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高中教学现状的调研

2017-11-07 00:47黄勤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黑龙江省

黄勤雁

摘要:课程改革十余年来,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在“分类分层”一般普通高中办学之路探索、“学案导学”在高效课堂中应用、学校课程建设、“网络课堂”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观念滞后、学生差异较大,因材施教困难、教材还需完善、硬件有待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存在误区、高考综合改革面临困难重重等实际问题。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正视问题、研究对策,为深化课程改革而积极探索。

关键词: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典型经验;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80-03

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黑龙江省普通高中的教学现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着眼2018年黑龍江省高考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笔者就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学实施情况和2018年高考综合改革准备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采取听取汇报、课堂观察、座谈访谈、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发放问卷和电子问卷等调研形式,了解了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现状和高中课改的基本情况,这些经验和问题对即将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方案和高考综合改革均有思考和研究价值。

一、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

1.“分类分层”,成功探索一般普通高中办学之路

一般普通高中是指非重点的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学生在普通高中学生中,占据绝大多数,他们是高中生的主体部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生能力较低,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让这样的孩子恢复自信,主动学习,获得发展,一直是教育面临的难题。北安三中作为一所普通中学,面向差异,提出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教育策略,探索实施了“分类分层教学”。即:在高二年级、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后,开始实行分层走班实验,将学生分成文、理、艺体特长、高职单招、国际教育五大类,艺体特长又分为文理艺术(音乐、美术、传媒)、文理体育,将一般文、理生分为三层,即二表上线学生分A、B两层,相对较弱的学生为C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分层,教学设计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作业分层、训练辅导分层,让不同教学起点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进度、不同教学难度的差异教学,逐步完成各学段教学要求,最终达到毕业生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继而向更高层面发展。通过分类分层教学,一般普通高中学生的自信心、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家长和社会认可度普遍提高,“分类分层”为一般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也为即将实施的学生“选课走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学案导学”,让高效课堂充满生机

“学案导学”是教师借助导学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课改的深化,各学校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案导学”新模式,如嫩江高中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为指导,在普遍意义的导学案基础上,结合翻转课堂,融合信息技术,结合学校学情、师情、校情,进一步改进、细化、固化学案导学 “学思用”流程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案导学,以学定教,互助合作,指导探究,巩固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北安三中打造导学课堂,以导学思想为引领,通过学校组织开展导学研讨课,实施运行导学方式,开展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导学模式、反思评价方式的深入探讨,最后确立了教学目标牵动策略、教学过程导学策略、教学效果评价三大策略;突出学法指导,发挥教师的“教与导”的示范和支架作用,促进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飞跃以及情感体验、思维拓展与智慧生成,实现有效学习、精神成长。

3.课程建设,为学生个性发展开拓空间

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并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方面,北安三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1)开发“第三学期”课程:积极发挥第三学期(寒暑假)的教育延伸作用,创造性地设置第三学期课程,以安全篇、学习篇、生活篇、社会实践篇、艺体篇为主要构成,突出开展线上指导、小组学习和假期体育活动。学校通过设计和实施课程计划,指导学生的安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录制学科讲座,开展线上辅导,伴随学生度过美好而又充实的假期时光。第三学期课程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等方面得到新发展,使第三学期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形成良好的教育回路。

(2)德育课程化:依据学校生活的时序特点,把德育课程分为课前、课上、课间和课后课程,学校德育领导、德育处、教导处、团委带领班主任教师将其整合细化为教案,利用晨会、班会或其他活动,将学校制度、行为规范、德育要求课程化。以新生的军训、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班团会、体育节,艺术节、教学节,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毕业典礼、学科教育等为载体,构建人文德育特色体系,丰富和拓展德育课程,发挥了良好的德育引领作用。

4.“网络课堂”,推进互联网+教育全面深度融合

【学校问卷第6题】贵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多选题],382份有效问卷反馈,84.56%的学校接入宽带互联网络,45.81%建立了学校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39.79%的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43.46%建立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37.96%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可见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已迈出宝贵的一步。

北安三中代表北安地区,率先启动了互联网+课堂实验,建设网络课堂,进行教师培训,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强化学案预习和课后训练指导,在2015年第三学期课程中尝试在线课程,教师进行网上讲座,微课指导,使学生在假期可以在线学习,接受在线指导,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课后网”探索取得可喜成效。

嫩江高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有在线学习吧、录播室和多个网站资源;教师人人有电脑,学校班班有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等,以网络为平台,扩大课堂容量,“新课有课件”“演示用白板”“讲题靠投影”已经成为课堂不可或缺的手段。2015年学校改建电子阅览室、学习吧,为学生节假日小组在线学习提供空间,借助网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endprint

