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的问题与悖论

2017-11-03 20:53李海英
扬子江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悖论沈从文差异

李海英

一、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

标志着它的正式开始,它的首要表现便是统一管理,因而文学制度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文学创作、流通、消费、评价以及再生产等环节构成的一整套有机体系,具体包括文学政策、作家创作机制、文学出版机制、传播机制、消费机制、评价机制、教育机制、再生产机制等等”a。扩大来看,还包括了专业作家、稿费制度、评奖机构、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则,同时还涉及到了文学阅读欣赏、讨论会、文学广告、经典文本合法化等一系列营销策略。可见,文学制度所涉范围非常广泛。

文学制度研究,始初是作为文学史编撰时讨论作家、作品与时代社会之关系的,那时国内学界对其研究还多处于“不很自觉的状态”b,但近十年来逐渐成为热点。文学作为一种过程,首先是文学生产,然后是文学消费,之后是文学研究,于是文学变成为一种传统、成为国家文化的一个部分,那么对文学进行制度化研究自然是意义深远。国内近些年关于当代文学制度的研究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作家身份识别,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1949年以后的出版与编辑制度,文学期刊的发表、订阅、印数,中国稿费制度的演变,《文艺报》的传媒机制,网络写作的运营,文学单位企业化,文学批评制度,学术研究制度,文学院的专业作家制度,文艺政策,文学运动,中国文学的苏联影响的比较研究等等,不可谓不全面。研究策略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寻找文学中一切可视的物质性标记。比如王本朝、彭玉斌与王秀涛等学者的专著中对当代中国文学制度中的管理机构、组织机构、生产机构、销售机构之设置都进行了翔实的物质性考证。物质标记是特征的,当然可寻找,但物质标记的意义也可能在精神上,比如象征主义就牢固地盘踞在文学领地上,而且文学所有的归宿点都会落实到个人的精神领域,不仅会作为精神标记还会是审美标记,无论作家、读者、研究者都概莫能外,所以,文学研究更重要的可能是研究作家的精神标记。更何况,现代主义以来可视性、可量化、可试验性的物质性标记大多仅是存留在人们的想象之中,毕加索说,“我画的并不是我看到的世界,而是我想到的世界”c。

二是类比的方式进行现象研究。目前对文学制度现象的类比研究,多集中在制度类比,像体制、政策、出版、媒介、评奖、稿费、作协机构、年代运动、报刊出版机构的沿革变迁、文学接受制度等,都被广泛研究。这一切当然影响文学,但更多的是影响文学创作的作家,一般而言关涉到的是作家的境遇、世界观,是一种外在显现。除此之外,文学创作还有一种反相显示差异的现象,作品好坏与环境好坏并不成比例关系,体制与作家的互动关系不是正比,也非完全反比,可能还存在一个第三空间,所以这种对文学制度的类型研究,可能涉及的是一些表面现象,并不能达及文学自身的问题,更难以深入到文学的本质中阐幽抉微。

三是研究多取习惯化命题,跟随社会惯性走。当前的文学制度研究中,习惯化命题比比皆是,比如,很多学者热衷于时间框架中的年代研究(历史性选择,这其实和文学史的差别不大)、作家的代际关系研究等,即以“时间链”为线索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法不是不可以,而是我们应该明白,“时间链”是文学中一种十分显明的东西,因为历史发展的顺序是前后相继,依附于历史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变化也是前后相继的,文本生产是前后相继的,我们看书阅读也是前后相继的,这一切都构成了时间链,而制度本身是一种现成的可视之物,对其进行观察时,极易产生一种幻觉,什么事情都具有前后相连的因果律。何况,“时间链”不过是文学的现象之一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执意打破这种时间性,而努力使文学空间化,我们不能无视这一点。

