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尤军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今的教育已不单纯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并以提高课堂生动性和有效性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育也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快推进改革的步伐。因此,本文简述了“帶动唱”教学方法,并对该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带动唱”;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唱歌,学生再机械地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早已不适应当下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音乐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带动唱”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带动唱”教学方法简述
1.涵义
“带动唱”是一种边唱歌边跳舞的形式,主要运用简单的手势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内涵,并利用表演者的亲和力带动音乐现场的气氛,不断增强活跃度。这种教学方法在打破传统低效教学模式的同时,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以及欣赏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应用原则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应用“带动唱”教学方法时需坚持几项原则:一是即兴性原则。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自主发挥音乐的表现力。二是参与性原则。学生应是课堂主体,是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的主动力。三是综合性原则。一首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演唱、伴奏、舞蹈等,都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四是个性化原则。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发挥自身优势去创造个性化的音乐。
3.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领域中对艺术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升,现今初中的音乐教学设备、教师的专业水平等随之进步,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多样。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置了音乐教室。但也有部分初中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较低,有些教师在教完一首歌曲后仅是让学生机械式地反复练习,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同时音乐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对音乐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
二、“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
1.打破机械的反复训练
长时间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会严重消磨人们的积极心理,而“带动唱”教学方法有别于以往“教师教学生唱”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向学生传达音乐的自由性理念,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根据内心的想法表达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坚持本真。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带动唱”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使其结合肢体语言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学习和理解能力不同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使得学生之间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无差别对待的同时又能够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并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带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带动唱”音乐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需要悉心引导学生,加强每一位学生对此方法的认可度,使其慢慢适应并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前在网络上查询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运用多媒体将这些资料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并逐步推广“带动唱”教学方法。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喜爱的音乐元素和类型等,准备一些课外内容知识的教学。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课堂上自行尝试音乐表演,进而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为其创造力的提升提供更多可能性。
3.强化课堂的学习氛围
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学生进行自我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过度干涉,而是给予一定的尊重,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在其完成创作后再给出客观的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采取“带动唱”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课程驾驭能力,准备合理充足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时,首先需要学生把握此首歌曲所表现的鲜明生动、旋律轻快活泼的特点,并理解歌此所表达的珍惜青春的意义[1]。随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每个小组讨论后,需结合组内所有成员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表达的形式,编排出独特的舞蹈。借助舞蹈表演的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总结
作为一种高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带动唱”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行是必然趋势。它从音乐的本质出发,结合了适应当下初中音乐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的教学理念,在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武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01):217-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