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瑛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职业操守,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做一个幸福的专业教师基本条件。
关键词:教师;学习;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17-03
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形势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教书育人的需要出发,必须认真对待并且常抓不懈的工作。
教师专业成长等诸如此类的词语似乎将教育界定在了职业的范畴,似乎将教师局限在匠师的水平上,更多的是功利的影子,而少了情感及精神的内涵。但反复研读、细细品味,这种提法似乎很客观、很科学。为什么教师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是因为教师的社会作用没有达到“不可替代性”。
没有经过系统的医疗培训,并积攒一定的经验,谁能站在手术台前主刀?没有经过理论到实践的训练磨合,谁敢驾车在日益汹涌的街道中穿梭?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及反复模拟研读,谁又可以在庄严的法庭上从容镇定地引经据典,游刃于法律的条文中为代理人争取法律准许的权益?医生、律师、汽车司机是专业人才,他们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社会上,只要胸有点墨的人便可以对教育指指点点;从古便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似乎“书生”什么事都不会做,而什么事都做不了的人只好做教师;在边远地区,经常会有高年级的孩子给低年级的孩子当老师的情况;一些人还认为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一定能胜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其实不然。中小学教学内容简单,但“教”不简单。众所周知,陈景润是伟大的数学家,但他也曾是一名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为什么人们对教师这一行业有如此多的误区?笔者认为,一是人们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对于什么人才可以从事教师职业没有专业要求;二是教师群体的内涵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践行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成为社会所需的“不可替代性”的人才,进而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呢?笔者认为,核心就是学习+反思!教师队伍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取决于队伍中每一个个体是否真正强大。长期以来,从国家到地方,从区局的培训部门到基层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教师个人成长除需要有外因的促进外,更要有内因——个人强烈的成长愿望才能达成。美国作家弗格森说过:“每个人都守着一扇从内部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个人打开。”这充分说明了内因的重要性。一个专业的教师、尤其是幸福的专业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专业的学习者——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向课标、教材学习,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结构
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1993—2003年,教材变化不大,结构上没有太多的更新,只不过是将一部分深涩不常用的知识或挪到高中或直接删掉了;而从2003年至今的八年时间里,初中教材已经至少有三次调整,由原来的按知识结构编教材即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到现在的按知识的螺旋上升编教材,即如课标所倡导的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人为本。应该说这样的变革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课程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之间也在不断地渗透,综合性大大增强,现在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已经陈旧,难以适应课程改革需要,这就需要学习,如果教师不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还有,目前一些初中教师本位思想严重,认为教初中只研究初中教学内容就足够了,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初中学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中间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是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一些初中教师对小学的知识、高中的知识不了解或已经遗忘,当然更是谈不上做好衔接了(新六年加分数乘法内容),这势必不能站在发展人的角度研究教学,势必是与课标的精神相违背的。不认真地研读教材、课标,就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从而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向课例研讨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医生在不断研究病例中走向成功,律师在反复钻研案例中得以成熟,作为教师就应该在课例中得到借鉴并得以提升。
骨干教師都深有体会,自身业务的成长成熟离不开公开课的锤炼。粗略地统计一下,自1993年笔者工作以来,笔者上过的各级各类公开课至少有80余节,听过、议过的课更是不计其数。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磨炼,才能使自己自信地面对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
3.在合作中学习,在相互借鉴中共同成长
希腊有这样一则谚语: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充分说明了团队的力量。思想可以唤醒思想,智慧可以启迪智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别人出谋划策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提点,这是另一种的历练与提升。在这种积极的参与、交流中,不仅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在研讨中感受年轻人的冲劲、骨干教师的练达、中年教师的沉稳,在揣摩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中,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一名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怨无悔的相助也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认可,能使人最大限度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所以对学校而言,应深挖校本研修的内涵,充分利用备课组、教研组、学年组的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使教师在丰富而充实的研修中悦纳别人、提升自己。
4.向智者学习,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endprint
书籍是离我们最近的智者。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而学识源于读书。
多年来笔者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哪怕是儿童读物,因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但笔者最爱看、爱买、爱借的有三类书籍:反映数学本质的书、教育大师的论著、各类名家的散文随笔。
反映数学本质的书会引导你占领初中教学的制高点,引领今后的教学方向。竞赛方面的书也要读,虽然不是考试内容,但能开拓视野,掌握现代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不影响有爱好的学生的前途。笔者认为,很多好的竞赛题已被引入教材,作为经典习题或例题出现,那么将来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因为那才是在知识的延展中思维的较量。同时,你会发现中考试题无论怎么改变,但一旦你掌握了数学实质,什么题你都能解。
教育大师的论著,会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初中学段的学生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正处于半懂不懂,极易失去自我控制,又受人诱惑的青春叛逆期階段。有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催时期——青春期、更年期。在中学,常常会出现“更年期遭遇上青春期”的阶段,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已经让人疲惫不堪了,更何况每天还会出现一些插曲,处理得稍微简单就有可能演变成轰动教坛的大案(批评几句就跳楼、割腕、抑郁)。教师如履薄冰,既要在重压下追求较高的成绩,又要游走于学生和家长的情绪体验中,整天睁圆了眼睛绷紧精神都不够用,全身心的付出有时还遭遇误解,中学教师真的很不容易。平时可以读一些人物传记,高尚的书,能提升人的境界,透视成功人士的艰辛历程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振奋精神,所有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看一看俞敏洪的书,你会发现自己还缺少他的韧劲;看一看李镇西的书,你会知道他是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看一看吴菲的书,你会感受他的宽容与豁达。读教育大师的书籍都会为我们注入生命的活力。笔者相信,教师有了生命活力,就一定会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各类名家的散文随笔是与他们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读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感受到一个母亲的惶恐、无奈又万般的期待。张晓风的这篇文章一如她的其他文章,初读起来是那么朴实,却又是发人深思。一位母亲把孩子交给了学校,也就是把自己甚至全家的希望交给了学校。文章最后的那句:“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是那么的沉重,一遍遍地敲击着教师的心。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或许只是百分之一或者几千分之一,但在母亲的心中,却是她的整个世界,每位母亲眼中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作为教师能发现这种独一无二吗?而教师又准备还给他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面对一个母亲的惶恐、无奈又万般的期待,你会纵任自己的行为,你能懈怠你的斗志吗?
