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琳喆
摘 要: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宗旨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文本就新课改下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作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它不仅是将抽象、笼统的数学知识予以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学习的天地就多么广阔。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
如在教学“求总数应用题”时,我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草原上有7只白羊在吃草,又走来了4只黑羊;有6只花蝴蝶在花丛中(4朵黄花,8朵红花)飞舞,又有5只白蝴蝶停在红花上……
1.教师带着学生到这个春光明媚的郊外去“春游”,并观察身边的美景,想一想,从数学的角度能说一些什么?
2.三人自由组合,交流你观察到的情境,自由地编出一些应用题。
3.根据学生的叙述对画面局部内容进行动态闪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编出各种各样的应用题……
由于画面生动,内容丰富,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见的现实,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被激活,他们能在现有的知识起点上进行探索,组合條件和问题编出“求总数”的应用题。通过及时的引导和整理,不仅让学生理解掌握“求总数”应用题和“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而且也孕育了“相差关系”应用题的内容,为后继知识的学习作了准备。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故事,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儿童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我引用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
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三、创设简单的操作情境
《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
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
四、创设有冲突的质疑情境
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如在教学《十几减7》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7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1-7=4(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5个仙桃,算式是12-7=5(个)……
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五、创设有创造实践的应用情境
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在教完“三角形稳定性”后,创设“帮家人修桌椅的活动”,教完“百分数”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等。教完《统计表》后让学生统计本班或本级学生的身高等情况。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者数学问题,也从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的用途是服务生活。所以,要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要强调过程式情景教学;通过有效地提出问题,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我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积极听取学生意见,才能总结出更多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黄翔著.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钱守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J].
[3]余静.新课程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学月刊,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