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荆兆林
习画心得
文/荆兆林
我出生于农家,据悉祖上并无从事绘画者,习画全受兴趣所使。从儿时的涂鸦到成长为一名军旅画家,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坎坷,总算悟出了一些“道道”,今整理成拙文,倘若能给习画的同道一点点启示,将是我最大的欣慰。习画要培养兴趣,长期坚持,兴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习画更是如此。我对绘画的兴趣源于儿时看到的一张漫画报纸,觉得画得很有意思,就产生了一种表现的欲望。后来我被学校吸收到美术组,越画越有兴趣。有了兴趣点,还要多加培养,它与正确的引导、启发、影响有很大关系。如何使兴趣越来越浓,关键就是要不断地“加油”和“充电”。这就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取得初步效果,使兴趣转为爱好。此外,社会、群体、家庭的支持、关心也很重要。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
绘画是一门艺术,有它独特的规律可循,特别是中国画,有着一千余年博大精深的传统,要能较好地掌握它,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磨炼过程。我认为,习画就像参加马拉松赛跑一样,要有毅力,谁坚持时间长,谁的收获就大,谁能坚持到底,谁就能取得成功。有人说习画要有天赋,这话不假。我感到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因为天赋对每个人来说,不可能是截然地有或无,只是天赋的大和小之别而已。小天赋的人,经过长期的努力,也一定能够走上成功之路。长期坚持习画,意味着要吃苦。习画乃寂寞之道,只有入了“道”,才能以苦为荣,苦中求乐。
习画要学习传统,体验生活。学习中国画不同于学习西画,它必须从传统入手。纵观中国画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历代名家辈出,需要我们用最大的勇气打进传统中去,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在习画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中国画的特点一是以线造型。从技法形成的角度来看,中国画始终没有放弃用线造型的传统。所以有人说中国画是线的艺术。大家知道,西画是光影造型,它起源于科学,可以检验。中国画起源于哲学,只能意会。二是书法入画。中国画的线条不同于西画的线条,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书法入画。特别是文人画,更强调这一点。三是讲究笔墨。笔墨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特别是水墨画的兴起,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它不单讲究线的挺拔、圆润、古拙、灵秀,同时还讲究墨的干湿、浓淡等。
荆兆林 凉山七月 180cmx180cm
在学习传统时,一定要弄清学习传统的目的。学习传统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了创新。学会传统是手段,为我所用是目的。学习的方法一定要对头,采取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方法,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一定要眼高才能手高。学传统学什么?我的观点认为主要学笔墨,就是学大师、名家处理笔墨的理念。比如点、线、面的穿插,干湿浓淡的和谐关系。学气韵,气和韵都包括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气”派生出气势、骨气、风气,是指画中贯注的一种激情,“韵”派生出趣味、滋味、韵味,偏重指画面的节奏、旋律等构画要素的和谐。这里要掌握的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法则。画面无对比缺生气,无统一则花乱。那么画面的气韵在哪里?简单地说,就是画中的总气势(也就是扫描视线)。学意象造型,也就是造型的夸张、艺术的处理。是艺术就需要夸张,这是一条普遍规律。中国传统画有很明确的创造意识,不认为模仿是艺术的宗旨。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师法造化,中的心源”。对于中国画来讲,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变形就没有中国画。我们变形、夸张是为了传神,为了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正符合了“写意的最高境界是传神”的要求。
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发展和创新,就必须不断地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从生活中去“淘金”。多年来,我曾先后赴四川凉山、太行山、西部藏区和沿黄河北上等地体验生活,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还有部分作品参加全国、全军美术展览或获奖,部分作品被专业艺术机构和国际、国内友人收藏。在体验生活中,我的体会一是要和古人“交谈”,看古人是如何把自然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比如观察体会山、树、草、石的各种皴法来源。二是观念要正确,要确立艺术不在于模仿自然,而在于表现自己的精神和创造才能的观点。否则观念是写实的,思想上被禁锢了,不敢越雷池一步。三是明确画者的宗旨是如何改变所看到的事物,而不在于画者能在自然中看到什么。习画要大胆探索,寻求个性。中国画的传统积淀非常深厚。古人几乎穷尽所有技法。每改革一步都十分艰难,能在无数大师筑起的巨峰之间找到一条迂回的小道,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我在实践中感到改革创新的途径有突破传统法、中西结合法、戛然独造法等。突破传统就是在大量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诸家之长,加上个人创造,这类画家近代有吴昌硕、齐白石等;中西结合就是引进西画理念,与传统画法进行嫁接,这类画家的代表有徐悲鸿、林风眠等;戛然独造就是别人再好,我不效仿,否定传统,独自寻路,起步就在名家之外,常人之上,但这类画家成功率极低。
寻求个性是每个画家能否确立自己的艺术面貌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个性是艺术家发展的自然流露,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是能刻意追求到的,刻意追求可能引向“做作”,而“做作”是艺术创作的大敌。每个画家个性的形成与每个人的修养、性格、环境、师承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这就是画如其人的道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要走自己的路,不要迎合别人的趣味,迎合别人的趣味,其代价就是丧失自己的个性。如果随人俯仰,一人调众口,久而久之,必然沦为众人口味的奴仆。跟着古人走不行,跟着洋人走也不行,那么只有走自己的路,创造非古、非洋,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真正的出路。
荆兆林 乡野 68cmx136cm
荆兆林 凉山情 96cmx180cm
荆兆林 丰收图 136cmx68cm
荆兆林 凉山十月 136cmx68cm
荆兆林 火把之夜 96cmx180cm
荆兆林 街舞秀 96cmx180cm
荆兆林 重归故里 180cmx1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