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名词短语关系化的句法分析

2017-11-28 11:34
关键词:中心语词库语段

吴 勇

(安徽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英语名词短语关系化的句法分析

吴 勇

(安徽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针对前人提出的“wh-成分移位”(1977)和“中心语移动”(1994)两种分析,本文认为二者都无法完整解释名词短语关系化的生成过程。结合最简方案中的词库、语段和句法操作等核心概念,本文认为关系化操作的句法动因应追溯到词库部分,经过语言官能的运算之后,尤其是核查和删去DP中心语所携带的[Rel]特征,最终合并生成了英语中的RC小句。

关系化;关系小句;词库;特征

关系化(relativization,又称作定语从句化)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指是对某个句法位置上的名词短语所做的一种句法操作,又称关系从句建构[1]。自关系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引起了语言学内部各个流派的广泛注意。例如:语言类型学家Keenanamp;Comrie[2]在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假设(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简称为NPAH)”;形式语言学派主要聚焦于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简称RC)本身的推导过程,提出了著名的“移位说”;应用语言学者[3]则在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中对NPAH进行了小样本验证,证明了该假设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成立的。

值得注意的是,以Chomsky[4]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派,对英语中RC推导和生成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达成的共识是:英语中的RC是通过关系化这一句法操作形成的,即:对一个小句中的某一句法成分进行移位操作后,形成了RC的表层形式。“移位说(movement theory)”提出以来,能够把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关系从句、自由关系从句以及感叹句等不同句式的解释纳入统一的路径,因此在生成语言学内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尽管“移位说”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但在RC推导过程中,关于移位成分和移动的位置等却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主要以“中心语移位”和“wh-成分(包括空算子)移位”为代表。本文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能完全解释英语RC的生成过程;根据生成语法中的词库理论和语段理论,本文将沿着生成语法的思路,提出英语RC的生成受到词库中[Rel]特征驱动,是DP和一个不完整语段的合并操作后形成的。

一、已有的关系化生成解释

(一)中心语移位说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中心语”概念,指得就是小句中进行关系化操作的名词短语。例如:对Anyproduct promises to protect your home.一句中的主语NP[anyproduct]进行关系化操作,可以得到如下的NP:[[Any product][that promises to protect your home]]。 那么,NP[any product]就是中心语。以此类推,下面句子中的斜体部分都是中心语:

(1)Do you know the girl?who?is talking to Tom?

(2)Iknow the boy whose mother is a nurse.

(3)Iwas invited by the professor whom I met at the conference.

根据杨彩梅[5],中心语移位说主要存在一下两种分析思路。第一种认为在RC推导过程中,充当移位中心语的NP从基底位置(base position)的CP中移出后,着落在CP之外,并且留下NP-语迹。以句(3)中的RC为例,其结构分析如下(无关的细节在此略去):

(3’)[[NP the professor]i[CP whom[IP I met ti at the conference]]]

在(3’)中,NP[the professor]从 IP 中的补语位置移出,CP充当了中心语的附加语。

另一种分析思路以Kayne[6]为代表,他认为关系从句CP充当定冠词the的补足成分,RC的推导是把[professor whom]从met后面的补语位置移出到CP的标志语位置。仍以(3)为例,其结构分析如下:

(3’’) [DP the[CP[DP[NP professor]i[whom I met tiat the conference]]]

(二)wh-成分移位说

和中心语移位说不同的是,wh-成分移位主要聚焦于RC本身的推导解释,即:在一个CP内部的wh-成分的移位形成了英语的关系化小句。下面句子中的斜体部分都是wh-成分:

(4)Thisis the shop where I bought my computer.

(5)The newspaper reported that?the tiger which killed?its keeper has been put down.

(6)The house?that we rented in London was fully furnished.

Chomsky[4]认为:在(4)、(5)等句中,where,which 分别从句子的基底位置移动到spec-CP,并在原位上留下wh-语迹;在(6)中,尽管没有显性的wh-成分,但仍然认为存在一个语音形式为空的wh成分发生了移位,这就是 “空算子(null operator)”移位说。结构分析如下:

(4’)the shop[CP[where]i[IP I bought my computer ti]]

(5’)the tiger [CP [which]i[IPti killed its keeper has been put down]]

(6’)the house[CP[Op]i that[IPwe rented ti in London]]

(三)对两种解释的评论

简要了解“wh-成分移位说”和“中心语移位说”之后,可以发现:前者聚焦于RC小句本身的推导过程,但忽视了RC小句和其修饰的名词短语(noun phrase,NP)间的语义关联。换言之,这种理论没能解释一个小句中的NP进行关系化的句法动因究竟是什么。以(6)为例,wh-成分移位说没能解释清楚为什么the house一定要与that we rented in London之间构成了关系化的句法操作关联。至于后者,这种理论抓住了wh-成分移位说的“解释盲区”,把发生关系化的NP和从中移位的RC小句联系起来,但也同样忽视了解释关系化操作过程中的选择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出现的原因。以(5)为例,按照“中心语移位说”,如果thetiger是从IP小句中移出的话,那么为什么要在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关系代词which呢?

