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斧
一、文章合为时而著
2017年初,中国文坛两部反腐作品横空出世,观照时代、环境、人物的病症,回应激浊扬清的现实,振奋公平正义的舆论场,引起社会轰动效应。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周梅森同名小说改编)到处街谈巷议,收视率创近十年来电视剧之最;反腐纪实文学《追问》(丁捷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洛阳纸贵,一个月零售50万册。这种现象级的文艺创作,无限逼近现实生活,抓住了时代脉搏,与反腐现实同频共振,与民心民意相向而行,成就了“中国式围观”盛宴。与《人民的名义》(小说、电视剧)截取社会官场横断面、共时性地刻画正义力量最终战胜副国级领导为首的腐败利益集团的虚构性作品不同,《追问》是新时期以来文坛第一部非虚构反腐文学,以作者实地采访为线索,以落马高官口述纪实为内容,在主客对话交流中追溯还原当事者七红八黑、大起大落的人生历程和灵魂轨迹,是以微观形式历时性地描摹贪腐官员衰败史,是当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又是人生版的“醒世恒言”。作者扎根现实,深挖真实案例,从人性的而不仅是道德法纪的角度客观、冷静地呈现作者、他者复杂况味,审视腐败官员半途而废的人生,追问隐秘的人性黑洞。透过作品“照相写实主义”般的精雕细琢,八个独立的小故事裸露出《金瓶梅》的底色,其中的人物状况、生活场景、人情世态等恍如穿越之感。从这个意义上讲,《追问》这部充满激愤、悲悯和思索的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批判价值,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亦足以让作品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二、再现典型环境中的腐败典型
利用纪实文学反腐,是作者的一大创造。“任何角色,你都能从中找到你的对应”,《追问》没有止步于新闻曝光式的“贪官自供状”,以资政镜鉴;而是立足于补益世道人心,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实现兴观群怨的价值功能。作品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通过口述体这一开门见山的叙述方式,在语言的生成、冲突、流动中,完整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演绎出跌宕起伏的悲喜剧。作为自在之物的文本,与阅读经验形成巨大张力,在二者互相融入、互相生发中抵达读者内心深处,从而绕过这些腐败典型的“标本”意义,形成“千人千面”的活生生的“这一个”,于五味杂陈中涤荡自己的灵魂。
腐败典型源于真实生活。人是时代环境的产物,腐败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环境的产物,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由于官场是腐败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领域,因而其他行业、其他形态的腐败易被社会忽略乃至习以为常态,细究之下,每个人都可能是腐败的生产者、关联者、受害者。《追问》着力刻画典型环境中的腐败典型,使之具有普遍性启示。作者从中纪委和省纪委提供的633个违纪违法案例中,遴选出28个典型进行接触,深入访谈13人,又选择其中8位进行深度记述,涵盖政界、金融界、教育界、文化界、国企等领域,上至正部级高干,下至县委书记,有男有女,有违纪更有违法,通过对几十万字采访素材进行组合嫁接、提炼集中,真实呈现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避免“非奸即忠”类型化描述,使人物形象、阅历、心理、堕落过程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生活逻辑,极大地增强了作品渗透力。
腐败典型形象鲜明饱满。文学作品一般通过外貌、言行细节、心理活动、故事环境等塑造人物形象,《追问》一技足矣,“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應该沉默”(维特根斯坦),仅运用人物自述即将八位贪腐故事的主角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腐败典型的自述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恰如其分,人物性格与前尘往事互为表里,人物内心从激情到骄躁到混沌,最终陷入颓败。“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些腐败典型的形象演变见证了腐败病毒的发作过程。