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两指弹出万般音

2017-11-27 03:23戴建伟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辅助作用语文教学

戴建伟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应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课堂之余,组建校园文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社社团活动,能让学生充分而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更好地培养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关键词:文学社团;语文教学;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70

社团活动可以有效强化语文课堂培养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但是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如果只依赖单一的语文课堂恐怕难以实现。毕竟一堂语文课只有40多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各种社团活动就有效地强化了各种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校的“三人行”文学社团,下设话剧社、写作社、朗诵社、书写社、读书社等等,学生自主参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组织了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各种社团活动,每一项活动都是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心血的结晶,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如读书社举办的“书香沁我怀”读书品鉴活动,学生需要自选文本,每班推出交流代表并写出了最喜爱的图书、最喜爱的文章的阅读体会,制作品鉴会的主题条幅、课件,写主持人串场词,还要和学校各部门沟通品鉴会的时间、地点等等,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增长了他们的才干,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孩子们在交流当中,各种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他们选择了尖锐锋利的鲁迅,激情浪漫的徐志摩,悲情孤傲的张爱玲,冲击封建束缚的巴金,每一位都是巨擘高手,每一篇作品都令人回味无穷。杨奥同学发自肺腑地呼唤我们每一个人去做像鲁迅那样真正的战士;宗统同学声情并茂的诵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上个世纪张爱玲那独特的风情;李宛钰对《围城》中方鸿渐内心纠结痛苦的解读令人动容。读书品鉴会不但展示了必修和选修教材中优秀篇章的读书心得,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心得的共享,强化了课内知识,拓展了课外阅读,提升了听、说、读、写这些核心素养的养成。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读书评鉴活动恰好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用已知去探求未知,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使学生增强了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了探究的方法。

社团活动还可以充分弥补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课堂往往因为要解决高考的知识能力要求以及学生对复习时间的需要,大大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影响学生在审美培育上的需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之外进行有益的补充。

我校“三人行”文学社还组织过一次“穿越历史 品味经典”文艺展演活动,以高一学生为主的文学社成员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本次展演以“穿越历史走进文辞雅韵 品味经典演绎悲歌柔情”为主题,意在带领同学们穿越古今,感悟书香;遨游经典,分享文学带来的快乐;进而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早期的先秦散文、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诗歌、散文等等,不一而足。此次活动采用多样的表演形式,有课本剧:改编自《论语》的《孔子讲学》、改编自《离骚》的《世人皆醉我独醒》、改编自《史记》的《鸿门宴》、改编自《窦娥冤》的《三桩誓愿》,有配乐朗诵《蒹葭》《关雎》《兰亭集序》《纳兰词》、 “唐诗脱口秀”,有歌伴舞《水调歌头》《宋词》,有评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配乐朗诵并伴舞《再别康桥》《雨巷》,有集体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还有书法展示等。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創造力,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当代现代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符号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深邃隽永,他们发现了美、领略了美、感受了美、创造了美。90分钟的信息容量远远大于两节平平常常的语文课,这样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带给学生的是知识的收获、身心成长、成功的快乐!范子馨同学说:“那段时光,虽然有酸涩和苦楚,但更多的是充实和美好。经历过那一次体验,我也变得更加稳重和坚韧,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强大。努力得来的东西,都是值得你珍藏在记忆中的财宝,回味无穷。”刘天畅同学是个腼腆羞涩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激励下,他也参加了这次展演,他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提升了我的自信心,我可以勇敢地在大家面前讲话了,这次演出是我高中生活最抢眼的一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到文学社的活动不仅不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而恰恰是高效学习的另外一种方式,一种特别而有效的方式。在活动中感受为集体奉献的快乐的同时,还磨炼了自己的意志,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审美能力。一系列的社团活动过程,其实贯穿其内的根本就是一个审美活动的过程。“审美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美的创造能力。”能够发现和领悟“美”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格”。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既要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又要向课堂之外更广阔的天地要收获。文学社团活动和课堂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互为倚靠,在课堂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用丰富的有趣的生动的深入的社团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参考文献:

[1] 沈阳.浅谈文学社团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小作家选刊,2016(20).

[2]王向利.浅谈文学社团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2).

[ 责任编辑 万淑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助作用语文教学
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的策略
英文歌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