事实上,关系小句和它所修饰的NP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体”。而两种移位解释都只关注这个完整单位中的组成部分,所以没能够对关系化操作的生成过程给予充分的解释。下面将继续生成语法的思路,结合最简方案(theminimalistprogram,简称MP)中词库和语段理论,尝试对英语关系化操作给出充分的解释。

二、MP中的词库、语段理论

(一)MP 中的词库(lexicon)理论

在MP阶段,Chomsky[7]进一步简化了语言的构成,只包括词库和运算系统两个部分。在MP阶段早期,词库主要包括实词语类和功能语类,对运算系统能选择的词项(lexical item)形成语音和语义的配对。词库受到普遍语法或大脑思维系统的严格限制,不同语言间的实词语类中几乎没有变化,差异主要存在于功能语类。某个语言表达式的推导设计从词库中词项的选择、运算系统的加工,生成满足接口条件的表达式。需要注意得是,词项从词库中提取后,并不是直接交由运算系统加以计算,而是先将其存储于计数(numeration)之中,并对其添上下标,再加以运算,加工一次,下标减少,直至为零。随着Chomsky对MP的思考逐渐深入,特征这一重要概念添加到了词库部分,特征[F]从普遍特征集合中加以选择,构成词库(LEX);再从LEX中选择词汇矩阵(lexicalarray;LA);再从LA中选择一个能够形成语段(phase)所需的词项,构成词汇次矩阵(lexical subarray;LS),再将 LS投射到表达式[8][9]。简言之,可以认为以词项构成的计数部分被由特征构成的词项次矩阵所代替。这种变化可以赋予词库更加丰富的内容,便于随后的句法计算。

(二)MP 中的语段(phase)推导

在MP中,Chomsky[7]认为“经济原则”句法运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段概念的提出是在对语言运算新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Chomsky[10][11]认为语言官能是满足接口条件的最优设计。这种设计要求句法运算上的句法推导也要按照严格的循环-层级(successive-cyclic)的步骤进行。经由合并操作形成的某个句法单位被输送到语音和逻辑部分,那么背输送的部分便无法参加接下来的句法运算,这其中的句法单位就是语段。因此,为了减轻语言官能的运算负担,句法推导按照语段(phase)进行。所谓语段,指得是一个语义上完整的命题,包括CP和带有外部论元的及物性v*P。TP和非宾格或被动短语都不是语段。可见,Chomsky把语段的范围限制为一个具有完整时态和一致性特征、并且中心语为核心功能语类的单位。

在语段推导中,要遵守“语段不可穿透条件(Phase Impenetrability Condition,PIC)”。该条件指的是一个以H为中心语的语段,只有H本身和其边缘(包括了标识语和附加语)位置可以允准后续的句法操作,H的域内成分对后续的句法操作不可及。

随着对语段概念的研究逐渐深入,一些学者提出把DP,PP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都纳入到其中[12][13]。这就意味着在DP和PP这些短语的内部结构中需要增加一个dP(轻名词)和pP(轻介词)的成分,并且具有完整的标识语。

(三)MP中的句法操作

处理从词库中选择词项的三种基本操作是外部合并(External Merge)、内部合并(Internal Merge)和一致性(Agree)操作。

递归和置换(recursion和displacement)是语言的两种基本属性。递归让句法单位可以从小到大层级式的扩充;置换可以让句法单位出现在一个位置但可以理解成另外一个位置。Chomsky[11]区分两种合并:外部合并、内部合并以描述递归和置换两种语言现象。外部合并是基本的并置操作,使得两个句法单位通过计算形成更大的句法体 (syntactic object)。外部合并是一种递归操作。外部合并要遵守包蕴原则(Inclusiveness Condition),即禁止在合并的推导过程中引入新的元素。假设在一个只包含两个元素的集合中,则元素合并后的标签(label)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每个元素投射成合并后的句法体的标签。决定这种标签的理据是合并过程中,那个元素的选择特诊得以核查。例如,动词或介词在同名词合并后的标签就是VP或者PP,因为V和P的选择特征得以在合并推导过程中得以核查。正是出于成分合并后的标签难以判断,Chomsky认为可以把所有合并后的标签都取消。而内部合并,是Chomsky用来描述移位操作的。它和外部合并的唯一区别是参与合并的一个句法体是另外一个句法体的某一部分。

一致性操作是探针(probe,P)和目标(goal,G)之间的特征赋值操作。因为探针和目标都分别带有无解特征和可解特征,其中无解特征让P和G都保持活跃,具备发生一致性操作的条件。举例来说,如果T和NP都是带有无解特征的句法单位,那么在局域性范围内能够构成探针和目标关系,并且探针可以给目标的格特征赋值,目标给探针的Θ-特征赋值。