《危情记》里的赵副市长军人出身,性格粗豪,敢作敢为,曾做出一番各方满意的业绩,掌握一方大权后变成“独裁者”,肆无忌惮地家外成家,包养玩弄女人,还表明是“真心相爱”,刑满出来的他“头发花白,气色不错”,与熟人拍肩打背。《曲终人散》里的国企老总“虽说年近六旬”,但“几乎看不到白发”,囚服遮不住身上流露的“精干气质”,“他不耐烦地向我竖起手掌,做了一个制止的动作”,打断作者采访前的寒暄,这个“一个眼神”“就能让下属胆战心惊,夜不能寐”的 “江湖大佬”“国企巨贪”气焰熏天、疯狂敛财的“土皇帝”形象跃然纸上,读者可以想见其人在位时何等跋扈张狂。《最后的华尔兹》里正部级金融精英,“知识面很宽,学养非同一般,而且率性,能言善辩”,服刑期满后仍然“喜欢穿深色西装,留着分头”,“有一副风雅的派头”,这个自诩“天生浪漫”、与芸芸众生“本来就是两个星球的人”,遍地风流,包养女星,违法乱纪、危害国家利益,却坚持认为自己“追求浪漫也是无罪的”,只是不应“选择在体制里奋斗”。其他如《无法直立》的市委副书记、《风雅殇》的文化厅副厅长、《四海之内》的交通厅副厅长、《暗裂》的高校党委书记、《曾记否》的女县委书记,虽说形象各异,但小标题精准地概括了他们违法乱纪形象的前世今生,和腐败原因的显性因素。这些曾经的精英,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时位移人,面目全非,骨子里轻视百姓礼法,内心里亲近金钱美色,大肆贪腐,纵情享乐,他们个性或隐或显,言行或疾或温,创业时大刀阔斧,堕落后面厚心黑,人格始终处在分裂冲突之中,内心最终搅成一团混沌。即便落马服刑,腐败典型的畸变性格仍昭然若揭。这种原生态的腐败典型人物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思索,是那些马脚未露前道貌岸然、落马后痛苦忏悔的腐败形象所不能达到的。
腐败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孽生。任何一种腐败都是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任何一种形态的腐败都有其适合的土壤,有其演变的时间轨迹、空间领域、个人因素。《追问》的腐败案例多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降,积年成疾,《危情记》里的主人公直言“那些年太疯狂了。说实话,社会风气不太好,一个大权在握的官员,一个把企业做起来的企业家,一个有点名气的社会名流,好像在外面没有花花草草的事,都不正常了”。《曲终人散》的国企老总大肆贪腐,生活糜烂,每次参加省里大会,觉得会场里的领导干部们“谁没有这些事啊”,一定程度上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人的欲望野蛮生长,价值取向发生变异,新旧思想鱼龙混杂,制度建设尚不完备,腐败典型就从这种社会大气候和周边小环境中潜滋暗长。作者和盘托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既是尊重采访事实,更是冀望对腐败的根源作全方位的追问反思。《曲终人散》的老总每年回乡祭祖,“坟前都是一大群跪拜者”,光宗耀祖、追随权力、荣华富贵的封建文化还占据着相当地位;老总揭示的内幕“现在在位的国企领导,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不需要调查,大多数一把手都是独揽大权,是他那块领地上的皇上”,下属甚至用学猪叫这种屈辱的姿态来取悦领导,这是腐败典型蓬勃发展的体制环境;《最后的华尔兹》的金融高官“为浪漫而死,死而无憾”,《曾记否》的女县委书记为爱人违纪,《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在伪善的外表下攫取金钱和权力,等等,几乎每一个腐败人物不同程度地拖着自身特殊经历的阴影,潜伏着封建时代的遗毒,饱受着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亲自营造或者利用便于贪腐的制度空间。这些腐败典型在位时作威作福,结党营私;落网后感叹人情浇薄、世态炎凉,这书中种种,与格非的感慨何其相似:“《金瓶梅》所呈现的十六世纪的人情世态与今天中国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给我带来了极不真实的恍惚之感”,“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或许正是四五百年前就开始发端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大转折的一个组成部分。”(格非:《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译林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官员的成长没有脱离人生的普遍规律,于连式的奋斗,红与黑的结局,揭示出的不是宦海无情,而是人性堕落的社会之殇。
