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 丁凤梅 鲍建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年6~12月在诸城市马庄社区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社区高血压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归因干预小组人员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归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水平。 结果 观察组行微信归因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在饮食管理、情绪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和运动管理条目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 < 0.01),但两组工作与休息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血压控制情况上,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实施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并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微信;归因干预;中青年;高血压;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a)-0162-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ttribution intervention on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hypertension through WeChat. Methods From June to December in 2016, 100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ttended to community clinic in Zhucheng Ma Zhuang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whil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attribution intervention through Wechat. The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1),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food management, emotional management, medication management, disease monitoring and exercise management.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work and rest scor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In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the scores of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1).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ttribution intervention through WeChat can improv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help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WeChat; Attribution intervention; Young and middle-aged; Hypertension; Self-management
目前,我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2亿,患病率逐年增加[1],血压控制不当将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然而,目前没有治疗高血压的特效药,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显得尤为关键[2]。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很低[3]。高血压一向被称为老年慢性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压力的加剧,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4],因此有必要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等问题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已将归因理论干预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归因理论指人们解释自己在某项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成功或失败的态度可影响人们日后在从事该活动的行为方式,并间接影响其再次从事该项活动的成败[5]。归因干预作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个体从消极的归因方式向积极的归因方式进行转变[6]。归因干预是积极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Sharifi等[7]应用归因训练能有效减轻流产妇女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王纯等[8]研究表明归因干预能帮助抑郁患者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走出困境。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以归因理论为依据,借助及时通讯、方便快捷的微信平台,通过发送高血压相关保健知识和归因干预的具体内容,探讨归因干预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年6~12月在诸城市马庄社区门诊就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7.92±5.04)岁;高中及以上32例,初中及以下18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46.06±5.78)岁;高中及以上24例,初中及以下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诸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壓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1]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②年龄为35~55岁,性别不限;③患者意识清楚,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患者本人或家属会使用微信,并能及时接受微信内容;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病史者;②有严重心、脑、肾、眼底等器官并发症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人员组成 成立微信归因干预小组,由5名高年资护士组成(工作年限>5年),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小组成员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熟练运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并申请微信公众号,组建朋友圈,创建群聊。干预前对归因干预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取得患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建立个人档案卡。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①健康宣教:开展高血压疾病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基本知识、日常饮食、药物服用、运动及并发症的预防等。②技能指导:包括血压监测知识及日常管理等。③延续护理指导:发放高血压健康管理手册,提供门诊咨询电话,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督促患者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当运动等。
1.2.3 观察组 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由干预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归因干预。患者入组时,由小组成员指导其关注高血压疾病指导微信公众号,加入微信群及使用血压管理软件。干预内容如下:
①高血压疾病知识课堂:小组成员每周通过微信发送2次干预内容,内容由小组成员进行编写或收集整理资料,经副主任护师审核后统一制作。2个月为1个循环,共循环3次,时间共6个月,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的形式上传高血压疾病知识、生活常识、常见误区等文章,录制教学讲座等视频,以高血压疾病基础内容进行归因理论知识的讲解。②高血压患者管理平台:小组专员提醒患者定期参加讲座及随访,随访过程中全面评估患者饮食、用药、运动及心理状况等内容并进行个体化指导。患者每周需上传血压数值于管理平台,由小组成员分析后记入患者个人档案,将共性问题整理成文并配以图片等易于接受的形式推送至微信公众号平台,强化积极归因。③医护-病友互动圈:2名护师每天保证2 h的在线时间,每次发送完干预内容后,通过群聊等方式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查看干预内容,并收集患者的问题反馈。每周二、周四8∶00~18∶00提供医生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对取得显著成效的高血压患者,邀请其在线分享疾病控制经验,从而引导患者积极归因。归因干预方案流程见表1。
1.3 评价指标
1.3.1 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赵秋利等[9]编制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于干预前(门诊就诊)、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33个条目,分别是饮食管理(10条)、用药管理(4条)、情绪管理(7条)、工作与休息管理(5条)、病情监测(4条)、运动条目(3条)。均采用5级评分法,回答从不=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每个条目相加即为总分,最低33分,最高165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该量表系数为0.902,重测相关系数为0.923。
