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西安市公民群体性格特征管窥

2017-11-27 20:29张晓妍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性格特征创新意识

张晓妍

【摘 要】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兴衰演变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西安人一种没落的贵族气和独特的文化风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具有宽仁质朴、热情淳朴、豪放直爽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等缺点。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西安人也逐渐培养出了勤于思索、敢于创新、大胆灵活的观念和思维,但仍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西安公民现有的思维观念亟需转变,借国家西部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契机,重新找回地域文化自信,全力推动西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西安市公民;性格特征;厚重保守;创新意识

一、自信与保守:西安市公民性格的传统特征

西安作为我国古代建朝最多、时间最长的城市,一直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历史发展来看,正因为定都西安的周、秦、汉、隋、唐等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繁荣昌盛的朝代,这些兴衰演变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西安人一种“帝都”的精神。虽然自唐朝之后长安逐渐衰落、繁华不再,但千年帝都臣民心中尚存的光环与荣耀,使得西安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这也让生活在这片皇天厚土上的人民,滋养了一种唯我独尊的“王者之气”。贾平凹就曾经说过,如果让西安人说西安,随便从街上叫住一个人,他都会眉飞色舞地摆阔:“西安在汉唐做国都时,北方是北夷,南方是南蛮,西安是大地的圆心,是中国的中心土地上最厚的黄土地,城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长安长安,长治久安,从古到今,它被水淹过吗?没有。被地震毁坏过吗?没有。日本鬼子那么凶,打到西安城边就停止了。据说,新中國成立时选首都,差一点儿就选中了西安。多少外国总统到中国,除了北京、上海,不都来西安吗?到中国没来过西安就等于没真正来过中国!”[1]不难看出,这种尚未摆脱的没落贵族气,让一部分西安人在心理和精神上仍旧高傲着,而那种积淀千年的历史气息又赋予这种精神以独特的文化风骨,这让西安人似乎更加倾向于“厚积薄发”。

时至今日,这反映到西安人的性格特征上就是一种“大气敢为、宏阔开放”的心态。要么不做,要做就“咥”大活,“咥”实活。[2]这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表现为大事干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服务意识差,安贫乐道。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自尊有时演化成了性格中的自负特点,例如陶醉于祖先的荣光,对周围的新事物不屑一顾。在历史上,老子自从来到西安以西五六十里路的楼观台,就常常在此说经讲道,老子“无为”、“清净”的思想给西安人的祖先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凡事不必强争。无为即任何事都不要刻意去做,放轻松些也许还会干得更好。宋代的哲学家张载曾在西安西边的眉县讲学,因其弟子全是关中一带学人,后世将其学说称为“关学”。明代的冯从吾在西安创建了关中书院,到明清、民国时期得到传承。关学的主要内容是要“知礼”,要有“德性”,做事要严格遵守一套规矩。在关中书院中就挂着乾隆亲题的金匾“秦川浴德”。西安人对他人表示不满时,最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就是“什么德性”!从“关中理学”的发展来看,西安人深深受着这种“恪守规矩,道德为先”思想的影响。从好的、积极的一面讲:西安人能吃苦、忍耐、善良、有正气、重义气。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自满自足、不思进取、愚忠、固执、懒惰。因为有八百里秦川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气候适宜,山水环绕,居住安全,长期无自然灾害的安稳生活,稍加耕耘就有足够的食物,生活便能安定。所以就形成了“田头、地头、热炕头”的自满习俗。

因此,西安人一方面具备了宽仁质朴、忠厚老实、热情淳朴、豪放直爽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小富即安、封闭保守、偏执、浮躁、安于现状、自大虚荣、缺少危机感的缺点。民间也有“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的说法,[3]据说秦腔就是由西安一带的农民在闲暇时候唱的小曲演化而来的。秦腔的韵律、腔调正体现了西安民风朴厚的习性。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夫击瓮扣缶,弹筝拊髀而歌鸣者,真秦之声也。”秦腔这种地方戏曲能流传千年不灭,正是由于秦风、秦声的粗犷、纯朴的生命力。一代国学大师吴宓先生就曾论说过西安人的性格特征:倔、犟、硬、碰。[4]西安人的性格也许就像出土文物一样,让人初识有些距离感,但历久愈加体味其特征。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有一些人物就是这样的个性。也正如贾平凹在作品《老西安》所描述的那样,“在关中平原上看冬天里的柿树,那是巨大的粗糙的黑桩与细的枝丫组合的形象。听陕西古老的戏剧秦腔,净的嘶声吼叫与旦的幽怨绵长,又是结合得那样完美,你就明白这一方水土里养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了。”[5]可以说,西安在全方位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也使整个城市具有了浑然天成的厚重、苍凉、沉闷的历史感,这样的灵魂支撑着一个如此“硬邦邦”的城市,正是这种“硬邦邦”,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嘶声吼叫秦腔的西安人的外在形象。

二、务实与创新:西安市公民性格的现代特征

历史赋予了西安人厚重保守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对政治问题的看法上也延续了这种特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西安公民的政治态度也融入了新的特征。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西安原有的城乡社会面貌,也极大冲击了西安人保守的思维观念,深深地改变了西安人的精神面貌。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西安人也逐渐培养出了勤于思索、敢于创新、开放包容、大胆灵活的观念和思维。几乎所有的人都更加关注自身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等许多基本权利的实现,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主张民主、强调人权、重视维权的要求和呼声几乎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西安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审视能力不断加强,一些新近流行的文化价值观念,例如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凝聚力等等,都已经普遍得到了西安公民的认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较以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愚昧、落后、束缚、保守,向解放、务实、进步,再到开放、包容、科学、创新的历史性过渡和跨越。一些新的生活原则例如充分实现个体幸福、个人梦想、追求个人利益、个性张扬等也受到公众的尊重和认可。然而,总体看来,西安的经济总量排位仍然靠后,城市竞争力较弱,属于欠发达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对西部的政策是不无关系的。改革开放之前,西安的经济在全国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前六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地位有所下降,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与其它城市和地区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总体排名比较靠后。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得处于华北、环渤海等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家较为重视,同时政策也有所倾斜。与相对落后的西部和西北地区的落差逐渐拉大后,西部大开放政策才得以实施,西安的经济发展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头羊,但在全国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各方面发展都较为滞后。长期以来,西安地区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政策和项目的规划上还存在“等、靠”的思想和思维,许多公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相对淡薄,长期存在的僵化封闭的思维模式还在作祟,在一些领域仍然缺乏市场经济的视野,缺乏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和突破意识。另一方面,西安在史谱中绵长的主流地位较容易产生优越感,易导致由维系根脉而走向过分重视传统的静态积淀,忽视传统的现代更新。同时,传统的西安居民受农耕文明和村社文化的影响还很严重,农本意识、伦理至上、家国同构等思想都会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增加障碍。因此,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西安公民现有的思维观念亟需转变,借国家西部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契机,重新找回地域文化自信,全力推动西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平凹.老西安[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2.

[2] “咥”(音同“碟”)是西安方言,一般指大口吃饭,用于日常生活中也可指放开手脚干活、干工作等.

[3] 贾平凹.西安这座城[M].//白烨.四十岁说.三联书店,2002.105.

[4] 宗鸣安.西安旧事[M].西安出版社,2009.34.

[5] 贾平凹.老西安[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创新意识
注重科学家庭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