三、揭示腐败类型化特征
腐败是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局外人难窥其踪,难明其理。《追问》讲述八部风格各异的精英贪腐故事,可谓“八部天龙”,事主“扒开我的皮囊,刨出我的心肺,晒出我的灵魂,揪出我的过去,”“让全国人民看清楚”,梳理腐败发生的来龙去脉,以警官人、世人。全书前有楔子“亲历:365个故事365里路”,交代作者反腐著书缘起;主体部分是独立的八部人物微历史,描述八种腐败病症:伤于欲,困于友,陷于名,溺于情,迷于金钱,滥于欲望,穷于权力,沉于朋党,等等,每篇前缀小引,以启事端、逗出人物,后附作者小结,颇类《聊斋志异》“异史氏曰”,追问败因、把脉问诊、申明自己观点;八部之后记有《印象:激情的,骄躁的,混沌的》,从作者自身经历阅历解剖腐败病根,坦承困惑;《尾声:最后一个故事》留下了失足千古恨、亲人空望归的悲剧余音。全书起承转合,浑然一体;主客平等对谈,见解沾毛带刺,带有逼真的现实粗砺感。金圣叹云“看书要有眼力,非可随文发放也”。《追问》是纪实“文学”,文字之内有春秋笔法,故事之外藏草蛇灰线,应当反复玩味,拨开“当局者”迷雾,探求真相与真因。
书中讲述的八部个性化腐败现象,实际可拼接贯通为全景社会官场腐败图,看似个人动机触发的腐败因果,其实都有高度的共性特征,目迷五色,大道归一。虽说腐败表征五花八门,致病病毒却较简单,究其实质,约可概为两种。
一是思想变质。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曲终人散》的国企老总认为“中国传统的教导‘以德服人,不过是有权有势者,用来忽悠老百姓的”,“(反腐)光靠党性、靠觉悟、靠个人道德素质,真的不靠谱”;《危情记》的赵副市长“坐到我这个位置,一旦出事,就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赃款”;《无法直立》的市委副书记“我们家在这个层次的干部里,算穷的”;《风雅殇》的副厅长说“文化界这些年还是蛮乱的”;《最后的华尔兹》主人公“作为一个部级领导,……一些琐碎的花销,是不需要个人掏腰包,个人跑腿去操办的”;《暗裂》的高校党委书记总结道“中国自古不以人品论英雄,而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不都在运用着孔明的脑筋,表演着刘备的伪善,实施着曹操的手段,成就着自己的江山吗!”“天天喊着实事求是的干部,往往都是些混世干部”,“感觉这几十年的奋斗,就是奔这些(私利)来的”;《曲终人散》的老总觉得“我现在贪的这点钱,说起来吓人,大几千万,……跟我为国家创造的利润相比,真的就是一个零头,很小很小的零头”,“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难道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包养女人)”,“看看会场里的领导干部们,都会浮想联翩,觉得这么多领导,跟我是同一个战壕里的”。从这些赤裸裸的心声可以看出,这些落马官员、曾经的精英,思想腐败变质到了何等地步!他们以己之心观人行世,认为追慕“大丈夫当如此也”“彼可取而代之”(刘邦、项羽)的荣华富贵是无可厚非的,认为当官做老爷、养尊处优是理所应当的,认为“打天下、坐天下、吃天下”是天经地义的,认为官场“只有门前那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红楼梦》),所有官员都是一样的……这些人为什么“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因为他们误练“九阴真经”,已经信仰错乱、价值颠倒、是非不分、病入膏肓了!“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塞缪尔·斯迈尔斯)。共产主义信仰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与灵魂,是人间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党员干部应当克己奉公、甘做公仆,“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把自己融入人民的事业,才能行为世范、生有价值。腐败官员却把共产主义信仰丢到九霄云外,置党纪国法、公事民生于不顾,迷信鬼神,让腐朽思想占领头脑,官场上不择手段,敛财上长袖善舞,生活上声色犬马,手捧“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的圭臬,执迷不悟,彻底扑向个人享乐主义泥潭,导致人生的大溃败。
