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到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影响,决定了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开展教育的最佳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特点上出发,结合爱国教育措施,遵循教育特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分析 教育研究
可以说爱国教育只有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需求,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就要避免在形式上或是内容上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要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差异。
一、做好启蒙教育工作
在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启蒙教育上入手,结合具体的、直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国旗、国徽以及国歌等。同时还要教导学生热爱家人、老师以及集体等。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情感教育上入手,结合相应的历史知识以及爱国事迹等,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理、历史文化遗产等,帮助学生明确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牺牲生命与不断奋斗得来的。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从而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在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从理性疏导上出发,从政治、道德以及伦理等方面来进行,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发展。只有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付诸行动,才能主动将发展目标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做好认知教育工作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来说,与人的整体素质一项,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了爱国热情、意志、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想要开展好爱国教育工作,就要坚持从认知教育上入手,培养好学生的情感与能力。就认知教育来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所产生出的反应。所以说爱国认知就是提高人们对国家知识的认识,从而实现理解的目标,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此基础上形成爱国主义观念。作为构成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要素,是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祖国,才能缠身查干湖丰富的认知,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念,保证行为的准确。如果没有正确爱国认知的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就难以落实到实际中去。一个对爱国主义完全没有认知的人,在实践中所表现的爱国行为是不自觉的,同时也是盲目的。因此,在对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不同形式上入手,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必要的理性教育,帮助学生产生出正确的爱国主义知识,从而形成相应的爱国主义观念,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做好情感教育的教育
對于情感来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反映形式,同时也是对客观事物所具备的态度。因此,在爱国情感中,就要从人的评价与认知上出发,提高学生内心感受,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与自豪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一旦人的爱国情感体验与外在的爱国要求产生出共鸣,就会产生出正确的爱国行为与观念。就爱国情感来说,在爱国认识与爱国行为转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就要做好爱国情感的培养工作,做好爱国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到爱国教育实践中去,在活动中借助理解与接受等方式,从而产生出积极意义上的爱国体验。可以说只有真正认识到爱国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才能保证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落实到实际中去,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
四、做好能力上的训练
对于能力来说,就是个体可以成功、顺利的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点,所以说爱国能力就是与人的爱国行动有着直接关系的,影响一个人爱国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具备爱国能力,才能将爱国认识与爱国情感体验实现外化,从而转变为爱国行为。可以说只有具备爱国能力,才能说这个人具备了爱国表现。作为爱国认识与情感转化的桥梁,已经成为了爱国的基本条件。如果单一具备爱国之心,却没有爱国能力,那么就会造成爱国热情逐渐消失。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就要做好爱国能力上的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看与分析,从而实现爱国能力的培养目标。
五、做好养成工作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来说,虽然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主要的方式则要以养成教育为主。主要是因为爱国教育就要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自觉的行为与习惯。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行为与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正面引导与锻炼上入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爱国习惯。可以说借助养成方式来进行爱国教育,不仅要从灌输教育上入手,同时也要借助榜样等方式来进行引导,通过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接受这一思想,从而保证爱国行为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不良行为习惯,真正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第一,要从以身立教上入手。由于受到学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接触面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保证自身言行举止的准确,同时还要借助爱国情操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第二,要借助教材来进行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所以教师就要做好挖掘工作,利用好教材,适当的指导学生学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如教师可以阻止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受到活动的影响,在提高自身认知的同时,更好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中小学生的特点上入手,做好教学研究与设计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受到爱国主义知识的影响,积极主动的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保证自身行为的准确性,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振刚,孙晓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看法[J].克山师专学报,2000,(02).
[2]官芳.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认识[J].青海教育,2007,(02).
[3]蔡其连,谢丽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认识[J].丽水学院学报,200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