1.3.2 血压情况 在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分别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经统计学分析比较血压控制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5)。见表2。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在饮食管理、用药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和病情监测五维度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但在工作与休息管理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工作与休息外,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
文献分析表明,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因素有服药依从性、行为不规范、健康信念、饮食、运动和情绪等[10-13]。归因干预的目的是通过识别归因偏差,即找出不合理或错误的归因,通过干预手段再次进行合理的归因,以培养良好的心态,提高自我效能[14]。本研究归因干预的目的不是让患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消极因素,而是将这些消极因素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如患者血压控制不当可能由平时高盐饮食引起,而患者自身却把原因归结于遗传因素,进而丧失信心;本干预借助微信平台向患者发送高盐饮食的危害以及合理控盐、成功控制血压的案例激发患者动力,让患者从自认为的遗传因素转变到饮食因素上来,以引导其积极归因。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行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提示实施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本研究通过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评估自身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及时指导与反馈,并在实施中充分调动了患者的内在心理资源。归因干预通过纠正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改变了患者的错误认识与不良行为,消除不良情绪,同时微信平台也给患者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研究成员通过微信平台可让患者分享经验,患者间通过交流、鼓励和安慰等方式,减少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以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15]。endprint
3.2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归因干预是积极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错误消极的归因会使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正确积极的归因能帮助患者以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特殊的患病群体,由于记忆力的减退,较重的生活压力、难以改变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影响着自我管理行为。戴美琴等[16]调查结果显示微信健康教育能改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胡成华等[17]通过健康档案、心理和定期随访等方式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改善了患者的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情况。本研究借助微信平台,通过8个不同内容的归因引导,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归因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行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后在饮食管理、用药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和病情监测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可能与患者的参与积极性,态度的转变及对高血压疾病病因、正确控制血压的认知有关。但在工作与休息管理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能与本研究对象群体的特殊性有关,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社会与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缺少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疾病。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总得分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1),表明归因干预可提高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发送以归因为依据的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可使患者将错误消极的归因转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通过支持性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将以往被动式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自我干预,主动学习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18]。
3.3 基于微信平台的信息化干预模式有待完善
微信作为主要的现代化通讯方式之一,可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将其运用在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病中显得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作为慢性病患者中的重要群体,合理的自我管理是控制血压、减缓并发症的关键,患者的自我管理取决于自身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信念,若改变以往消极的信念,引导其正确积极归因,需要长期的护理随访干预。微信随访是对院外护理的一种延伸,是对传统“面对面”医疗服务的创新拓展,患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平台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19]。但是微信毕竟是现代新生事物,利用微信开展延伸护理服务正处于探索阶段,具有一定局限性[20]。基于微信平台的干预缺少特定的医疗环境和团队合作方式,缺少面对面交流时的表情观察,能否对文化程度偏低的老年患者有效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归因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通过转变患者的归因方式,将不合理的归因进行积极引导,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再认识,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情绪,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干预时间较短,时间仅为6个月,远期效果尚不明确,针对老年群体是否可行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7):18-40.
[2] 魏小敏,付爱霞.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0):107-110.
[3] 范芳芳.高血压疾病防治的中国特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4):276-278.
[4] Korkmaz L,Cirakoglu OF,Agas MT,et al. Relation of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with arterial compliance and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J]. Angiology,2014,65(8):691-695.
[5] Weiner B.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 Educ Psychol,1989,71(1):3.
[6] 伍媚春.归因训练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与主观职业障碍的影响[D].衡阳:南华大学,2015.
[7] Sharifi M,Hajiheidari M,Khorvash F,et al. Effectiveness of attribution retraining on women′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fter miscarriage [J]. Int J Prev Med,2013,4(2):239-244.
[8] 王纯,张宁.抑郁的归因理论与归因训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06):423-425,435.
[9] 赵秋利,刘晓.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26-31.
[10] 马静,王庆胜,田宇,等.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与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22(36):5225-5229.
[11] 季成峰,刘青,程静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18-19.
[12] 李亚男,孙志岭,严腊梅,等.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8):1-4.
[13] 梁迎接,李转珍,范硕宁,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6):45-48.
[14] 李水轩,李雪华,黎观妹,等.归因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37-3439.
[15] 罗小娟,陈翠霞,李秋琼,等.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健康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 30(3):1061-1064.
[16] 戴美琴,张永乐,周方文,等.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 15(2):167-168.
[17] 胡成华,姚红艳,卓儒红,等.社区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國社会医学杂志,2016,33(6):558-560.
[18] 张玲,张家光.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 (8):35-36.
[19] 彭芳,蔡艳芳.微信随访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8):979-980.
[20] 刘爱花.微信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91-292.
(收稿日期:2017-07-02 本文编辑:李岳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