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虞永平
构建新型教研队伍,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提升教研活动成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虞永平
教研工作是学前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形式、多层次地浸润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世界上有影响的学前教育实践体系,如瑞吉欧、高瞻等都有相应的各具特色的教研体系,有效的教研工作是优化和提升教育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重视教研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传统,配备专业的教研人员是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管理的传统举措。在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背景下,加强教研工作,注重教研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必须切实加强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都强调了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建立学前教育教研片区职责制,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因此,江苏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学前教研工作的意见》十分必要,对全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和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省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我对教研工作的内涵以及教研审议制度等问题谈一些想法。
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教研工作,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质决定的,更是由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的。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幼儿在现实生活和游戏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直接经验,幼儿是在多感官参与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的,幼儿学习的不是以符号为主要呈现方式的知识体系。幼儿园的教研不只关心上课或集体教学活动,不只关心教师的教,而要关注幼儿园的保教过程,重点关注幼儿获得经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幼儿园的“保”和“教”不等于单纯的教师讲授和传递,而是引发幼儿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教研的重点不是研究书面材料及教师的讲授策略,而是研究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可能及其与环境和材料的关系,研究教师的观察、分析和引导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幼儿园的教研必须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进行或者必须关注现实的活动过程,必须关注儿童、教师及环境、材料和规则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幼儿园教研的核心目的是解决教师在日常保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研工作必须问题导向,而不是任务导向和活动导向。任何教研的任务和活动,都应该来自于现实的保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研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实践,发现问题,感知困难,聚焦重点,从而确定教研任务和相应的活动,确保每一个任务有相应的问题指向,每一项活动都为着解决相应的现实问题。要切实避免教研工作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问题共识,随意决策,无序推进的状态。真正让教研工作走上精准化、有效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一个民主过程,是一个研究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开放和创新的过程。根据江苏省《关于加强学前教研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们将组建一个由教研员、高校专家、研究机构专家和一线教师等人员构成的新型教研人员联合体。这是教研工作的创新。但必须避免把教研演化为教导,把协商演化为指令,把创新演化为执行。面对复杂的幼儿园保教实践,谁也不可能成为绝对的权威,教研工作的指路明灯不是个人的想法,而是《规程》和《指南》的精神,谁符合这些精神,谁就是正确的。因此,教研工作不是布置和落实行政命令的过程,而是一个专业协商和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凝聚集体智慧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切实关注一线教师的发言权,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要站在实践和过程的立场上,进入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去理解儿童和教师的行为,努力关注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努力使教研工作体现客观性、研究性和针对性。
江苏省《关于加强学前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幼儿园教研片区职责制,片区责任制的组织保证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而教研队伍的主要工作机制之一是教研审议。《关于加强学前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教研工作集体审议制度。这是由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特点决定的,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反映了广大教师对教研工作成效的现实呼唤,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专职教研队伍配备不足的有力举措。加强对教研工作集体审议的实践和研究是提高教研工作成效的现实需要,也是教研工作创新的具体举措。
教研工作审议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研计划审议,二是对活动过程及其记录资料的审议。对各级各类教研计划的审议是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确保教研工作的正确方向,确保教研工作聚焦真问题,确保教研工作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教研审议是教育民主的具体表现,是凝聚集体智慧的过程,是交流思想,观点辩护,观照实践的过程,是讨论和沟通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评议和评点的过程。教研计划的审议必须坚持《规程》和《指南》的精神,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从儿童出发考虑幼儿的教育和发展。遵循幼儿园教师劳动的规律,尊重和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真正使教研活动起到对教师激励和促进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教研计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一定是教师实际工作的需要,一定是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一定是教师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教研活动的计划应该围绕这些问题和困难展开,所涉及的环节和采取的措施应有助于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解决。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和策略不是由教研人员给予的,而是在现实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由教师去发现和寻找,由教师去比较和选择的。避免把教研活动变成验证教研人员给予的“药方”的过程,一定要强调教师是解决问题的主体,要在教研活动中,把教师集体的力量组织起来,把教研人员的参与同教师的努力结合起来。确保教研工作计划有正确的方向,有可行、有效的路径,以确保教研工作的成效。