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令人为之动容。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笔,她的文章有万丈豪气,可是在这里,我们又感受她作为母亲的万般柔情:“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因为工作的需要,龙应台错失了儿子安德烈14—18岁四年最宝贵的成长期,她没有懊悔,更没有对坐在桌子那头冷冷望着她的高大的、有些叛逆的儿子心生遗憾,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说出了那一段话,她庆幸还有下一段可以陪孩子走。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于是,这36封横跨上万公里数个城市的家书,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从这些家书中, 你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让儿子理解她是怎样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你可以看到安德烈在与她理性交流中学会了怎么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你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你看到的,该是一种相濡以沫,一种纯粹的原本的母子之爱。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我内心充满感动,同时内心又充满歉疚。同是母亲,我们有这样的深沉耐心、理性的爱吗?她的文章,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带给我们触及生命的感动,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5.向学生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从教20多年,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潜能无可限量。
他们的无所畏惧,使笔者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迎接挑战,他们是教师前行的道路中最坚强的助力。在笔者很多难忘的记忆里,都曾留下他们浓重墨彩的痕迹。
他们的积极进取,使笔者坚信:在学习上只有终身、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他们求知若渴,乐于钻研,他们可以被称之为笔者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严格督师。他们使笔者学会了充满情感却又十分理智地看待数学、欣赏数学、运用数学。
二、做一个专业的思考者——思考与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育专家李振西认为:“通俗地说,优秀教师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基层教师的普遍现状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做得多、想得少,简单重复得多、认真研究的少。他们像老黄牛一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埋头苦干、不问效果,很多时候,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不舍得或不情愿拿出时间来思考。当然,这里有客观原因,但也不排除一些教师主观不思变。长此以往,这样工作的结果只能是全身心付出、身心俱焚却收效甚微。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天道酬勤亦酬术。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变蛮干为巧干、变低效为高效、变被动为主动,就要走研究之路。
记得曾经听过几节公开课,印象非常深刻,多年后也许这些教师的容颜已经淡去,但他们在课堂上所展现的智慧的光芒却一直在笔者的记忆里烁烁发光,经久不曾逝去。
如一节语文课上一位教师讲解生字,告诉孩子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叔”字,这么理解:上一辈,比父小、是爷爷的又一个儿子,你是不是觉得特别有道理呢?再比如“蒸”字,这么理解:火上必有锅底,否则水火不容,是不是就不容易再把四点水上的一横再丢掉了呢?endprint
比如,一位地理教师在讲解少数民族提到壮族时说,为什么这个民族叫壮族呢?就是因为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许原本的道理不是这样的,但听完这节课,不论孩子还是听课教师都不会忘掉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还有网上对于Family最温情的解释:Farther and morther I love you .Family的每一个字母是组成家庭的每一个成员Farther·morther·I的首字母,正因為有love,所以才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Family这个单词不但好记了,而且每当见到它你的内心是否充满了温暖?这些就是智慧,就是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观察、积累、思考的一种产出。
小到个人大到学校是一个道理,学校也应注重在细化常规中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如教学设计、教学后记、阶段成果、培训反思等常规工作中预留问题点,引领教师养成思考、归纳、提炼的习惯;并定期搭建平台进行展示与交流,使教师逐渐体会到;有研究就会有效率、有研究就会有改变、有研究就会有风格、有研究就会有快乐。
三、做一个专业的享受者
如果说,你已经是一位专业的教师了,那么笔者祝愿你成为一名拥有快乐的幸福的教师。我们要学会在教育中享受教育,在生活中享受生活。
笔者曾听到过许多老教师的教育故事,有的是艰难环境中顽强支撑的个人英雄,有的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育献身者。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惋惜,也促人思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再从事过去的那种疲劳的教育、沉重的教育或体力的教育,应更多地倾向于一种效率的教育、轻松的教育和智力的教育。
笔者觉得:努力工作,享受生活,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应该是一名教师正确的生活态度。
江苏特级教师袁卫星曾说过: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则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真诚的祝愿教育同人们:愿我们的教育生命如花绽放,我们的教育内涵灿若星辰,引领一代人成长的方向。那么就让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行者,做一个善实践的思者,我们终将找到属于教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6:216—217.
[2]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228—288.
[3]袁卫星.江苏特级教师袁卫星语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