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严谨性非常强的科目,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有效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再加上随着年级的攀升,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逐渐增多,很多学生明显会跟不上进步,“学困生”队伍抓紧增大。所因此,对于初中数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和教学对策的研究问题一直是当前教育最为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教学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教学对策
相比较于小学的数学来说,初中的内容更丰富,更多样,而且更有深度,再相比较于高中的数学来说,初中的内容又具有更强的基础性,能够为高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学生在初中课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并有针对性的尝试和研究改善对策。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
1.学困生的现状相比较于小学的内容,初中数学内容不断丰富,难度不断加深,学困生的数量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的增加。目前的学困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能力正常,但却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另一种是学生方法欠缺,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效果却不明显,时间久了,缺乏学习动力,丧失学习兴趣。
2.学困生的形成学困生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忽略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课堂教学中,主要面对课堂上人数较多的中等学生,基础稍差的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出现跟不上的现象。而且多数学困生主动性差,很少会主动询问老师问题,日积月累,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能力越来越差,积重难返。再加上教师不当的评价方式,有时会让学生的心理上备受打击,产生消极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
除了教师教学的问题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和家长教育问题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初中数学学习不扎实主要是因为学生小学阶段数学基础差,在初中学习中吃力,无法完全吸收知识,再面对繁重的初中学业,更是倍感无力。其次,对于家长教育来说,当前的初中知识难度提升,很多家长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正确,科学的学习帮助,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失去研究问题的兴趣。还有部分家长精力都在工作上,很少关心学生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
1.教师要分层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教师在情感上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用根据成绩的好坏来区别对待学生,相反还应该给予学困生更多心灵上的关爱,投入更多的经历,帮助他们克服对数学的恐惧,解决数学学习的问题,帮助他们跟上进度,提高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差异性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学,有所得。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很多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多数都是对于教师的讲授没有什么兴趣。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借助多媒体和游戏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提稿课堂的参与度,活跃度和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的信心很多学困生因为数学成绩无法提高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会逐渐逃避,抵触数学学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让他们能够自主,有效的学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保证学困生也能够更上教学进度。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反复的讲解,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产生自信,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成绩。
4.进行学困生指导对学困生进行个性辅导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很多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需要教师重复的讲解,在可惜啊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补足他们在课上落下的课程。教师耐心的讲解,不仅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在心灵上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有助于增强学习动力。
5.改善学习的环境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都日渐成熟,但是自制力方面都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合作,让孩子远离周围的不良风气,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習情况,加强交流,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发现学习的快乐。
此外,教师还应该给学困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他们能够在家里独立完成作业,避免出现抄袭,敷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5.11
[2]方龙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8.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