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电影的审美意蕴

2017-11-16 06:25李东晓
电影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程婴苏武豫剧

李东晓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国电影从诞生之日便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电影在整个电影生产领域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他剧种的戏曲电影相比,河南戏曲电影在全国的发展中相对滞后,但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后来居上,成就卓越。(注:本文中的河南戏曲电影指的是以河南地方剧种剧目改编拍摄的电影,包括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作品,也包括全国其他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作品)河南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尤其是豫剧在全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这些剧种的优秀剧目基础上改编创作的电影以丰富深厚的主题意蕴、异彩纷呈的审美风格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主题符合时代潮流,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

河南戏曲电影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对传统舞台剧目的再创作,这些原有的剧目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被观众所喜闻乐见,这就使河南戏曲电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传统剧目渗透着鲜明的道德评价内涵,寄托着惩恶扬善的人文理想。“在惩善扬恶、善美统一这一点上,豫剧显得更加彻底,可以说是明显的激进派。在豫剧中大量的剧目均属惩恶扬善之作,善恶分明,矛盾冲突尖锐,感情倾向炽热,好人好报,坏人得到惩罚。”[1]河南戏曲电影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情感愿望和理想追求。《清风亭》是一部中国传统剧目,为彰显“孝道”的主题,电影更加全面地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强化人物在面对贫与富、恩与仇、名与时的内心冲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苏武牧羊》的主题是“节义”,影片通过展现苏武忍辱负重的曲折经历,歌颂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苏武这个形象所洋溢的浩然正气具有一种雄浑豪迈、感天动地的人格魅力。新编的古装戏曲影片或者歌颂为国家民族利益而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或者弘扬反抗官场腐败专权维护正义的凛然正气,或者赞美普通人为了追求美好爱情和人生幸福而做出的抗争……这些都折射出当今的社会现实,寄托着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因而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新时期以来的河南现代戏曲电影作品在思想上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潮流联系更为密切,创作者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敢于直面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倒霉大叔的婚事》把农村孤寡老人追求自由恋爱的渴望与儿女们的因循守旧所造成的冲突以轻松幽默的喜剧表现出来,反映的问题深沉而厚重,触及了人们心灵的深处。如果《清风亭》是对社会上的不孝行为进行鞭挞从而警醒人们要恪守中华民族的坚守孝道的美德,那么《我爱我爹》回答的则是已经达到小康的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孝敬老人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满足了温饱之后的老百姓对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我爱我孙》回答的是面对学生越来越重的负担家长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问题。《乡村警官》《村官李天成》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基层官员维护大局、不顾私利、敬业奉献的赞美和期待。这些剧目因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因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二、现代电影语言技巧的巧妙运用提升了戏曲表演的形式美

戏曲表演具有鲜明的程式化特征,电影既可以借用摄影机运动全景地展现人物表演,又能近距离再现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的精妙之处,高度程式化、抽象化的戏曲表演由于现代电影技术的参与更显出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意蕴。《清风亭》中为了凸显张元秀在面对儿子忘恩负义、妻子自杀时的悲愤情态,随着李树建声情并茂地唱出“恨不能一指捅破天”,创作者利用仰拍的视角让摄影机旋转360°拍摄,以此来展现张元秀双手指天的悲愤神态。这样的场面调度与主人公呼天抢地的表演相得益彰,强化了主人公由于飞来横祸所造成的精神打击,并与紧接着发生的张继宝受到天谴的结局紧密相连。现代技术营造的闪电雷鸣使忘恩负义的张继宝顷刻间得到报应,剧情戛然而止,给观众以强烈震撼。《乡村警官》在开场部分就巧妙地运用了“静场”技法来表现警民的亲密无间、恋恋不舍的情感关系。静场,就是影片在画面展现的过程中保持相对较长一段时间的无声状态的表现手法。影片中,村民听说刘警官要离去,众乡亲舍不得他离开自己的乡,集体去劝说刘他返乡工作。当刘警官出现,他深情地望着大众乡亲,群众的呼喊声突然停止,影片用特写呈现出刘警官的面部表情,然后用刘警官的主观镜头展现民众依依不舍的神态。镜头由左到右缓缓摇移,男女老少充满期望的面庞一一展现,随着缓慢低沉弦的音响起,主人公的情绪突然达到高潮。剧中这段长达20多秒的静场所营造的寂静气氛表现人物内心的强烈冲突,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电影叙事手段的多样化为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多选择自由,河南戏曲电影中的一些剧作巧妙运用电影的叙事技巧,设置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出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在《村官李天成》中,在李天成用演唱的形式追述以往的艰难经历时,剧作插入了他弓着身子踩着泥泞汗流浃背地拉砖车的画面,这些苦难经历用黑白色画面来呈现,突出了他早年生活的艰辛,也突出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当唱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活时,剧作则用色彩清新亮丽的新农村的高楼大厦来展现。在这部剧作中,唱腔、音乐、色彩都成为参与叙事进程、渲染主人公情绪变化的有效手段。2000年以来,河南电影制片厂对戏曲电影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巧妙运用摄影棚拍摄、实景拍摄,再加上灵活多变的场面调度、先进的后期制作技术,给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立体化的画面奇观。《苏武牧羊》中李陵沙漠被掳的那一场武戏,运用电影棚内拍摄技术、后期数码技术营造的大漠背景拓展了人物表演空间,武打动作既保留了传统戏曲武打动作的精髓,又吸收了现代武侠电影的动作元素,戏曲音乐的节奏变换与武打动作的切换配合得天衣无缝,特写镜头的合理运用,快速的剪辑,酣畅淋漓的场面调度,这一切使得武打场面显得惊心动魄,强化了戏剧张力。