二是权力异化。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起控制或强制作用的支配力量”,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能量流”;顿纳斯·H·隆认为“权力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预定影响的能力”。其中政权权力是权力存在的最高表现,对分配社会资源、利益、价值等有着广泛影响,甚至决定社会发展走向。就本质属性而言,权力具有施受双方的不平等性,具有为善作恶的双重属性。我国官员掌控的权力是政权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人民赋予,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政权的根本规定。《追问》里的腐败官员初能用权如敬,继之膨胀,渐到异化糜烂,权力焕发出不可思议的魔力,正如《曲终人散》的国企老总总结的那样“历尽沧桑展鹏鲲,失却航标暮色昏。国企做成家天下,得道唤来鸡犬跟。顺者任尔掌舵轮,逆者整你难翻身。金钱美色家常饭,蛀虫布阵私家军”。
公权力异化为私人权力。《危情记》的赵副市长发现世界上最能发挥作用的东西,“是实力,而比实力高大的是势力,比势力高大的是权力。一个人有权力不就很容易有了眼前这些了吗(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中国传统“官本位”高人一等的思想,传统宗法伦理的血缘关系,“升官发财”的世俗观念,应激现实生活的潜规则困境,对“肥缺”“肥差”官位羡慕认可的民间环境,很容易让手握大权的官员假公济私、边公边私。《追问》中所有的落马官员,一定程度上如恩格斯所说“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把手中的公权变成了谋取私利的个人权力,甚至形成朋党、山头、派系、圈子、团伙等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上下其手,内外勾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显的如《四海之内》的交通厅副厅长,《曲终人散》的国企老总,利益集团已具相当规模,其他故事主角周围的小圈子也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公权力的私有化,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借助“抢位”“卡位”“缺位”“越位”“错位”等不同表现形式,公权力偏离公共利益,奔赴广阔名利场地。
公权力异化为硬通货。莎士比亚戏剧 《雅典的泰門》里泰门有段著名的“黄金咒”:“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它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使受咒诅的人得福,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这里,把“金子”换成“恶权力”同样成立,《追问》里随处可见权力与资本的结盟,腐败官员身边都有一个甚至一些“老板”,黄老板、许老板、庞老板,等等,这些老板提供金钱,发放温柔,安排享乐,充当了击落官员的“糖衣炮弹”。要知道,“资本是死劳动,像吸血鬼一样,必须吸收活的劳动,方才活得起来,并且吸收得愈多,它的活力就愈是大”(马克思),依附权力的资本正是看中了异化为硬通货的权力的增殖功能,看到了暗藏的巨大利润空间,而权力则看到了自身价值的市场变现能力,因此两者一拍即合,结成利益盟友。在包揽工程、开发项目、出让资源、升官求职等必经权力的通道中,权力硬通货会获得市场一定份额的报酬,作为权贵资本收益的分成,如《无法直立》的市委副书记收受1600万元巨贿,为许老板开发楼盘、置换土地提供方便,《四海之内》的交通厅副厅长收受2200万元,为黄老板运营高速公路项目提供方便等等。权力与资本结盟,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不断腐蚀人心,引导人们沉浸于肉体生活和物质世界,渐渐熄灭人的精神之光,变成“黑暗的一部分”和“混沌的宠儿”。如此,做官沦为生意,权力沦为筹码,精英沦为金钱的附庸,最终“无法直立”,“利益一来,人头攒动;利益一去,曲尽人散”,到头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公权力异化为力比多。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正如现实新闻中经常出现的“小三反腐”案情一样,《追问》中的主角身边大都充斥着各色女性人等,说明腐败与金钱、美色纠缠在一起是常态,某种程度上是普遍规律。《危情记》的赵副市长组建了三个家庭,分别生子过活,还有至少一个情妇;《曲终人散》的老总“在外面有一个情人,在单位有两个”,“生了两个私生子”,“在女人问题上,犯了很多错误”;《暗裂》的高校党委书记已经二婚,又花费600多万元包养一个“小自己二三十岁的小姑娘”;《最后的华尔兹》正部级金融高官包养影视女明星手笔更大,斥资几千万元购买独体别墅、跑车和高档家具电器。