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韩军《登高》课例为例,从叙事情景、诗文誦读和提问艺术三个角度进行课例分析,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同学生一起构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味 课例分析 叙事情境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157-02
《登高》这首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作者杜甫以沉郁悲凉的笔墨描绘了秋日萧索之景,抒发了流落他乡的悲哀愁绪。
“语文味”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构建的对教学文本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理解氛围。古代诗歌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堂优秀的诗歌教学课,不仅要使学生理解背诵课文中的字词含义,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教出“语文味”,使学生理解语文、热爱语文。
韩军老师这堂课从头到尾都体现着浓厚的“语文味”,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以下将从情境创设、诗歌朗诵和课堂提问三方面来进行课例分析。
一、以叙事创设情境,创出“语文味”
教学中的“叙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叙事进行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文本情感内涵的教学方法。在《登高》这首诗歌的教学中,韩军老师多次通过叙事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创设出课堂的“语文味”。
课堂开始的第一个情境创设,韩军老师先用了一个问题引入——“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待学生被激发起兴趣时,韩军老师便开始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这种“叙事”极富感染效果,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到了那一凄冷悲凉的氛围;亲身进人了那一秋风萧瑟、树叶飘零、万里江天的情境。叙事结束后,“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在课堂进行到十二分钟的时候,韩军老师又一次进行了叙事情境创设,不同于课堂开始时较长的小故事,这次韩军老师只用了两个句子,便勾勒出独在异乡,寂寥悲怆的诗人杜甫的形象。这段情境创设不仅承接了之前关于“老师的诗歌为什么朗诵的这么好”,“老师为什么很动情”这些问题,对课堂引入部分做了个总结,而且开启了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诵读的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了以上两处,韩军老师还在课堂中的其他环节以叙事手法进行了情境创设。进行情境创设的环节不同,其作用也会随之改变。但毫无疑问的是,韩军老师在课堂中每一次的叙事情境创设,都为课堂创足了“语文味”。
二、以朗读体悟情感,读出“语文味”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这这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2]古典文学的教学永远离不开诵读,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写作立场,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语文味”。
诗歌的语言凝练生动,蕴含高度的情感价值并富于音乐美、艺术美和意境美。这种美不只在文字里,更是要通过声音来表现和传递。只有通过充分的朗读,通过声音的再创造,这种美才能更好地传达。韩军老师这堂课,就在教学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让学生多次诵读诗歌。《登高》一诗只有八句话,教师却进行了两次范读,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让学生朗读。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后,又要求学生将感悟再次融入到朗读中,这也就是“以读促解,以解促读”。
语文课要多朗读,更需要灵活地读[3]。韩军老师在这堂课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朗诵优势,以悠扬缓慢的音乐为背景,饱含深情地进行诗歌范读,其营造出来的伤感凄清的氛围,瞬间将学生领入一千多年前那个令人惆怅伤感的深秋午后。在诗歌的讲解中,韩军老师灵活各种朗读方式,学生的朗读兴致都很高。如第一次和第三次朗读为教师范读,第二次朗读是教师带领学生读,第四、五、六次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这多样灵活的阅读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三、以提问感受诗意,悟出“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提问技巧,在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搭建一座有效教学的桥梁。韩军老师的这堂《登高》,正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蕴藏在文字背后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悟出诗歌的“语文味”。
韩军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具有其针对性,如“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3]这一组问题,看似简单,却个个问到点上,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提问,学生也逐步进入诗歌,挖掘到了文字背后蕴藏的悲戚愁苦的思想情感。
诗歌的教学要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展现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韩军老师以“意境——情感”为教学中心,通过朗读、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诗人杜甫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教师朗诵,学生跟读之后,韩军老师便说道:“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进入作者内心深处的第一个提问。学生很好地抓住了要点,即教师的朗诵让人“动情”,韩军老师接着提问:“老师为什么很动情?”,之后便引出了“文如其人,言如心声”的观点。随即韩军老师问题一转,又问:“那你们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又引出了“意境”的观点。从朗诵中蕴含的诗歌情感,再到诗歌情感的载体意境,正是这环环相扣的问题,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了诗歌的情感中,让学生悟出了充满“语文味”的诗意。
四、结语
一堂充满“语文味”的好课,必然与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对诗歌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是分不开的。教师身上需要有一种强烈的教育学意向——“一种已隐含在大人和孩子保持的抚养或教学关系中的天赋本领”,“一种对孩子的良好生存和真正成长的关心”。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学生才能接纳,习惯、熟悉教师的讲授风格,达成师生间的默契,使课堂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给人一种畅快的感觉,而韩军老师的《登高》,正是这样一堂充满“语文味”的,令人畅快的好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秀.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J].读写算:教研版,2012(23).
[3]韩军.《登高》课堂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01(7):32-35.
作者简介:蔡婷(1994-),女,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