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调研中发现,在回答“您认为目前教学较大的问题是什么?”时,有40.83%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模式泛化”,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学科教学中,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58.11%的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沉闷,45.94%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效率低,小组合作式教学没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预期效果。55.27%的教师认为教学中仍然存在唯成绩、分数论,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27.51%的课堂学科育人功能发挥不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充分。部分教师问题情境创设能力欠缺、没有搭建合理的认知台阶,缺少学习方法指导和有效的思维训练,不能科学利用教辅资源,课堂效率亟待提高。

2.教师观念滞后,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观念滞后,学识水平、理论功底还有一定的差距,围绕高考指挥棒教学,教学中58.11%的教师以讲授为主,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预设,仍然“以讲代导”,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合作学习形式化、效率低,提问的教学问题思维含量不高,提问的多,互动的少,教师不习惯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操作、展示、评价,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交往、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习惯培养,学科思维品质、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功能被关注不够。

师资不足,编制过紧,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如地理、生物等,特别是新增的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缺编严重。信息技术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教师也不够用。教师队伍的结构还不够优化,男女教师性别比例不均衡。

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有所显现,一线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精力、体力和时间有限,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奖励和制约机制,绩效考核力度不大,一些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工作干劲明显降低,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在职教师职称评定常年停滞不前,也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学生差异较大,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在教师问卷中,针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什么?”有79.84%的教师回答是“学生差异大”,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大,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课堂难度大;由于班额过大,提问周期长,难以短时间进行反馈,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困难大;作为普通高中学校,被省市重点高中及民办高中层层选拔之后,生源质量较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有难度。

4.教材成熟度有待提高,知识衔接仍有问题

有些科目的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内容过少,知识之间缺少联系,难以支撑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还有些学科教师反映教材为学生及教师留有空间太大,教师驾驭起来感觉吃力,按规定课时难以完成课标任务;有些学科如地理、历史学科初、高中教材的版本不一致,知识体系衔接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一些学科教师不得不补充一些知识,加剧了高中课时的紧张。

5.硬件水平还需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存在误区

黑龙江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打造以信息化系统平台为基础的校园网络系统应用平台在资金、视野方面等方面有很多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信息化设备还比较陈旧、落后。网络教学尚未全面铺开。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较大,信息技能薄弱,难以适应网络教学需要。

同時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过于重视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使用,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用PPT上,将鼠标一点到底,使传统的粉笔、黑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多数教师仅是将文字、图表、图像以静态的PPT的形式展示出来,没有将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情境性、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真正融合起来。

6.高考综合改革面临诸多困难

通过问卷和座谈,对2018年高考综合改革,广大教师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缺乏足够的教师、教室储备,难以适应“6选3”高考机制

新高考综合改革将实行“选课走班”“分层教学”,这对教师和教室的配比要求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学校问卷第5题】贵校在走班教学实施前后关于教室和教师方面的情况如何?问卷中有40.57%的学校存在教室短缺问题,44.51%的学校反映教师不足,不分文理带来了政、史、地、信息、通用技术教师编制紧张问题更加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缺少专业教师;选课走班也可能出现教室不足、教学管理的干事需要更专业的教师;新的管理评价制度建设;高中改革办学经费的投入等都将面临诸多新问题,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2)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问题准备不足

调研问卷中发现,63.61%的学校还没有开展有关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方面的活动与课程。新高考形势下,学生、家长、社会对新高考选考科目及选考科目组合与高校各专业之间的对应关系、高校专业与就业关系及各专业就业趋势还没有完全的把握,学生对自己的智能结构、知识基础、兴趣偏好等定位也不十分准确;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对生涯规划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所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学生选课、选考、选专业、选高校时能给予正确的引导,是急需摆上日程的工作。

(3)教师的职业技能问题

高考综合改革挑战着传统意义上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师岗位,“分类分层走班”使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面对变化的学生如何管理?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学考与选考教学要求如何有效整合等等,新高考对教师职业技能提出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会选课指导,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导师;教师要接受学生的选择,努力提供学生选择、学校需要的课程;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班级开展教学、实施管理、进行考评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提升自己,主动研究高考综合改革带给教师教育教学的新问题、新要求,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

(4)“综合素质测评”的操作问题

高校录取要参照“综合素质测评”,在本身比较繁重的高中课业中,如何更多更好地融入业余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尤其是相对偏远的、落后的地区,如何为学生的爱好、活动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撑,考验着学校,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还有,新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与录取“硬挂钩”,人们普遍担心比较灵活、具有弹性的综合素质评价、面试等制度会滋生教育腐败,会出现暗箱操作问题。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余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存在的问题也很显现,面临着即将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需要我们认真梳理,肯定成绩、正视问题,研究对策、破解难题,不断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斌.普通高中适应高考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以浙江省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