三、MP中的关系化解释

根据上一节中所介绍的词库、语段和句法运算三个概念,本文认为关系化操作可以做如下的解释:首先,关系化操作的句法动因应该起始于词库,这也就意味着不仅 “中心语”、“wh-成分”等具有显性语音、语义配对形式的词项可以出现在那里,还可以存在没有语音表现形式的隐性特征,如C 具有的[Edge]特征, T 的[EPP]特征,D[Rel]特征等。 以(4)为例,当在词库中形成便于语段推导的次特征矩阵时,可以表示如下:

出于对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语言事实的观察,我们发现在NP+RC的结构体中,NP+RC可以都出现,也可以只出现RC所修饰的NP,但不能只出现RC但不出现NP。所以把含有RC小句的关系化结构的词库特征也可以进行如下的“二分”:

二分之后的词库描述,不仅更加符合语言事实,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减轻语言官能运算系统的运算压力。这样更加符合MP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经济原则”。

当LEX1中词项和特征进过合并和移位操作后,形成了this is the shop 的句法单位(syntactic object),但是该单位中的D(the)是带有[Rel]特征的,而且是无解特征,必须在后续的运算中把它赋值并加以删除,否则将导致整个句法推导的“崩溃(crash)”。同样的方式,LEX2中的词项和特征也开始得以运算,因为其中的标句连词C是带有[edge]特征的,所以where不能留在自己的基底位置,必须通过移位移到spec-CP的位置,才能通过特征的核查来删去[edge]特征。这样就形成了whereIboughtmy computer的不完整的句法单位。根据2.2中的PIC条件,这是只有where和没有语音形式的C可以参加下一步的句法操作,而C的补足语成分对后续的操作不可及。

那么,一个是带有[Rel]特征的不完整句法单位,而且此特征需要从词库中寻找另外的句法单位、词项或特征来对自己赋值,并在进入语义部件之前删掉这个无解特征。而从LEX2中经由运算得出的句法单位可以满足LEX1的需要,所以二者之间允准合并操作,便推导出了This is the shop where I bought my computer的完整语段。

这里特别需要就两个问题做出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能出现LEX2先于LEX1推导,然后在形成后的句法单位间进行合并操作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狭义句法阶段,完全有可能出现LEX2先于LEX1推导的可能,并且可以进行合并操作,但当形成的句法单位where I bought my computer this is the shop输送到语义界面的时候,因为语义部分无法“识解”这样的句法表达式,会导致该推导崩溃。因此这样的合并顺序要被人类的语言官能排除出去。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LEX1和LEX2中的词项和特征恰好可以进行这样的“二分”,而不是凌乱无规律的呢?答案也是肯定的。词库内部词项和特征的存在完全有可能是随机的,但正是人类语言官能具备的“普遍原则(universals)”把能够对其进行语音和语义匹配的表达提取出来,排除不合格的表达。而对这种“普遍原则”的研究恰恰这就是生产语法所追求的目标。

四、结语

关系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共性[14],吸引了来自众多语言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加以分析。针对前人提出的“wh-成分移位”和“中心语移动”分析,本文认为二者都无法完整解释名词短语关系化的生成过程。结合最简方案中的词库、语段和句法操作等核心概念,本文认为关系化操作的句法动因应追溯到词库部分,经过语言官能的运算之后,尤其是核查和删去DP中心语所携带的[Rel]特征,最终合并生成了英语中的RC小句。

生成语言学致力于探究人类语言能力的“普遍共性”,而英语的RC呈现“NP+RC”的语言类型,至于本文所提出的句法分析手段能否解释其他语言类型中所呈现的 “RC+NP”的结构,尤其是汉语中的关系化现象,将是关系化形式分析的下一课题。

[1]许余龙.名词短语的可及性与关系化——一项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643-657.

[2]Keenan,E.amp;B.Comrie.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J].Linguistic Inquiry 1977,(8):63-99.

[3]汤春晓,许家金.中国高中生英语关系从句习得顺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96-108.

[4]Chomsky,N.1977.On Wh-Movement[A].In Formal Syntax.P.Culicover et al.,eds.Academic Press,New York,71-132.

[5]杨彩梅.英、汉语中的关系化都是移动的结果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20-28.

[6]Kayne,R.1994.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 [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7]C homsky,N.1995.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8]Chomsky,N.1998.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work[M].MIT Occasional Paper in Linguistics 15,MIT.

[9]何晓炜.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研究[J].现代外语,1999,(4:341-345。

[10]Chomsky,N.2001.Derivation by phase[A].In M.Kenstowicz(ed.).Ken Hale:A Life in Language[C].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11]Chomsky,N.2005.On phases[A].In R.Freidin et al.(eds.).Foundational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C].Cambridge,MA:MIT Press.

[12]Radford,A.2009.Analysing English Sentences:A Minimalist Approach[M].New York:CUP.

[13]Citko,B. 2014.Phase Theory: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UP.

[14]Comrie.B.1981.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M].Chicago:The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ACKY1656);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acjy201705zd)

吴勇(1980- ),男,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心语词库语段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一“吃”多用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输入法词库取证比较研究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输入法词库乾坤大挪移
不同语段理论之比较
浅谈科技文章标题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