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研究

2017-11-23 08:11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
关键词:雷波县雷波曲调

袁 艳

(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研究

袁 艳

(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雷波县地处我国四川省西南边陲,凭借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形成了“阿都所地”“圣乍”“义诺”及“汉彝双语文化交汇处”四个民歌色彩区,这些地区在社会生活、语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优秀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文章通过阐述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语言特点及色彩特点,对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的种类划分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提高对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雷波县彝族民歌;原生态;艺术特点

2006年,雷波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的称号。雷波县时常会组织较大规模的民歌歌唱比赛,县内各个彝族村落组建有多种多样的彝族民歌文艺队,并不断开展以彝族民歌歌唱表演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近些年,雷波彝族民歌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推进彝族民歌的传承发展,有必要对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采取有效措施。由此可见,对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语言特点及色彩特点

(一)语言特点

雷波县地域广阔,形成了“阿都所地”“圣乍”“义诺”及三个彝族方言区,还有彝汉相融的第四大方言区。其中,“阿都所地”方言流传于“瓦岗所什格伙”,“圣乍”方言应用于“瓦岗所什诺伙”,“义诺”传播于莫红、西宁、马颈子等地区,同时对雷波县原生态的语音因素进行了传承;而彝汉相融的第四大方言区集中于田坝、永盛、黄琅等地区。这些方言区均有着彝语语音特征,元音较少,包括有紧元音、松元音、紧喉元音等,演出过程中要处理好松紧的不同;辅音较多,包括有清音、浊音等,各种清浊音均存在送气、不送气的不同[1]。

雷波县民歌歌词与人民现实生活十分贴近,不管是节庆仪式音乐,还是即兴创作的曲调,均与当地人文民俗、自然景观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酒歌》中,歌词描述道:“逢年过节酒,五谷丰收酒;邻里和睦酒,放牧剪毛酒;房内堂上酒,谈笑风生酒;嫁娶喜庆酒,宽慰欢乐酒;丧葬忧伤酒,愁苦悲壮酒;民族团结酒,和睦邻里酒。”歌词对大量饮酒场合进行囊括,阐述了十分深厚的酒文化,凸显了酒在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又如由毕摩为逝者演唱的指路歌,歌词描述道:“阿古啊,天上有条道,地上有条道,地上母猪拱的道。”歌词简明扼要,通过对仪式内容的充分明确,彰显对逝者亲人的深切抚慰。

(二)色彩特征

雷波县凭借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形成“阿都所地”、“圣乍”、“义诺”三个彝族方言区及特有的汉彝双语文化交汇处。该种方言区语音环境,为别具一格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形成发展契机,更极大水平上推动了民歌色彩区的形成发展。其中,“阿都所地”色彩区民歌慷慨激昂,行腔豁达豪迈,旋律曲调宛转悠扬,“高腔”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唱法。“圣乍”色彩区民歌伴有吟唱、诵读的特征,歌词主要表现为依字行腔、字多腔少;旋律曲调纯朴有序,音域不宽但在有序进展中有时会出现起伏,会运用到大量的装饰音;民歌整体风格主调大多和婉细腻,多以叙事性内容为主。“义诺”色彩区民歌则最能够凸显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其结构规整、曲调悠扬,歌唱音线动听平缓,是对雷波县人文习俗的充分写照。该色彩区民歌主要包括高腔、平腔两种唱腔形式,前者音域宽广,音程跨度超过十二度音,有的甚至超过两个八度音;于中音区以下运用真声演唱,发展至高音区时运用假声演唱,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装饰音及五度、八度下滑音,节奏相对自由。后者旋律悦耳怡人,曲调悠扬、静谧,音域在十度音之内,通常以真声演唱,曲调较为平稳,节奏节拍趋于平稳规整[2]。“汉彝双语文化交汇处”民歌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具备传统彝族民歌特色,还增添了新潮现代的汉族音乐特征,曲调多样丰富,极具感染力。

