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元斌,李铁录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北京 100084)
田径课中准备活动的研究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实习生为例
贺元斌1,李铁录2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北京 100084)
1.1 选题依据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准备活动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准备,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准备。在生理上,可动员更多的身体器官预先进入工作状态;在心理上,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达到精神饱满,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文献综述
孙贵昌在一文中讲述了学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情况,其中包括对器材场地、教学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不适应等。包银图、巩德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不适应导致在教学初期教学内容单调、组织方法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多样性,教学内容要有吸引力,要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许建永认为,教师在做准备活动之前,安排热身操时要尽量生动有趣,以便为后面课程的教授打下基础;在做准备活动时,可以安排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小游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与技术相关的辅助性练习,这样既做了准备活动,也为技术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 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实习生为例,对田径课中的准备活动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有关体育教育的实习情况、与准备活动有关的文史资料和发表过的论文,其中主要参考体育教学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的研究文献,对学生在准备活动的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2.2 问卷调查法 用百度问卷网编辑问卷,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36名在高校实习田径课的实习生发放问卷。
2.2.3 访谈法 针对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实习情况及相关事项,访谈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听取他们对田径课准备活动的看法和观点。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后,利用软件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田径课准备活动教案内容以及部分主任的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
3.1 实习前准备情况的分析
3.1.1 准备活动参与情况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35名实习生中,有19名女生,16名男生。其中,专项前3位的是田径专项15人、乒乓球专项4人、篮球专项5人。在“实习之前,您是否参与过田径教学准备活动的实习”这个问题中,69%的实习生表示参加过;22%的实习生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没参加过也不想参加和不知道还有准备活动的分别占3%和6%。这说明,总体上学生对实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了解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1.2 对教案了解情况的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的实习生对教案比较熟悉,记得教案撰写的步骤和格式;45%的实习生表示学过,但记不清楚;只有4%的实习生表示没学过,但从别处了解过。这说明,大部分实习生接触过教案的撰写。出现“学过,但记不清楚”的情况,是因为教案学习在大一上体操课和大二上专项理论课时有教过,但由于学生自身没有及时地复习和实践,导致不少实习生出现遗忘和混淆的情况。
3.2 准备活动实施情况的分析
3.2.1 对准备活动设计内容的分析 准备活动要求具有全面性,能够充分调动上肢和下肢,让整个身体都投入到运动中,因此,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手段要具有多样性。准备活动对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如果准备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千篇一律,那么学生就会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准备活动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上必须多加研究,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过程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3.2.2 对准备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能力的分析 语言表述的能力包括讲普通话、口齿清楚、语言流畅、语调和谐、口令准确宏亮。相关数据表明,在实习生实习的过程中,29%的实习生可以时刻使用专业术语;42%的实习生可以使用专业术语;24%的学生偶尔使用专业术语;其余实习生不会使用专业术语。这说明,实习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还有待提高。在对北京体育大学孙平教授(数届高校实习队队部主任)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实习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专业术语掌握不准确、口令使用较少、声音不够洪亮。
3.3 实习后情况的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实习,实习生们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均表示在实习过程中学到很多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但在准备活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方面,只有25%的实习生持非常肯定的态度;58%的实习生表示不确定;17%的实习生表示还是不会。这说明,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并没有充分地重视准备活动的教学,也没有专门的辅导,导致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还是不懂如何对准备活动进行创新和改造。
4.1 结 论育活动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实习前应当完善实习指导措施。
4.2.2 指导教师应检查备课质量,严把学生教案的质量关 教案的内容应该具有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4.2.3 加强树立学生的教师意识,让学生真正进入教师的角色 学生在准备活动的实习时,应以实习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准备活动的整个步骤中,他们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真正进入到教师的角色中。
在实习前,存在部分实习生对教案的目的、内容、格式及撰写教案的意义不清楚。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教案在准备活动设计上过于简单、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性和多样性。其次,实习生在领做准备活动时,语言组织能力差、声音不宏亮和口令运用不合理。在实习后,存在部分实习生不懂得如何对准备活动进行创新和改造。
4.2 建 议
4.2.1 专项课教师应提前培养学生准备活动操作的能力 开展校内体
[ 1 ]孙贵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基层学校实习情况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A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 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
[ 2 ]包银图,巩德昌.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
[ 3 ]赵毅博,刘建国.专项准备活动在田径教学中与田径比赛前的作用和安排[ J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
[ 4 ]赵延民.浅谈如何提高准备活动的趣味性[ J ].科技信息,2009(35).
[ 5 ]许建永.如何提高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J ].现代经济信息,2009(2).
G82
A
1674-151X(2017)02-134-02
2016-12-20
贺元斌(1986~),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