三、多样化的美学风格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审美体验

河南戏曲舞台表演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学风格,河南戏曲电影也借助于复杂多样的艺术技巧强化了作品的审美风格,给观众以多姿多彩的审美享受。豫剧著名演员李树建等主演的豫剧电影“忠、孝、节”悲情三部曲《程婴救孤》《清风亭》《苏武牧羊》散发着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崇高美。如《程婴救孤》中“屠岸贾将赵盾一家满门抄斩,刀如林,刀缨、红绸如血,红绸布铺满地,象征着血流成河,跳动着,流淌着,让观众的心也跟着跳动,让观众的眼泪也跟着流淌!”[2]在突出表现程婴忠义品格的同时,剧作又赋予该剧救民水火、匡扶正义的精神内涵,渗透着鲜明的人文关怀理念。《苏武牧羊》中著名演员李树建的唱腔雄浑而豪迈,“他的高腔不是一味地注重声调的高亢和技巧的展示,而是将声、情、意融合在一起,高亢处似杜鹃啼血般悲怆苍凉,沉吟处如高山流水般荡气回肠,在得天独厚的宽广音域基础上设计气韵和声腔,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雄浑悲壮,将豫剧的声腔艺术推向了高古苍劲、沉郁浑厚的审美境界,给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3]。《苏武牧羊》运用明快的节奏实景展现苏武离别长安时的背景和仪式,文武百官列队相送,巍峨的宫殿,宏大的仪仗,衣着艳丽、舞姿曼妙的宫女,场景显得宏大而庄严,给人以庄重典雅之美。

作为北方剧种,豫剧天然地具有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河南戏曲电影则通过塑造的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形象把这种阳刚之美推向了极致,《苏武牧羊》中的苏武,《程婴救孤》中的程婴和公孙杵臼,《包青天》中刚正不阿、不怕权贵的包公,《村官李天成》里的李天成,《乡村警官》中的刘文忠……银幕上塑造的这些形象展现出的浩然正气洋溢着崇高之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河南戏曲影片塑造了一批英武豪爽的女性形象,如《樊梨花》中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樊梨花,《七奶奶》中泼辣粗犷、疾恶如仇、敢作敢为的程七奶奶,《花枪缘》中武艺高强、敢爱敢恨、风趣幽默的姜桂芝,《花木兰》中替父从军、宣扬“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与《五世请缨》中的深明大义、保家卫国的穆桂英和佘太君……这些女性形象都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当然,河南戏曲电影也不乏婉约之美,《桃花庵》《新大祭桩》用现代的高清技术展现亭台楼榭、假山池沼、鸳鸯戏水等场景,艳丽的画面营造出特有的优美清新的意境,更具有观赏性。

喜剧是广大戏迷喜闻乐见的戏曲风格类型,作为现代艺术手段,电影在表现喜剧因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豫剧《七品芝麻官》中被称为“东方卓别林”的名丑牛得草以幽默、诙谐的表演使该剧成为戏迷们百看不厌的经典。海连池主演的曲剧《卷席筒》更是把孩子的天真、调皮、聪慧、正义等性格特征表演到了极致,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喜剧包含着对落后的或者邪恶势力的批判,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崇高。现代豫剧《我爱我爹》则把喜剧与悲剧的因素巧妙地融为一体,喜剧与悲剧因素的完美融合使得剧情更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

河南戏曲电影中的经典作品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不管什么类型的作品都以平易近人的平民视角来表达深刻的主题,因而显得家常亲切、接地气,表现出通俗质朴的人性美。《程婴救孤》《苏武牧羊》的主人公都有忠于国家、坚守自己节操的理想追求,但同时也表现出作为平凡人物的真性情,如程婴的丧子之痛以及对公孙杵臼甘愿赴死的不舍与内疚,苏武在归汉前与妻子和儿子的依依不舍的骨肉亲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七品芝麻官》主人公唐成表现出不怕权贵、爱民如子、从容战胜邪恶势力、敢于抗争的斗争精神,而这一切都是以平民视角展现的。七品小官唐成不畏权贵,以民间智慧扳倒高官为民申冤,表达了人民群众“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朴素而真诚的愿望。《包公误》《包青天》等对清正廉明的官员的赞美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在权贵面前,这些官员之所以能够把奸臣得以法办,关键还是人们相信官场中还有一股强大的正义的力量,这种正义的力量是广大老百姓对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观众共有的审美理想。

四、结 语

2000年以来,河南电影制片厂几乎垄断了河南戏曲电影的生产,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反映出河南省对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视;从消极的反面来看,也反映出国内许多著名的电影制片厂已经不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青睐戏曲片的生产,戏曲艺术连同戏曲电影艺术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艺术接受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利用飞速发展的电影新科技大力发展戏曲电影,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河南各界的支持下,河南电影制片厂积极展开国内外合作,在继承传统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电影发展的新技术,吸收当代美学思潮中有益的成分,不断探索与创新,创作出了一批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河南文化界对戏曲电影的热爱与坚持,必将使河南戏曲电影以多姿多彩的审美风格为戏曲爱好者带来越来越多的视听盛宴。

猜你喜欢
程婴苏武豫剧
苏武庙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恢弘震撼的北昆《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
《苏武传》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