二、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的种类划分

(一)情歌

情歌在雷波彝族人民爱情生活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有情人通过情歌对唱,可达成幽会时间约定或者亲事商定的目的。通常而言,雷波彝族青年男女会选择在农田劳作、放牧牲畜或者其他私下相遇之际进行情歌对唱,用以表达对彼此的钦慕之情。对雷波彝族情歌种类进行划分,主要包括有:表达别离、牵挂之情;倾诉对对方的爱恋之情及阐述择偶标准;抒发永不分别的不渝爱情。此类情歌,均有着语言质朴、情感直白、畅快生动的特点,较具代表性的有《古朱合》、《阿呀吗嘎》等,意为“爱恋的歌”、“心中之歌”。 其中曲调大致固定,而歌词任由歌唱者发挥,青年男女可融情于景、借物抒情,实现对自身情感的自由表达。

以下述情歌为例,歌词为男女对唱,两者所唱曲调大致相同。

谱例一:

歌词译意大致为,阿哥唱到:“高山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有花朵的装饰。山寨之所以这般靓丽,是因为有姑娘在梳妆打扮。藤叶之所以在飘动,是因为有春风在吹拂。”然后,阿妹回唱到:“阿哥之所以在招手,是因为在向阿妹表达情谊。阿哥之所以在唱歌,是因为在向阿哥传递爱情。阿哥阿妹之所以牵手,是因为有爱情的促成。”该首情歌属于E角五声调式,引子对应前两个小节,以长音开篇,表明了乐句的缠绵及长短不一的特点,充分彰显了演唱者对意中人的呼唤;后面为乐句主题单一部,通常运用16分音符、32分音符,凸显出欢快愉悦、慷慨激昂的心情[3]。曲中多个地方运用有二音连接,此类连贯特点彰显出彝族人民对生活积极正面的乐观主义精神。自艺术审美层面而言,情歌淳朴坦率,是雷波彝族青年男女人性美、人情美的真实写照。

(二)酒歌

酒歌在雷波彝族人民饮食文化活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彝族谚语中有大量“汉家贵茶,彝家贵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打羊不成席”等说辞。凉山彝族大部分酒歌对原始音调予以了沿用。通常在一些重要日子的宴饮时刻会对酒歌进行演唱,歌唱者通过相互对唱用以抒发情感、增进感情,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娱乐性。

例如《过年歌》:“吔依,天上没有乌云就是乐,地上猪狗鸡鸭也在乐,屋里孩子们笑得欢乐,原来过年三天是欢乐,过年三天吃得好也是乐,母女欢聚在一堂也是乐,从前做道场也是乐,年头十二个啊乐哟,算来算去还是今年好,日子十二轮,算来算去还是今晚好,日好夜美就给姑娘剪彩线,高高兴兴萝卜当肉吃也乐,欢欢喜喜冷水当酒喝也乐。”又如,彝族的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该节一般持续三天,每年六月十五,彝族人民杀猪宰羊,饮酒祭祀。再如,彝族人民打猎归家后,同样会把酒言欢,由彝族长者举酒祝苍天,愿山神保佑族人平安,愿年年有好的收成。这些无不体现饮酒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对雷波彝族酒歌种类进行划分,主要包括有:歌颂民族历史、前人丰功伟绩;以示对宾客的欢迎、友好;行酒令,见物唱物;男女双方定亲期间,通过酒歌对彼此家庭情况进行了解。酒歌歌词的组成,通常一段包括4句7字或者4句5字,少部分缺乏规整性的自由结构,供优秀歌唱者,随情随景,自由发挥。通常而言,伴随彝族酒会礼仪进程,需要演唱不同的酒歌,诸如,在酒会开始前会演唱“迎客歌”,在进入酒会过程中会演唱“摆菜歌”,在酒会达到高潮时会唱“敬酒歌”等,体现出一气呵成、自成系统的套歌结构特征。

以下述酒会开始前会演唱的“迎客歌”为例,该种酒歌结构通常为4句方正型,曲调优美大方,且有着较为规整的节拍节奏。

谱例二:

歌词译意大致为:“敬爱的宾客来到我家,请饮下这杯代表祝福的酒。祝福宾客万事大吉,万事大吉。”酒歌属于B徵五声调式,第一句对应前两个小节,且属于上行乐句;第二句对应后两个小节,且属于下行乐句,作为上下呼吸的乐句,凸显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整首歌曲采用了动静比较的手法,第一句趋于稳定,第二句附点前16,显现出动的特点,为受众带来生动欢快的感受。