这些主角与美色的关系,地位上有天然的鸿沟,《危情记》赵副市长自己比喻为“喜儿”与“黄世仁”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有人论证说,从政的男人往往是精神压力高度紧张、神经衰弱和爱情遭受挫折的人,所以,放纵的性就成了缓解焦虑、满足欲望的灵丹妙药,因此对性孜孜以求,赵姓副市长自称“错情乱爱”是弥补受挫初恋,可做部分注解。其实,从违法乱纪官员的反思和人的理性出发,这种畸形的情爱关系可以用中性的“美丽经济学”解释,一方消费美色商品,一方换回等值物品,甚至获取超值利润,比如女方利用腐败官员进行投机经营等等。有时候,这种婚外感情确是“真爱”,像赵副市长和“喜儿”,金融高官和影视明星安娜,都产生了强烈持久的感情,都在感情和物质上倾力付出,视作各取所需的苟合者似乎说服力不强。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些精英官员何以产生如此旺盛的性冲动?吸引或勾引女性的魅力何来?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这些精英腐败者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整体素质较高,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强大,随着势涨金多,其在社会上的自由度会大大增加,跃升到自我实现的需求,潜伏在深处的力比多会冲破规范法纪等外在藩篱,去寻花问柳,满足冲动。可以想象,假如没有信仰净化、道德自律和法纪约束,随着权力的无限膨胀,力比多必然会走向皇帝般的三宫六院、三千佳丽,这是历史现实早已证明的现象。
除去舞台中心的八个人物,《追问》透露的腐败现象还沉浸在海面下。从作者的介绍、文中的蛛丝马迹中,读者可以发现主角周围的腐败群体,可以看见稍露头角的事主上线人物,老首长,老上级,老大哥,等等,还可以想象《无法直立》的市委副书记1000万元谋求正厅官位、由中介请托的那位神秘的“首长”等等;腐败的类型化特征也不是泾渭分明的,而往往是混合症,现实表现可能更为复杂多样。
四、追问腐败堕落的根源
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客观规律。《追问》唤起人们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反思,告诫世人“记得他们在来路上的覆辙”,以便正本清源,寻求反腐之策,用反腐败的系统工程去对抗腐败的系统工程,避免人毁国灭的悲剧发生。对于腐败,人人愤恨,但没人在道德上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腐败者。诚如书中所言:“成就成功人生的前半路,他们大多是激情洋溢、奋进向上的,在攀爬到一定高度,获取了权力之后,他们就迅速滑向了骄躁和颓败的后半路……”,从人性的视角观照、悲悯这些精英病人,是更高层面上的精神救赎,有助于更理性客观地研究腐败、根治腐败。作者给出案例,“追问”腐败之因,也试图给出答案,但仍然“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权威的结论”,而这些违法乱纪的精英也大多执迷不悟,问不到内心的真实。马克思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寻找腐败问题的根源,仍需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入手。
人性生成善恶。西哲主张人性本恶,儒家讲人性本善,也有观点认为人性善恶混合、无善无恶等,弗洛姆认为人的本质是人主动选择、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处在社会关系的不断演变过程中,就会产生人心走向的分离,并在矛盾冲突的纠结下强化或弱化这一趋势。说到底,人性善恶实质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个人自主决定的生活方式。《危情记》的赵副市长自称有一颗“狭隘的心”、“市侩心”,因初恋受挫,飞黄腾达后遂滥情放纵;《暗裂》的高校党委副书记欺骗领导上位,耍小聪明,有颗“诈伪心”,逐渐发展成“两面人”“伪君子”;《最后的华尔兹》金融高官成长、工作于浓厚西化氛围中,有颗“浪漫心”,为追求浪漫以身试法;《风雅殇》的文化厅副厅长有颗“名利心”,纵容下属胡作非为;《曲终人散》的老总有颗“厚黑心”,绞尽脑汁打造腐败王国……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草木,谁能无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五颜六色的心,特别是功名利禄之心何尝消失过,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时时处于天人交战状态,大贤王阳明慨然长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国企老总认为道德说教于反腐无益,并非没有道理,齐天大圣尚且需要“紧箍咒”抑制“心猿”,何况常人!因此,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适应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意识形态建设,是长效反腐、长治久安的国策。
