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是其关键内容之一,体育游戏以娱乐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情,创设活跃而轻松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科学的体育意识。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实践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207-02
体育游戏主要是指以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以锻炼身体为手段,实现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和增强体质充分融合的现代化体育教学形式。体育游戏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以及顽强果敢的良好品质,在营造轻松教学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游戏与教学的充分结合,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体育游戏的主要特点
1.无效用性
无效用性是体育游戏的最基本属性,是其与劳动生产的本质区别,体育游戏对社会不产生必要以及有用的价值,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同时,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2.自由选择性
体育游戏不具备任何功利性,因此,无论是游戏方式还是游戏规则,都是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自由制定,所需要的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同时,游戏目标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意愿进行设定,整个体育活动不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约束和制约。
3.趣味性
体育游戏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体育游戏,没有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学生可以平等、自由以及轻松的参加活动,并且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游戏中,进而产生愉快而轻松的体验,为传统沉闷的体育教学注入活力。
二、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准备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准备活动是帮助学生热身,防止在运动中出现身体伤害的关键步骤,其主要分为专项性活动和基础性活动。专项性活动的目的是结合体育运动项目,帮助学生的相关器官、韧带、关节以及肌肉群做好运动准备。基础性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热身,摆脱机体惰性,提高大脑和肢体的兴奋程度。以往的准备活动基本为做操或者慢跑,而这种固化的活动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氛围沉闷呆板,逐渐失去原本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带给学生以新鲜感,进而起到活动身体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报号追人”、“听数抱团”等体育游戏进行基础性活动
2.在身体锻炼中的具体应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身体锻炼基本采用 比较单调、负荷较大以及难度较小的动作,而在反复而机械的练习下,学生容易出现厌倦以及抵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引入体育游戏对学生开展身体锻炼。体育游戏可以增加身体锻炼的趣味性,例如在锻炼学生腿部力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蛙跳赛跑”、“团体蹲跳”等游戏,激发学生对锻炼的兴趣。又例如在锻炼学生上肢力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力推车”等游戏,对学生进行有效锻炼。同时,教师要结合锻炼目的,科学设计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分为下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3.在体育测试中的具体应用
传统的体育测试形式枯燥,进而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而在体育测试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对测试形式进行有效创新。例如在1000米体育测试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抓老鼠”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生动而有趣的情境中完成测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游戏要符合学生特点
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首先,要結合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合理控制游戏时间和运动量,游戏不能过于集中,避免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其次,要结合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保证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并且游戏过程中,用语言不断激励学生,集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2.游戏要具备目的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游戏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明显,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也更加倾向于应用体育游戏。但是一些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只是为了赶潮流,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联系,导致整堂体育课都是在游戏中度过,没有任何教学意义。因此,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体育游戏充分结合,保证体育游戏为教学而服务,游戏要具备较强的目的性,对教学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是帮助学生奠定身体素质、树立正确运动习惯的重要阶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想象空间,并且为体育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同时,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大胆进取、用于改革,巧妙以及合理的融入体育游戏,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春城. 寓教于乐——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S1):67-69.
[2]黄东梅.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17,(25):108-109. [2017-08-29].
[3]叶海辉,张云军. 中小学体育“课课练”体能游戏与体操教材的结合[J]. 青少年体育,2016,(09):4-5. [2017-08-29].
课题:初中体育大班额下高效课堂的研究,主办单位:临沂市兰山区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号:L2016104。
作者简介:林剑(1979.10-),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 临沂第十二中学体育教师,中学一级,从事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小学体育运动训练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