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

2017-11-16 06:25
电影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纪实性樟柯纪实

张 放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电影的纪实性特点,源自于摄像机对于现实事物的记录性价值。所谓电影的纪实性美学,主要指电影的记录功能和摄影本性,其特点是能够秉承客观现实的状态,并且保留原本事物的完整性,通过逼真地还原生活本貌,揭示并挖掘出生活自身的哲理和诗意。

贾樟柯是我国“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导演的主要作品包括《任逍遥》《小武》《二十四城一记》《世界》以及《海上传奇》《站台》和《三峡好人》《天注定》等。《小武》斩获柏林电影节8个奖项,《世界》和《站台》在威尼斯电影节先后角逐金狮。 其作品有着明显的个人印记,史诗性、自由性、民族特色和粗糙感,而影片的纪实性是其作品最主要的美学特征。透过贾樟柯的几部代表作品,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生活处境和时代变迁的画面。

一、贾樟柯纪实电影的创作背景

中国电影的“纪实美学”最早发端于新时期之初,第四代导演将纪实美学的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开创了中国电影“纪实美学”之路。到了第五代导演,他们的作品则更多以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浓烈主观色彩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理念为主导,纪实美学一度被搁浅。社会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带动了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被激发,电影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才让纪实美学风格凸显了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第六代导演延续了第四代导演的纪实美学风格创作,尝试着主题上的突破,而贾樟柯则是这一群体中的代表人物。

二、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创作特征与拍摄手法

从贾樟柯的电影题材选择上看,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契合了纪实性的特点。以其代表作“故乡三部曲”为例,广义上这三部作品都属于乡土题材,故事的发生地均选择了山西。山西是贾樟柯的老家,小城镇这个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带发生的变迁以及那里的人、事、物他都能信手拈来,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蒙上了一层故乡情结的面纱。贾樟柯的电影并没有传统鸿篇巨制的结构与风格,但却在质朴的生活、真实的社会状态中,以平缓的节奏书写着史诗般的光辉。从《站台》这部作品而言,影片讲述的是文工团一对男女的恋爱故事。而其中无论是生活场景、生活氛围、社会现象,还是具体的人和事,都真实勾画了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那些人。

贾樟柯电影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巴赞纪实美学理论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纪实性特色。在其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长镜头的使用、演员的本色表演以及生活与人物的紧密联系,也可以看到表面松散实则相当完整的剧情。

贾樟柯电影在纪实性的彰显中,更强调细节的捕捉与真实感的传达。《站台》中人物的表情和飞速的火车,《小武》里人物特色鲜明的眼镜与西装,《三峡好人》中人物的执著表情和四川奉节方言等,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真实生活中的张力。

三、贾樟柯电影纪实美学的艺术风格

贾樟柯的电影,不仅贯彻了纪实美学的基本创作原则,而且还结合当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最普通的人群,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生活,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升华主题,创造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纪实美学作品。这种专属于贾樟柯电影纪实美学的风格魅力,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彰显。

(一)鲜明的民族风格

影视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由民族的社会状况、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民族性不仅是本民族的审美需要与审美理想,更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构成。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民族经济物质基础与社会基础的表现。想要表达出民族性的风格魅力,就要在民族性的影视作品中,提炼出最能够代表民族特色的元素,并且更加直接地反映出本民族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比如民族的地域风光、山川风貌、风土人情等。

贾樟柯的代表作“故乡三部曲”和《三峡好人》等,几乎都是选择真实的场景进行拍摄的。这些场景正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真实地传达出了所刻画人物的真实状态,包括特有的民族风俗和生存环境。另外,在人物造型设计、服装道具选择上,更贴合民族的民风民情、自然状态与生活环境。

(二)散文化的诗意表达

我国第四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已经开始了散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注重抒情和写意,但缺失叙事和描述。而作为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的贾樟柯,在其纪实美学创作的基础上传承着这种散文化表达,这种独特的电影结构模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集。散文化的形态表现特色,能够对纪实美学作品起到渐变的艺术渲染效果。这种效果与戏剧式电影的效果形成强烈的反差,戏剧式的电影强调艺术的激变,追求冲突的剧情。而散文式的电影取缔了传统的戏剧化叙事模式,没有扣人心弦的剧情与曲折复杂的情节,只有对纯自然真实生活的展现,结构形式松散,却能够更加接近真实。

意大利新现代主义是贾樟柯电影借鉴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散文式电影和法国诗意现代主义电影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影片中,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比如在《三峡好人》中,长镜头缓缓地拉出序幕,画面像清明上河图一般流畅地展开,悠闲打牌的民工、微笑的妇女、天真的小孩、吃饭的白发老人、摇着折扇的姑娘和面无表情眺望远方的年轻人……一段时光、一段岁月如画如诗般呈现。舒展的画面中,背景是青山绿水,好似中国的山水长轴画卷。在优美的环境中,人们开始了现实生活与生存中的跋涉之旅。影片不仅将诗意和画意完美地结合,更在诗画之意中凸显了与现实的不和谐。

