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凌 黄健 乔沛昕
【摘 要】为了提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特点,从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双创;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双创型”人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完善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建设。
1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探索
课程内容的设置,应通过行业发展情况、区域经济情况、人才需求情况等来确定。要做到教学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修订及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可以划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双创能力模块。“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基本素质模块,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人文化素质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协调发展而设置。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
基础理论模块,为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技术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而设置。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等。
专业能力模块,为使学生能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需要而设置。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表面安装与贴片技术、集成电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和职业实践课程(电工上岗证培训、小电子产品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实训、毕业实习等)两类。
双创能力模块,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满足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主要包括涉及最新发展的新技术课程(3D打印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
2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傻傻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执行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实行以下教学方法:
“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目标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目标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协作,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可以达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例如,可以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布置学生完成“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广告牌设计”等目标任务。
“实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实例”内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教学方法。对应用软件类课程,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AutoCAD设计》等,教师通过讲解几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学生边学边做,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初步掌握C语言程序、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步骤与使用方法。
“情景体验”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情景,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创业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再现生产过程,创设工厂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赛促学”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学生參加校内外各种类型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校内层面,可以通过举办、组织学生参加电工操作比赛、小电子产品设计比赛;在校外层面,可以领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
3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体系探索
课程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必须在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
考核的主体应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考核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可以是同学,因为同学彼此之间对于平时的学习情况是非常了解的。考核主体还可以是行业企业的管理指导人员,特别是实习实训期间的管理指导人。
考核的方式也应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不能单一采取“试卷决定一切”的传统考试模式。对一些已经开展职业资格鉴定的课程,如维修电工、无线电调试工、电子产品组装工等,可以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相应课程的考核成绩,计算相应的学分。对于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这一类的实训实践课程,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课程的考核,由企业指导人员根据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予以学生成绩。此外,可以实施“以赛代考”、“以奖代考”考核方式,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或承担校内外科技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可奖励一定的学分,奖励分可加在相关课程中。
4 结束语
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推进,社会相关行业对电子信息技术类“双创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准确定位人才目标,重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落地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才能取得更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梅毓,杜兆芳.“纺纱学”课程建设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J].纺织服装教育,2013(2):110-111.
[2]柴葳.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J].创新人才教育,2015(2):28.
[3]单琳.基于培养双创人才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217+210.
[4]范琳.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