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悦 黄俊良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93赋格曲分析
丁 悦 黄俊良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本文对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中的第24首b小调赋格曲(BWV893)作品中的主题与对题、间插段的发展手法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并还在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方面以及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了阐述。
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曲;结构分析
谱例1(1-6小节):
这首三声部的赋格包括了九次完整出现的主题与一次不完整出现的主题。主题在中音声部第一次出现,在弱拍上从b小调属音开始,前半句由下行分解主和弦与上行级进音阶构成,第2小节主音在强拍上得以强调。后半句由连续的下行八度大跳构成,强拍上的音构成了g-#f-e的下行级进音阶,整个主题持续了五个半小节,呈现出曲折式的旋律形态。在节奏上,八三拍与十六分音符的四音组形成了疏密的对比,并由于接连出现的断奏与连奏、大跳的八度音,使得整个主题形象活跃鲜明。
在这九次完整出现的主题中,巴赫只在第八次出现的e小调上的主题中,将开头的弱拍上的音进行了移低四度与节奏紧缩的变化,其他的主题只在答题上作了常规的调整,没有发生倒影、逆行等类似的变化。
谱例2(7-12小节):
谱例3(28-32小节):
巴赫在该赋格中创作了2个不同形态的对题,轮流伴随着主题而出现。在谱例2中,对题一伴随着#f小调的答题在第7小节的中音声部出现。该对题使用了三种材料类型,开头的a-#f-#e来自于对主题的卡农形态模仿[1],使用了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节奏的颤音,并在随后进行了下二度的模仿,中间运用一小节的下行音阶进行连接,最后上行至主音#f解决。巴赫在创作该作品时几乎没有做任何表情标记,但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对题渐弱的力度趋势,与主题的活跃形象构成了对比。该对题在该赋格中总共出现了四次,分别为第7-12小节、17-21小节、27-29小节、27-38小节。前两次的出现较为完整,之后只再现了部分材料。
对题二在第29 小节出现,而对题一在36小节再现后就完全消失让位给第二对题,以保证声部上的平衡。对题二从弱拍开始比主题晚两小节在低声部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大跳音程形式出现,与上方主题八分音符的节奏形成对比,旋律下行的同时还伴随着音程紧缩,最终在#f小调主音上结束。该对题还包含了两个较隐蔽的旋律线条,即较高的a-#g-#f-#e线条与下方的b-a-#g-#f。横向的下行音阶与纵向的音程紧缩表现出了渐弱的张力,这种织体与主调音乐中的伴奏音型有些相似,加上与主题一致的下行趋势,仿佛为主题的呈示提供了一个“背景”。
-m81 E9 m88-m95 m16 E3 m22-E1 m6 E2 m13-m26 E4 m33-m35 E5 m42-m44 E6 m50-m54 E7 m61-m69 E8 m77
在这部赋格作品中,总共出现了九个间插段。这些间插段的长短不一,长的有九个小节之多(60-69小节),短的甚至不足一小节(第6小节)。这些间插段大多使用了来自于主题、对题中的材料,利用了模仿、模进等类似的变化手法进行衔接与扩充,从而构成了对比,避免了听觉上主题与对题接连重复的单一性。如第二间插段,这是一段二声部的间插段,高声部以主题中连续的下行级进音组为发展材料,进行了一次两小节的下二度模仿,中音声部使用了第一对题中的颤音。此外,在第14小节的中音声部切分节奏第一次出现,为随后大量使用的切分音提供了预示。间插段对于主题之间的调性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过渡与衔接作用。如第三间插段的高低声部都使用了对题的装饰音音型与下行音阶材料,并通过上行模进的方式将之前的主题从b小调过渡到属方向#f小调的主题。
该作品包含三部分结构,首先,中音声部的主题将呈示部(1-26小节)开启,紧接着答题在高音声部对主题进行了上四度的模仿,经过一个极其简短的下行音阶式的间插段,对题一伴随着答题在下方声部出现。短短两行乐谱生动的表现出了这首赋格的简洁明快的节奏与风格,将整曲的基调确定下来。主题依次在中音、高音、低音声部上各出现过一次后,便将整个呈示部展现了出来,调性上遵循主属的关系,经历了b-#f-b的变化过程。
展开部(27-69小节)第一次主题在#f小调上出现,该部分结构较为长大,包括了四次主题与第二对题的呈现。与呈示部一样,主题从中音声部开始,随后通过第四间插段将答题引入近关系大调(D大调)。比较特别的是,在这两次主题与答题中,对题一与对题二依次伴随着同一主题进行,对题二与对题一截然不同,却又有与主题似曾相识的大跳音程结构,在音乐上形成了巧妙的对比。在45小节主题转向A大调,最后在#f小调上再现,伴随上方的高音声部奏出的活跃的第二对题,将全曲推向高潮。随后的第7间插段通过高音声部61-64小节与低音声部62-65小节的两组下行模进,使得乐曲高涨的情绪逐渐缓和下来,并且对调性进行了过渡,通过D-T的进行引入了b小调并在属和弦上半终止。
