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红
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改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这决定了高中数学难学、难教、难讲。只有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亲身经历数学思考之后,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探究了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教学,期望能对诸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人教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课程标准这一基本理念为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启示广大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增强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结合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体验简要发表一下看法。
一、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
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是确保合作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能为下一步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导者,教学内容设计应当综合考虑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尽量设计那些在学生力所能及范围之內同时又具有挑战意义的学习内容。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成为某一个人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要选择那些开放性、智慧性、群体性、思考性的问题,以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找到问题的答案。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合作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推导截距式方程?直线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直线倾斜角取值范围。根据下面各直线满足的条件,分别求出直线的斜率:(1)倾角为30°;(2)直线过点A(-2,2)与点B(3,-1)。以上几个问题层次分明,不同程度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讨论。当学生发现通力协作获得答案的乐趣之后,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二、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在过去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态度消极,不知道怎么与人合作。更有甚者,将合作学习当成浑水摸鱼的好时机,这种低质量的合作反映出教师监管不到位,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巨大的伤害。教师应当扮演好学习顾问的角色,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鼓励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切身参与合作,在与同学的积极交往中发现不足、逐渐进步。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如此看重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时,他们也就不会再抱着那种消极敷衍的学习态度。这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应该引起重视。
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参考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发展潜力、兴趣爱好、座位编排几个因素,将学生划分为拔高、进步、奋斗三个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各抽取1~2人组成新的小组,成员数为4~6人。这样能够保证各小组之间水平相当。上数学课时,小组呈圆形围坐,以便及时进行讨论交流。每一组民主推举小组长,负责传达我对学生规定的学习效率、课堂作业、考试要求等信息。如果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问题,也可报告组长,组长再向我反馈。为鼓励小组积极合作,我定期举办竞赛,并选出优秀组进行表彰。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反响很好。
三、把握合作学习最佳时机
合作学习时机是否恰当,对于数学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滥用合作。不合时机的合作学习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耽误教学进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实事求是开展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益。
(一)重点难点教学,组织合作学习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遭遇认知障碍时,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中,我请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类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进行推导。这个问题具有极强的讨论价值,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认识,对于以后解答数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梳理复习阶段,组织合作学习
归纳总结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数学基本能力,在梳理复习阶段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促进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每单元、每册书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小组成员通过互帮、互评、互教、互学,最后实现查缺补漏,就能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互帮互助建立数学理解,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之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丰富了学习体验,教师也进一步得到了专业成长。新课改形势下,没有合作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继续加强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探究,努力增强合作学习实效性,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建权.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3-124.
[2]杨秀华.小议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认识[J].学周刊,2011,2(11):97.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