(三)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

悲悯一直是中国纪实电影创作中所追寻的珍贵艺术情怀。出身底层的人生背景使贾樟柯天然地怀抱着平民意识和草根情结。他的电影更多的是关注着国内底层人民的生活情况,所以他能够在主流的形式外发出呐喊。贾樟柯纪实美学影片的特殊情怀,存在着悲悯的状态,通过对小人物的刻画,体现了其对更边缘和更弱势群体的关注。

贾樟柯用一种冷静旁观的方式严肃地审视着摄影机前的世界。遍查贾樟柯的诸多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有妓女、保安、小混混、小偷和煤炭工人,这些人显然都不属于主流影视主角。进一步观察这些人物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社会不断变化所引起的失落,人们希望能够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找寻到真正的情感寄托。人道主义悲悯情怀,通过贾樟柯的一部部作品呼之欲出,散发着人性的光芒,体现着真实生活中的那一丝丝曙光。《三峡好人》通过夫妻之情的平淡演绎,彰显了人物的坚持和忍耐,以及在人性光芒下所暗藏的艰辛与无奈。

贾樟柯纪实美学的悲悯情怀还表现在作品标本意识的建立。在他的作品中,人物以及故事基本上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共性——比如有些人物虽然漠视生命,但是却强烈地向往着自由,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和自我的成立。又如作品中的人物生活故事,基本都是与友情、爱情和亲情相关,虽然他们的经历中有着乐观的心态,但是最终都回归无奈。贾樟柯对于影片中人物命运的呈现,不是从画外的冷漠旁观,而是通过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去观照时代的印记以及社会的群体价值取向,确立其作品鲜明的标本意识。

四、贾樟柯电影纪实美学的文化价值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贾樟柯的电影,不仅具有独特的电影纪实美学的艺术风格,并且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深刻的思想性内涵,推动了中国纪实美学特征电影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于贾樟柯电影的文化价值思考可以从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的历史发展角度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纪实美学历史沿革与创新的文化价值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和专业角度来看,第四代导演开启了中国纪实美学之路。许多第四代导演的纪实美学作品,注重社会伦理方面的批判,同时又表现出精英文化中对大众社会的疏离。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没有完全达到纪实性的目的。而第五代导演创作的电影表现模式还恰恰与第四代导演的作品表现方式相反,更加强调英雄式的人物形象,偏好宏大的叙事效果,走向另一个极端。

而与之前的两代导演相比,贾樟柯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巴赞纪实理论实施者,他的电影才是平民精神的真正体现,更多的镜头对准的是底层的人民,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展示了人们当时真正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生活状态。贾樟柯的实景拍摄、长镜头和同期录音,都坚持着纪实的风格,影片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原貌,自然平实的情节消去了戏剧式的表现。无论是电影的表现手法、表现对象还是镜头语言等,贾樟柯都将纪实美学的创作原则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他还很好地加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元素,对纪实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创新的理念。

从社会视角来看,贾樟柯对纪实美学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中国电影存在着绝对的启示作用。其真正的文化价值,完全超出了如今很多导演钟情于商业影片拍摄的意义,更加强调文化的创作与艺术的展现,在历史的发展和沿革中塑造其文化价值。

(二)纪实美学人文关怀的文化价值

纪实美学的文化价值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同时,这种文化价值也是一种社会大众的文化需要。不管是大众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有价值的艺术实践中形成。贾樟柯纪实美学作品基于底层生命个体关注,让影片具备了人文关怀的艺术价值,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真实社会的思考与探索。

贾樟柯电影镜头语言大都使用长镜头的方式,真实的记录展现出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他的电影如流年一般,平静、平淡、平凡,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与很多人心中的“大片”大相径庭。然而与这些能够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的“大片”不同,贾樟柯的影片能够让人们在真实的故事中,产生切身的感受,并且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对于东方美学的追求,让贾樟柯的影片情节节奏比较缓慢,能够让人们的心里流动比较舒缓,将情感和心智同时融入审美当中,真正地达到感同身受的状态。

正所谓生命没有贵贱之分,贾樟柯的影片更加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并且真实地展现了这群人的生存环境。这种文化价值的展现,在于人们可以更加升华自己的精神与人格,避免过多的不良因素干扰,真实地感受着影片中人物的心灵,并且产生与之感同身受的状态。从生命价值的角度来看,贾樟柯的影片更能够让人们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了解关注社会的底层人物,并且唤起人们的反思。贾樟柯的影片虽说被称为“票房毒药”,但是其影片的纪实性却赢得了真实的分量和人道的力量。

五、结 语

贾樟柯能在众多“新生代”导演群体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影像创造者,与其坚持纪实美学的电影创作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纪实美学特征不仅需要更多地关注现实、采用客观的叙事方式、保持冷静的头脑去平淡地叙事,更需要不添加过多的主观看法。贾樟柯的影片没有刻意的戏剧化冲突情节,没有曲折的剧情塑造,只是生活状态的自然真实展现。在坚持纪实美学的风格上,贾樟柯还采用了诸多种创新的理念,将散文式和诗意效果添加到了影片当中。贾樟柯的纪实美学作品有着民族风格的魅力,存在着悲悯的情怀,特殊的风格和特点,让人们感受到了影片想要传达的思想。

猜你喜欢
纪实性樟柯纪实
砚边纪实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公益广告的纪实性研究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贾樟柯:走西方
混乱实验室纪实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