对活动过程及其记录资料的审议是教研审议的具体而重要的内容,也是教研审议工作的核心工作。在此,我先简要谈一下,希望以后在特定的场合,专门跟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各级教研团队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实践过程的观摩和审议。只有真正进入教育现场,才谈得上浸入式教研,甚至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对保教过程的观摩应注重幼儿的行为和学习过程,关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关注重点放在幼儿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讲了些什么上。要注重幼儿获得的新经验,而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要关注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如何激发幼儿投入的、深度的学习,如何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新。对保教过程的审议应关注特定的情境,关注教师的现实状况,就事论事,鼓励教师在理念和认识上寻找问题的原因,鼓励教师总结和提升自己的经验,鼓励教师合理地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客观地寻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除了现实的保教活动,还可以审议一些保教活动的记录材料,即课程档案。包括幼儿的作品、教师的文字记录,照片和录像,等等。这些资料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应该充分地利用。任何课程档案首先不是用来保存的,而是用来阅读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共同阅读,展开审议,这种审议对于改进课程和活动过程,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幼儿园有大量的照片,都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拍摄的,但这些照片经常是“沉睡”在教师的个人电脑之中,教师自己很少去查看,更是很少由教师集体共同来“阅读”。其实,这些图片反映了幼儿学习的状态,反映了幼儿发展的水平,反映了幼儿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反映了幼儿的欣喜和无奈。特别需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深入挖掘,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些共识,创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审议的过程。同样,对幼儿的作品,教师的记录等也可以采取集体审议的方式,各抒己见,凝聚共识,以便发现共同的问题,提升教育经验,凝炼教育理念。
总之,教研审议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看待教研审议是教研审议取得成效的关键,态度上积极进取,投入务实,才能产生真正有效的课程审议。采取怎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课程审议的立场和方向,指向自我更新和完善的立场与指向应付和回避的立场必定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二是审议的范围和层次,如果教研审议仅仅停留在某个层面,尤其是只停留在幼儿园的层面,就很难真正推动区域教研的发展。审议也不能只关注文本,一定要把对实践过程的审议当作重点来对待。三是真正建构适宜的教研审议队伍,避免队伍的单一化,注重多方面成员的有机结合,尤其关注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参与。四是教研审议的准则和依据,要在教研审议实践中,逐步形成教研审议的准则,突出民主、开放、互动和建构,真正让教研审议产生积极的影响。教研审议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的法规和政策,要积极落实《规程》《指南》的精神,使教研审议具有正确的方向。五是把共识和改进作为审议的追求,各抒己见是审议的途径,不是目的,而对重要问题形成共识才是教研审议的追求。要在共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形成对策,改进实践,让教研审议发挥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作用。
江苏省多层次的新型的教研队伍已经初步形成,要进一步完善这支队伍,应该将专业、专职教研人员的配备纳入教育督导的范围,切实保障基本的专职教研人员的配备。通过学习和讨论,教研队伍的责任已经非常明确。广大教研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对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向教研要质量,以教研促发展,用教研振士气,以教研来引领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努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研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成效。在省、市及区(市、县)形成各具特色、灵活有效的教研工作模式。
要加强专业武装。对教研人员来说,不单要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素养,还应具有教研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努力成为学习的典范,研究的典范,反思和变革的典范。要多深入实践,多思考,多理解和帮助,不能用指令代替协商,不能用批评代替研究,不能用否定代替引导。广大教研人员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面对问题、寻找对策。要深入关注广大幼儿园教师,多倾听,多陪伴,多商议,努力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发展。
当前,要紧密结合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实际,带领广大教师深入学习,积极探索,努力发现幼儿园课程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实践,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要结合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实质,努力在“化”上下功夫。“化”意味着:真正将游戏精神融入课程实践的过程之中,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努力将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园课程更加生动,更加有趣,也更加有效;要真正以儿童为中心,努力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文本转向多样化的环境,从书面工作转向生动多样的实践;要努力使幼儿的学习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引导幼儿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使幼儿真正得到完整的发展。这一切都需要创新和有效的教研,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专业性和责任意识。
(本文根据虞永平在全省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开幕式和总结环节的两个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