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伟 李燕
摘要:针对高校辅导员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最初由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于1953年提出,距今已有61年历史。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教育部针对辅导员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
职业倦怠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udburg1974年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随后Maslach和Jackson继续研究,给职业倦怠下了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这一定义目前被广大学者广泛运用在多种助人行业中。辅导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由职业倦怠引发的负面情绪与行为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有:情绪衰竭,就是对生活冷漠悲观,缺乏活力,没有工作热情;去个性化,就是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减少与学生的接触,忽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对学生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低个人成就感,就是辅导员对自我评价低,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工作信心。[2]
二、关于人本主义理论
1、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秉承“人性本善”的基本人性观。它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追求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而且这种动机是自我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本主义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人的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产生的。
2、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人有五大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是基本需要,后一种是发展需要。它们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越低层次的需要所产生的心理能量越大,寻求其满足的程度也就越强烈,因为它与个体的生存相联系。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个体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但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被满足的程度不是渐渐减弱,而是不断的加强。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个体的发育阶段相关联,各层次需要的满足情况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相联系。
3、人本主义分支——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en M. E)。积极心理学以人的优点和存在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改善正常人的生活品质,并预防低潮时心理疾病的发生为研究目的,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的积极方面,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最佳的生活状态。[3]
三、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校輔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一)价值的条件化作用
每个人都有对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的需要,但是当这种需要与自身体验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那么这种不正确的评价就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的,这就被称为价值的条件作用。如一男孩打他的弟弟觉得很快活,但他的父母却对他说这样的行为很坏一点都不可爱,他需要的正性评价要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不正确的、歪曲的言语评价,如“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正确的体验的言语化应为“我干这事时我感到高兴而我的父母感到不满”。很多时候,“个体被其文化条件化了,对其行为的奖励、强化等,事实上影响了其固有的实现倾向的自然取向”。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接纳的需要。目前高校对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和考核多倾向于量化标准,如:上了几门课程,发表了几篇文章,申请了几项课题,而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和工作形式的特殊性,学校很难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完全客观量化的考核,有的学校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考核标准。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具有非量化性非凸显性的特点,对辅导员的认可度如果仅仅从工作实效方面进行衡量,而不因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加以特殊考虑,辅导员们就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严重的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效率。
(二)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当个体的基本生存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时,就很难要求个体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收入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偏低,甚至低于当地中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且收入单一,有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个体所得到的相对待遇和绝对待遇将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工作动机。当个体将自己的付出与得到的待遇进行纵向比较(自我比较)和横向比较(与别人比较)时,只有当他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待遇相匹配时,才会获得满足感,自我的价值才会得到自己的认可与肯定,从而产生工作热情。辅导员因工作性质决定了除每天正常的上班外,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时间不固定。在坐班时间内要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在休息时间还要知道学生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处理学生出现的突发时间,这样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研究工作,也没有太多的经历去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在科研、晋升、职称、待遇方面会低于专业教师,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承受工作上的压力外,很多辅导员还不得不面临来自经济的烦恼,特别是因为住房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辅导员在很多基本生存需要方面都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只是一味高标准的要求他们要无私奉献、默默工作,这就可能引起某些辅导员心理的反感,渐渐地也就滋长了职业倦怠。
综上,辅导员职业倦怠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从人本主义角度看,对需要满足程度的评定单一等原因,高负荷工作量,对辅导员评价的价值的条件作用等是当前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因此,在提倡建立与完善积极工作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前提下,减少因为职业倦怠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高竞玉,余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2):95.
[2] 马坤,以心理需求层次的视角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191-193.
[3] Seligman: < M. Positive social science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onito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