资本主义侵蚀。中国引入市场经济,整个社会艰难转型,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政治体制改革尚在徘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冲击原有的社会状态,每个生命、每个群体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产生“一切向錢看”思想,甚至把发财致富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特别严重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使全球社会主义事业严重受挫,共产主义信仰陷入空前危机,此消彼长,整个民族精神更加庸俗化,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公权力的属性发生矛盾,导致权力异化,这是产生腐败的社会根源。《追问》中国企老总透露“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许多干部私下开办工厂营利,“上班的时候就混”;腐败典型全部参与市场经济有关环节,以等价交换原则运营权力,赚取利润和商品(美色),连高校、文化厅这种传承文明、承载精神的风雅之地都“殇”了,可见问题之严重。当下中国社会仍在深度转型,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仍不尽适应,信仰、价值、规则意识还比较弱,产生腐败的社会根源未有实质性改变,深化改革正在攻坚,反腐治本工作任重道远。
封建文化遗毒。中国封建文化绵延两千余年,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潜意识,虽经数次清理改造,至今仍深刻影响国人生活。封建文化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崇尚皇权至上、等级尊卑;体现在家庭上,讲究上下有序、亲疏有别;体现在思想层面上,缺乏“超越意识”,追求“安身立命”的实用主义;体现在治理上,重德轻刑、重情轻规。封建时代以“孝”治天下,实行“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化治理,封建文化思想与金字塔式的国家、家庭结构相匹配,固化了官贵民轻、自私求利的文化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深厚温床。《曾记否》的女县委书记“获取敬畏,是县委书记最好的定位”,何尝不是权力的定位,权力一直高高在上;《无法直立》的市委副书记做官前正当的权利曾屡屡为权所欺,《暗裂》的高校党委书记的“大名士”光环居然被组织部门小吏抢走,这激发了他们狂热争权夺利的野心;《追问》里的官员满足于做官求财、光宗耀祖,任人唯亲、利及亲朋;官官相护、有私无公,这些都是封建文化遗毒的表现。
现行制度缺陷。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的产生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但漏洞很大,《追问》中暴露出权力更多时候由上级官员曲线相授,买官卖官盛行,如《无法直立》的市委副书记,《暗裂》的高校党委书记,《曲终人散》的国企老总,“蛀虫布阵私家军”;权力不受监督,像国企老总所说“一把手的想法就是制度、就是决策”,在独自运作权力的过程中,腐败应时而生。孟德斯鸠曾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的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人民出版社2010版)。缺乏制衡力量,缺乏权力运作的阳光空间,是《追问》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横行的重要因素。
如何认识腐败,腐败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正如鲁迅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样,读者自会从《追问》中读出自己的别有洞天,只要不猎奇,不遗忘,常反思,形成全社会持久的反腐文化和合力,才会有政治清明。《追问》不息,反腐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