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东 李亚辉(.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四川康定 6600;.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004)
浅谈民族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①
王东东1李亚辉2(1.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四川康定 626001;2.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本文对民族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学实践时间偏短;体育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粗糙。建议:增强课堂实效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活跃校园体育氛围,增加校园体育比赛,提升体育教学外延;完善体育教学中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民族高校 体育公共课 教学实践
2017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1]。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各个方面,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基教、高教领域都在践行“改革”,涉及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变更等。民族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体育公共课教学上也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体现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要求,这对于当前民族院校公共体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体育公共课课程涉及面广,课程的设置也比较多,每学期18周,每周2个课时,除去教授内容和考试时间,留给学生的实践时间很少,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必须要时间来作为保证,教学实践时间不足往往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实践内容也就难以完成。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2]”体育教学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明确教学方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体育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把重点放在学生体育成绩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内容上,根本达不到本身教学目标,这使体育公共课的教学蒙上了一层应试的面纱。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目标练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经调查发现,在体育公共课课堂上部分教师依然是在采用传统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完全是教师的天下。教学实践不见踪影,大部分教师认为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比较省时、省力、很方便,只有一小部分教师把教学实践当做是课程的一部分。在课后大部分教师根本没有向学生布置有关于教学实践的任何作业,只有少数教师以口头的方式向学生布置了一些有关于教学实践的课后作业。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的手段,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志,体育课的考核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可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调查发现,民族院校体育公共课缺乏明确考核目的,其考核的内容和项目大都是由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在其考核过程中“一视同仁”,忽视区别对待原则。新课标要求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大部分教师考核时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出现两极分化,降低了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的兴趣。
第一,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不同学生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的差异,从而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法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度”。民族院校跟普通院校教学教法应有所区别,个别班级少数民族同学多,在课堂教学上教法就要灵活多变,但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讲、讲什么、什么时间讲,都要认真研究,不能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总之,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寓教于乐,才能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完成教学目标。
近年来,伴随着体育公共课的改革,要求学生参与实践的呼声越来越高,确立课外和课内实践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势在必行,其外延和内涵相对扩大。学生参与体育公共课实践的目标体系包括显性实践、隐性实践两个层次。显性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提高运动技能,进而提高体育实践能力;隐性实践的目标,是以课外体育协会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为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运动、自主锻炼身体的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校园体育比赛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能促进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进步,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丰富了,才能把学生从网吧、寝室的电脑游戏前拉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
成功的教育教学评价要经过实践检验,要根据实践教学中的改革目标和原则,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整体评价,这才是有效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3]。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考核评价,但不是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传统体育公共课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是“结果”考核,而新的课程标准使得大多数教师倡导“过程”考核,反对“结果”考核。事实上两种考核都存在一定误区,两种评价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既需要“过程”性评价,也需要“结果”性评价。特别要强调的是,传统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根深蒂固,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能与传统观念有差异,但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终身受益。不能以传统观念和评价体系来做硬性的要求,学校和体育教学主管部门都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制定新的更加合适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汪际慧,金逵.运用系统观察法评价有效体育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105-110.
G80-32
A
2095-2813(2017)09(b)-006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063
王东东(1988—),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