指挥棒还没有完全与素质教育接轨,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教育上空。唯分数论英雄的论调和升学残酷的现实还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社会、家庭、学校、家长、校长、教师、学生注重分数的思想没有淡化。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不少学校老师也认为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上,学生写字好坏对成绩、升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满堂灌的教学、铺天盖地的题海压得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正正规规写字,认认真真写好字,认为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于是,写字教学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
2.学科特征的影响
语文素养需要从小不间断地培养,短期内不能见效,它更注重厚积薄发的过程。而不像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只要稍微用力,就起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语文学科的枯燥味和写字效果的明显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写字教学的积极发展。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影响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中、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形式和载体越来越出现多样化,背投、计算机等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一些学生书写文章、书信、卡片等都用电脑,快捷简便,很少用钢笔、水笔水写。这样,导致写字的范围开始紧缩,写字教学也开始不受重视。
二、写字教学的回归
1.课程安排的回归
省教育大纲规定,写字教学是其中一部分。2001年教育部确立书法为国家二级学科,隶属美术学之下。但初中的写字教学几乎成“放羊式”教学,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不成为一门课,它只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附属品,有时也偶尔与美术课中的中国画融在一起。在课程的安排中,学校也确实安排了写字教学,如写字课,但是在落实上却徒有虚名,被移作其他课程,尤其是九年级或期末期间,甚至出现学科教师争夺时间,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抑制这种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2.教师教学的回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法是成功的关键。教学生养成一种对美好事物发生兴趣、好奇、热爱的品质,远比教一些具体的死知识要有价值得多。写字对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灵,变化气质的。学生一旦养成这种热爱写字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品质,将会影响到其一生对美的向往。让学生对写字有兴趣,教师却缺乏对该学科的通透认识,如何引导?又如何引导得过去?陆游在谈到他的诗歌创作时说:“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读书、识物、穷理难道只是诗外功夫吗?当然也是写字外的功夫,也可以说是一切艺术的艺外功夫。没有外功的垂炼,技巧也就成了一种类似杂耍的卖弄。从这一层面上讲,技法之类不过是人人可学而能之的有如登山临海之舟屐而已。即便有了娴熟的技巧,若无精神上的自主自信,仍不足以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当教师善于读书,敏于识物,恪于穷理,没有物碍于胸中之时,他的学养能使他站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把握问题,他一举手一投足都能给人以教益和影响。
3.学生好学的回归
学生的性情、兴趣、爱好、知识、年龄、家庭等各不相同,只有因材施教才使得教育本身成为一件复杂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也为每个人更好地发挥自身最佳潜能提供了可能。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本质上是对个体的尊重,正确对待复杂性、差异性。
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曾说道:“要学会足够迅速、清晰和正确的书写,学生应该在上学的年份里,完成一些为了培养书写速度的专门练习。”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好书写时间,掌握好书写的遍数,三、四个为宜,注重书写方式多样化。另外,学生平时要多加强训练,以兴趣为导入,培养对写字的兴趣,从而养成一种较好的习惯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4期
[2]文教资料.2005年第27期
[3]太原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