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娅
【摘 要】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他善于描写诗中的景物,塑造优美的意境,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因此,其诗歌创作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倾向,尤其是在其山水诗颜色词的选择运用方面,体现出了一代山水大师的无限魅力和超越常人的艺术视角。本论文对王维山水诗颜色词的使用展开论述,从而更加直观的感受作者表达的主观感情、诗歌主题以及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颜色词
0 引言
书籍《色彩学》中对颜色词的分类给了明确的定义,即:“色彩学上根据大家不同的心理感受,按照色彩学家的划分方法,把颜色分为暖色调,例如红色、橙色以及黄色;冷色调,例如青色和蓝色;中间色,例如紫色、绿色、黑色和白色”。“人们通过研究王维诗歌色彩词的组合特点,根据诗人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在诗词背后所蕴藏的感情,将其诗歌中带有色调的词分为暖色、冷色和中间色三种”
1 暖色
暖色,根据它的字面意思,显然就是那种给人以温暖感觉的红橙黄色以及它们构成的色调。王维是盛唐时期伟大的山水诗诗人,他的山水诗,善于运用色彩词来塑造环境,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视觉的美感。品读他的山水诗,就像欣赏一幅幅令人陶醉的色调优美的风景画,色彩鲜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而且,他的诗歌创作用词独具匠心,特别是诗歌色彩词的选用更是恰到好处,别具一格。在他的诗歌中,以红色和黄色尤为常见。
1.1 红色
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红”这个色彩在中国人心目中给设定的定义是庆获丰收、走向成功、得到温暖和兴旺发达等义的象征,这源自于古代人们对于日神的无限的崇拜和敬畏。朱、丹、赤都带有红色的含义,是红色的代名词。但是后来随着纺织业的日渐发达,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上升,对物质追求有了更深的要求,使得红色渐渐的取代了“朱”“丹”“赤”,色调红逐渐成为颜色的总称。在大诗人、大艺术家以及大画家王维的诗中,和“红”色调有关的诗词有“红豆”“红榴”“红莲”“红花”“红萼”“红叶”“红树”“桃红”等暖色调的颜色词,给诗歌增添了一种温暖的色彩。例如:
1)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春园即事》)
2)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田家》)
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乐》)
从这些诗句中不难发现,红桃引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留恋,红萼迎接新的生命,充满活力。花树缤纷,桃红柳绿,给后世读者无限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红豆寄托着诗人的相思情,而红萼则是随性生长,自由开落。
1.2 黄色
“黄色是色谱中最明亮、灿烂的色彩”②。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古代帝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有官阶之色,还含有崇高、尊严、辉煌之意。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而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祖先,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给“黄”的定义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王维诗中常见的含有“黄”字的诗词有“黄云”“黄河”“黄龙”“黄山”等,用于描写美丽的塞外风光。而用来描写生机盎然的春天的诗词则有“黄鹂”“黄鸟”“黄莺”“黄花”等。例如:
1)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送平淡然判官》)
2)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榆林郡歌》 )
3)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送崔五太守》)
5)黄莺弄不足,嗛入未央宫。(《左掖梨花》)
不难发现,王诗中的每一个与“黄”有关的颜色词,都有其独特之处。巧妙的借用颜色词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
2 冷色
冷色调,显而易见,从其字面意就可以明白,就是带给人一种清新、冰爽、畅快感觉的青色、绿色、紫色、黑色以及由它们构成的色调③。在王维的山水诗中,与冷色调有关的颜色词使用居多,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下面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其诗歌中的冷色调颜色词。
2.1 青色
青色是一种庄重典雅的颜色,与其它颜色词不同的是,青色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除此之外,青色还是中国山水画和水墨画不可或缺的颜色。所以,不难理解,在王维的诗歌中青色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例如:“青苔”“青门”“青溪”“青霭”“青雀”“青松”“青林”等等一系列诗词因为“青”字的出现,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一种亲切、柔和、宁静、希望和优雅之感。让读者去回味,去畅想,去弥补一些梦境里漂浮荡漾的感觉。例如:
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2)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欹湖》)
3)从归到白杜,不复到青门。(《辋川闲居》)
4)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早春行》)
5)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观别者》)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同样都是“青”字,与不同的词相搭配,词意截然相反。例5和例6同样是写借青色杨柳依依惜别之情,则笔调不同。前者给人一种离别的伤感,心情压抑;后者虽是别离,却没有低沉的感伤之情,达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2.2 綠色
绿色和上面所写的青色都是草树的自然色,是众多植物王国中最具生命力的颜色,也是春季到来的标志。它象征着希望、青春与活力。同时,绿色还表示人的内心平静、淡定,心情舒畅,神清气爽。今天的人们看到绿色,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它是植物的生命的颜色,是激情昂扬的象征,是活力四射的表现;它富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彰显年轻的颜色。绿色还代表着和平、希望、安宁、平静等。在王维的诗歌中,它同样是一种生命力的寄托,承载在诗人深厚的情感。例如:endprint
1)雨中草色绿堪然,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
2)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
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田园乐》)
4)多雨红榴折,新秋绿芋肥。(《田家》)
上面所举例子,都蕴含着无限生机。给人以希望、舒适和恬淡的感觉。青、绿多为冷色调,然而其诗却给人一种清新明快、安闲舒适之感。并不会让读者感到凄凉、颓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王维就是一名伟大的大自然调色师。他在色彩的选用上,对今天的国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中间色
3.1 紫色
紫色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带有奇幻的色彩,与幸运、财富和华贵有关。与此同时,紫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里,紫色是尊贵、神圣、权威的象征。当然,与青色和绿色相比较,紫色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当然,与青色和绿色相比较,紫色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也许和紫色本身的象征义有关,也许是诗人自己对紫色不太敏感,又或者和作者仕途的失意有关,紫色在诗中,并没有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神秘感。例如:
1)家在玉京朝紫薇,主人临水送将归。(《雙黄鹄歌送别》)
2)芙蓉阙下会千宫,紫禁未缨出上兰。(《敕赐百官樱桃》)
这里的紫色只是一种虚色词,并没有表达实际意义,也没有引申含义。在这里,它只是一个地名的代表。
3.2 黑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黑色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具有较多的褒义,因其色调较暗而沉稳,黑色又通常是深沉、谦虚、压抑的象征。所以“黑”这个色彩词在王诗中出现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在诗词中所表示的意义就是字面义,用来描述一个事物或者一种天气,总之给人的感觉很深沉、很压抑。例如:
1)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
4 结束语
王维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贡献在于诗歌,但并不局限于诗歌。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将画艺和乐艺等自觉的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对中国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分析王维山水颜色词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的创作情感,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研究探索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88-90.
[2]张冲.唐诗诵读[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
[3]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罗时英,林晓英.浅谈古诗词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宜春学院学报,2000(8).
[5]姚尔畅.绘画颜料与色彩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