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振波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8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 将≥60岁的患者设为老年组, <60岁的患者设为中青年组, 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指标。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黏膜受累发生率以及各项指标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 瘙痒和发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同老年患者相比, 其临床症状相对明显, 便于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中青年;老年;临床特点;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084
大疱性类天疱疮属于皮肤疾病中的一种, 且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一旦患有此病, 患者的皮肤上会有大疱或水疱出现[1]。据相关资料显示, 该疾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60岁以上, 因此, 临床上将该疾病的诊断集中在老年人群, 就青年患者来说, 很少提及。鉴于这种情况, 选取门诊2012年6月~2015年3月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80例, 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2012年6月~2015年3月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80例, 所有患者经诊断后均被证实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将≥60岁的患者设为老年组, <60岁的患者设为中青年组, 每组40例。中青年组患者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最大58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39.5±6.5)岁, 病程最长2年, 最短10 d。老年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最大75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68.6±5.4)岁, 病程最长3年, 最短7 d。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1. 2 方法 采用回归性分析对本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探究, 其后对两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与统计。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中出现瘙痒的患者13例(32.5%), 发热患者25例(62.5%), 黏膜受累患者26例(65.0%);老年组患者中, 出现瘙痒患者24例(60.0%), 发热患者30例(75.0%), 黏膜受累患者12例(30.0%)。中青年组患者黏膜受累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 且瘙痒和发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老年组患者中, 白细胞升高患者15例(37.5%), 中性粒细胞升高患者20例(50.0%), 血清IgE升高患者13例(32.5%);中青年组患者中, 白细胞升高患者24例(60.0%), 中性粒细胞升高患者28例(70.0%), 血清IgE升高患者21例(52.5%)。中青年组患者各项指标升高的发生率与老年组患者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疱性类天疱疮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且该疾病的病程相对较长, 容易反复发作, 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不良影响[2]。据相关报道显示, 大疱性类天疱疮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对中青年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经过有关学者临床实践表明,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神经系统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患有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患者而言, 当血管和炎症受到损伤后, BP230抗原会充分暴漏, 进而与抗体发生交叉感染, 最终皮肤出现损伤[3]。
本文对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 中青年组患者瘙痒发生率比老年组患者明显较低, 其主要因素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所致。然而中青年患者黏膜受累发生率比老年患者明显较高。这一现象说明, 中青年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强, 尤其是血清中的BP180抗体, 其表达能力相对较高。此外, 有关学者发现,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伴有轻度的黏膜受损时, 其病情相对较重, 在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用量要多于无黏膜受损的患者。从各项指标上来看, 中青年各项指标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简单的说, 由于中青年患者皮肤受损相对严重,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因此, 作者认为指标的高低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 中青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 同老年患者相比, 便于诊断和治疗。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 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进而使最佳治疗效果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冬, 卢桂玲.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比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12):946-948.
[2] 李秋菊, 党二乐, 呼蕾, 等.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 45(3): 155-157.
[3] 赵英, 王宇, 安蔚, 等.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抗体变化规律与病情相关性的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14(4):342-344.
[收稿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