再现部(70-100小节)包含了两次主题的完整再现与一次不完整再现(第96小节)。主题在这里依次经历了e小调到b小调的变化,第96小节的主题在与本赋格开头第一次主题在同一声部上不完整再现,并且在声部数量上也缩减为最开始的二声部,起到了呼应与统一全曲的作用。结尾处高声部与低声部形成了反向进行的旋律曲线,使得乐曲在结束的同时又不失张力。
装饰音的使用是巴赫作品中的极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正如巴赫的儿子C·P·E·巴赫所写道的:“它们使音符相互连接,富有生气,强调要点,传递重音;它们使音乐更悦耳动听,唤醒我们闭塞的注意力。……没有它们,最好的旋律也变得空洞无物,毫不动人,最清晰的内容亦变得模糊不清 , 但必须避免过分地使用装饰音。正如辣椒粉也会毁坏一盘好菜。”[3]该赋格中的装饰音主要在对题一中呈现,如对题一中三十二分音符的颤音。另外,第100小节中使用的前倚音,这个装饰音并非来自巴赫手稿,而是由后人添加进去的。加入这个装饰音后,改变了原本音乐给人戛然而止的感觉,使得结尾更加完整并且具有情感。装饰音的加入使得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赋予了乐曲丰富多彩的情绪。另外,出于巴赫的创作初衷——教学目的,装饰音让《平均律钢琴曲集》这本教材的学习者在训练手指快速运动的灵活度上得到了充分地训练。
该赋格从一开头就大量的使用了连音与断奏的结合,前者多出现在弱拍,后者在强拍上跟随,这种抑扬格式的旋律增加了乐曲情绪的生动性。“ 断连性”也是巴赫作品中重要的特征之一,巴赫的作品中通常使用八分音符来断奏,这在本赋格的主题中就有所体现。切分音从第14小节开始出现,并在随后的部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从第61小节开始,一次次的上行大跳进入持续的切分音,使得切分音的音响在这部作品中凸显出来,增强的了乐曲的动力性。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巴洛克时期都是用古钢琴来弹奏这些键盘作品。因此,即便巴赫创作时几乎没有在乐谱的音符上进行标明,我们仍应尽量去探索作者所创作的这些连音与断音应有的音响效果,例如断奏的音不要弹的太尖锐,通过增加手指触键面积让音符得到延长,从而模仿出没有制音器的古钢琴效果。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为他的儿子们所创作的用于钢琴练习的教材。同时,身处于新教改革的年代,成长在处处渗透着宗教因素的环境下的巴赫,在作品创作中不可避免的体现了宗教性与世俗性的二重因素。最后一首赋格的完成也标志着巴赫对音乐中的所有调性的成功运用,体现出了巴赫对于上帝创造的音乐规则孜孜不倦的探索。该乐曲分为三部分,而“三”在基督教中蕴意着“三位一体”的上帝,并且象征着救赎与希望[4]。主题旋律跌宕起伏,大量的断奏赋予了乐曲极其具有弹性的性格,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颤动推动了欢快的情绪,似乎作者在用这些音符描绘出整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传递着或欢欣鼓舞或郁郁寡欢的世俗情绪。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的集大成之作,除了运用了音乐中的所有调性进行创作之外,对当时各类音乐风格的使用也可谓是包罗万象。在当今,我们能有幸习得这本优秀教材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学习钢琴这条道路上探索的更高更远。通过对巴赫BWV893这部作品的细致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复调音乐中看似复杂错乱的各自独立的声部,所蕴含的严密逻辑却值得让人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
[1]赵晓生.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解析(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胡筱铮.论赋格间插段的创作技巧——以巴赫平均律第一卷c小调赋格为例[J].当代音乐,2016.
[3]唐碧蓉.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4卷,第5期,2007.
[4]袁亦佳,邓志勇.巴赫音乐的宗教释义 ——以平均律钢琴曲集第四首升c小调前奏曲BWV 849为例[J].黄河之声,2017.
J624
A
丁悦(1993—),女,汉族,江西丰城市人,学生,2016级硕士,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黄俊良(1988—),男,汉族,江西樟树市人,学生,2016级硕士,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