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职业核心能力与体育课程内涵契合关联研究*
谭丽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通过对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特征进行疏理,厘清体育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存有内在契合关联: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看,课程是载体与工具,能力是目的与实现;从结构特点而言,二者均具有宽基础、泛迁移的特点,是各自体系结构的底层与基础;从工具属性来看,二者均离不开活动、任务等载体平台,具有依附性;从本质功能而言,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体育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契合关联
经过30多年的社会经济改革与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关键时期,这种变革肯定会影响社会职业结构与就业市场的变化,最终对劳动者的岗位素质与职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以紧跟市场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已用的高职院校,在以“社会岗位需求设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设课程”的理念下,高职专业课程掀起“能力核心”的改革浪潮中,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在课程“能力核心”化改革大潮中踌躇不前,其最突出的难点就是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与体育课程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出现这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职业能力缺乏了解,对体育课程的内涵把握不够,使体育课程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养成之间产生割裂,因此,正确理解、把握职业能力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特征,分析厘清体育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存有内在契合关联,实现体育课程“能力核心化”改革提供借鉴,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培养服务。
目前,在我国,普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特征包括三大要素:知识、技能与态度。认为“职业能力”就是为个体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就业和终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 称为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本文统称职业核心能力[1]。国外如德国、美国称之为“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或“软技能”;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或“共同能力”等[2]。这种能力不仅使个体胜任某一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能够跨越其它职业工种所需要的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工具性和整合性的特点[3]。
《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提出:“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通常包括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等[4],常见的有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日常管理、心理平衡等等殊多能力,既包括职业经验、 职业态度[5],也包含整合这些要素的工作环境,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工作或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我国,职业核心能力现已成为我国能力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由麦可思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知识能力篇”显示: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是已入职群体和科研院校最看重的前五位职业核心能力。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6]。因此,发展教育、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日益受到整个社会高度关注。
2.1 课程与职业能力是辩证统一关系,课程是载体与工具,能力是目的与实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过程[7]。理性认识可以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获得,感性认识则必须经过参加某社会活动、项目任务等亲身实践,获得对活动或任务的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因而,如果说课程是理论,是升华,是认识,那么职业能力就是实践,是检验,是判决。课程可以通过概念、知识推理获得,指导个体在职业岗位活动中顺利完成职业项目、活动任务等,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变革,影响并制约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质量最终以学生个体在职业岗位活动或任务完成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累败累战、不屈不挠等意志品质表现出来,实质上就是个体在岗位活动或任务完成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现出来,归根到底,体育课程影响个体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而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高低,极大地影响了个体的就业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必然调整课程设置、推动教学方法、手段创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变化需求,因而,能力是检验、判决高职课程设置、优化与完善的标杆,目的与实现,课程是能力实现、能力获提的重要载体与工具,二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2.2 体育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宽基础、泛迁移的特点,是各自体系结构的底层与基础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由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三段式”结构模式构成,这种模式保证了课程安排的层次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技术掌握的有效性,在三段式课程的共同作用、内化培育下,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各岗位各工种的需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的结构特征是职业能力整合和排序的依据,职业能力结构化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在我国,比较系统并且被大众接受的是冰山层次模型法,把职业能力分为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三种[8],其中核心能力是隐性的,承载着整个能力体系结构,是所有能力结构的基础。体育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均处于各自结构体系塔层的最底端,具有宽基础、适应面广、泛迁移的共同内涵契合点,是个体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可持续性发展的依托与支撑,纵线而言,越往向,其专业性、针对性与职业性更强;横向而言,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内在关联交互深度契合。
2.3 高职体育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实现离不开活动、任务等载体平台,具有依附性,不能单独存在
高职体育课程属于公共课程的范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公共课程,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9],达到人的全面成才成长,依托身体活动、亲身参与运动练习,因此,没有身体运动作支撑的体育课程不是真正的体育课程,真正的体育课程肯定离不开体育活动与身体运动,这是体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功能决定的。而职业核心能力它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某一具体的活动或任务才能存在或显现的,如某个体所具有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只有通过个体在具体的职业活动、学习任务中的出色表现才能展示出来,脱离职业活动或职业岗位这个平台与载体,某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是不存在的。当然,职业活动它可以是某一具体的职业岗位活动,也可以是生活、学习活动,相对于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活动、学习任务”载体而言,职业核心能力中的“职业活动、工作任务”平台其“活动、任务”范围涵盖更广、意义更深、要求更高,广而言之,二者必须要借助“工作学习任务、活动”这个平台与载体,个体身体素质包括运动能力得到增强,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提升,脱离了“活动、项目或任务”这个平台与载体,体育课程不是真正的体育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如空中楼阁,不复存在。
2.4 体育课程目标本质上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体育课程目标决定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与过程,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主要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10],其中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与身体健康目标是体育课程特有的,是显性目标,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锻炼习惯,满足学习、工作与健康生活需要;通过体育竞赛,促进学生正确处理公平与竞争的关系,锻炼其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与坚韧不拨的体育精神。而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包括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它们是隐性目标,时常被众人轻视。而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适应激烈竞争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现在,个体在成长成材过程中要经受诸多竞争,如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等情况,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承担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和痛苦,不能理智去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因而,通过选取特定的体育运动与身体对抗练习,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压抗挫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教育目标,包括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它涵盖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大部分内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总之,着眼于高职体育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相互契合关联解读,打破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能力核心”改革踌躇不前的瓶颈,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为探索“能力本位”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与改革新思路。
[1] 唐燕萍,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2
[2]龚小凤,后扩招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硕士论文,2013.6
[3]肖德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培养途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
[4]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S].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4
[5]俞红.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4(3)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S].教育部,2010(7)
[7]赵荣荣.在阅读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J].神州,2013(11)
[8]蒋庆斌.职业能力结构化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
[9]常璐艳,李志明.贵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理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8)
[10]郭大勇,黄志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9)
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ProfessionalCoreCompetenceandtheConnotation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
TAN LI-qing
(Changsha District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004,China)
By reorganizing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occupation ability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sports curriculum and the core ability of occupation inherent fit Association: epistem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curriculum is the carrier and tool, ability and realizing the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w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base, the pan is migration. The bottom and their system structure; from the tool attributes, both of the two activities, cannot do without the task carrier platform is dependent in nature; the two function, influenc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Conjunction relationship
G807
:A
:1007-323X(2017)05-0126-03
2017-04-18
谭丽清(1972-),女,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职业综合能力取向下的湖南高职体育课程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13CTW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