(三)打猎歌

打猎歌是山歌的一种,曲调形式主要可换分成两种,即高腔形式与平腔形式。对于高腔形式而言,其音调尤为慷慨激昂、音域广阔,通常超过十二度音,有的甚至超过两个八度音。于中音区以下运用真声演唱,发展至高音区时运用假声演唱,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装饰音及五度、八度下滑音,节奏相对自由。较为常见的高腔调式包括有:宫调式、羽调式、徵调式、商调式等[4]。高腔通过两个乐句展开重复变奏,再现的单乐段式曲体相对多,此类形式的打猎歌常见于男青年于高山打猎、放牧等单独活动时演唱。对于平腔形式而言,其音调尤为抒情,旋律美妙悦耳,曲调悠扬、静谧,节奏节拍鲜明、规整。音程较为平稳,音域也不宽,通常约为十度,曲式结构则与高腔形式基本一致。此类形式的打猎歌,可见各年龄段的彝族人民在不同场合演唱,传唱度十分高,形式十分丰富。以下述打猎歌为例。

谱例三:

歌词译意大致为:“三更半夜起床准备干粮,天一亮便外出打猎,将猎狗放在萨萨沟力。惊醒獐子朝东边跑去,猎狗紧追不舍,太阳下将获得的猎物捆绑好。背回猎物分给兄弟姐妹,家人们集聚一堂欢声笑语。”该首打猎歌属于F宫五声调式,上乐句、下乐句相互对称呼应,上下呼吸,主题材料属于单一型。有着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内容质朴积极,充分彰显了雷波彝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实践。

(四)出嫁歌

雷波彝族婚俗音乐中的出嫁歌,简明、质朴,形象突出,有着强烈的山野气息。曲调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给人很清凉的感受,如出嫁歌《苦口良药情才真》。对于雷波彝族婚俗而言,新郎忌亲自登门求亲,应当挑选青年才俊且善歌者代为求亲,经女方同意后,新娘需要戒食几天,其间人们还要唱“出嫁歌”[5]。《妈妈的女儿》即为雷波彝族较为流行的一首出嫁歌,该首歌通常在青年女子出嫁时演唱,因而也称作《哭嫁歌》。彝族女子年龄达到十一二岁时,便要学会演唱《哭嫁歌》,倘若不会演唱则会遭到他人的嘲笑。出嫁歌的歌词有着一定的即兴特点,一方面有长期沿用的唱词,一方面也有演唱者的即兴发挥。出嫁女子通过演唱出嫁歌,用以表达自身内心的喜悦或者悲伤。

谱例四:

该首出嫁歌属于C宫六声调式,曲式结构为单主题发展式,第一句对应前六小节,第二句对应后面小节,整首歌曲以音色、音区比较为首要特点。第一句朝下行进,第二句发展形式更为宽广,彰显出第二句要显著长于第一句的特点,也表明了第二句属于高潮部分。依据雷波彝族的传统习俗,新娘结婚第一日并不前往婆家,而是留新郎在娘家同住,次日再一同前往婆家成亲。

三、结束语

特定的生活环境及民俗活动为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土壤,这也是影响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的外部因素;而民族本身的语言、审美意识、音阶等,则是影响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的内部因素。民歌一方面是人们内心精神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一方面外部世界的充分体现,其实则属于民族文化范畴。鉴于此,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语言特点及色彩特点,清楚认识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艺术特点,为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传承保护贡献应有的力量,积极促进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有序健康发展。

[1]袁艳.凉山雷波县彝族民歌特色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04):130-132.

[2]陈建林,袁艳.雷波彝族民歌管窥[J].四川戏剧,2012,06(04):84-86.

[3]陈练.四川小凉山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J].民族音乐,2011,14(02):144-148.

J642

A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雷波县原生态彝族民歌研究》(项目编号:17SB0521)。

袁艳(1981—),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西昌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中国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雷波县雷波曲调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雷波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浅析
比利时:对父母收更名税
四川雷波山歌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初探
施可丰四川雷波公司一期工程点火试车
云斑天牛对核桃树的危害与防治
他把“臭生意”做香了
不拘一格选产品 臭干子引来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