那么,這些研究对文学本身有什么样的效果呢?作为文学制度研究参与者的洪子诚先生曾说:“文学制度研究对我来说,最大的困惑可能是,在理解一个时期的文学,和理解个别作家创作的时候,它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究竟有多大?物质制度的研究,不论是否抱有这样明确的目标,最终达到破坏作家、文学写作、阅读感受上的神秘性,将‘文学过程解释为一种可视的,或许可量化,如实验室般的可分解的物质生产过程。”d这是洪子诚作为研究者对研究成果的怀疑,说明当下文学制度研究的确存在着一些误区,过多地集中在清理制度的历史、类型、变化、作用等物质层面,而这本应是社会学的任务,我们需要指出文学制度自身的悖论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 当代文学制度的本质及悖论性

我们说当下的文学制度研究可能存在着研究的误区,这首先与文学制度的本质有关。按照杰弗里·J·威廉斯的观点,“制度”一词“往往带有贬义。它与‘官僚主义(bureaucracy)、‘规训(disciplines)和‘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同属一类词语。它指代的是当代大众社会与文化规章与管理结构,和‘自由、‘个性或‘独立等词语正好处于相反的方向。从一个极端来说,它意味着文学的禁锢——被关进精神病院、教管所、戒毒所等等”。而在更模糊更抽象的含义上,“指的是一种惯例或传统”e。

按照这个关于“制度”的界定,“文学制度”自身便是一个不相融的概念,“文学制度研究”一词便含有对自身的否定,那我们也无须讨论了。但文学艺术总是一种历史的发展,今天我们对文学艺术的定义,更多地是由行动来界定而非由作品来界定,我们是从一种意识形态的活动史指认文学艺术具有某种面貌,例如现代文学发展之初我们会把某类文学定名为“问题小说”、“普罗文学”、“七月派”等等。

如果结合当代艺术的定义,会发现“文学制度”的存在似乎又有其一定程度的积极性。今天定义“艺术”的概念是把艺术从生产到消费作为“一个循环”、作为“集点方式”来考察的,即一个艺术作品完成的过程决定了艺术的性质,亦即艺术“生产—消费集”演进f。通俗地说,艺术生产的界定是从它生产到消费的一个辩证关系的循环组成的集点方式来界定的。而文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从构思开始到写作实践的过程,然后是物质性标本,再进入传播渠道、评价、被经典化,这倒体现了一个文学制度化过程,(社会上)暗含一个说法,没有被传播和阅读的不叫文学,因此文学在成为文学的过程中含有许多反对文学的东西。套用艺术概念的格式,同样可以说:文学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消费集”的发展。

再看当代艺术的“生产—消费集”是如何达成的,“艺术能指把实践记载在附属于市场的某种意识形态视界里。于是属于艺术之实践的每一个时段都由体制做中介,并通过某种文化编码而成形。通过这种编码,种种价值得以表达。产品和言语的象征性的价值化过程与市场对货币价值的评价有着相互产生的关系”g。这种关系也许就是辩证关系,但远不是这么简单,“生产—消费”是时间前后的辩证,“产品—市场价值关系”相互征服是空间位置上平行的辩证,交叉在一起,其内部便充满了分裂与对立。

对艺术和文学的当代形态的定义正好是对文学制度的定义。当然这不是说艺术、文学、文学制度可以共用一个定义,而是这个概念可以揭示出文学、艺术、文学制度中共通的东西,三者都有一个共同核心:生产、生产方式、任何特定的生产方式都无法摆脱体制性要求,所以“体制性就成了生产方式的表达”h。这样,文学“生产—消费集”的演进过程便是“文學制度”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抗文学制度化的过程。换句话说,它既是文学体制的生成又是文学体制的灭亡,一方面文学既作为生产便有消费,既有消费便有死亡,这是作为形式辩证的一个逻辑过程。另一方面文学“生产—消费集”也是一种辩证的过程,任何事物的生成便含有对自己否定的悖论。所以1968年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能大声地宣布了艺术的死亡有其原因:一是因为本雅明从批量复制中看到新技术埋葬了艺术原创;一是艺术批判的新准则,“艺术的形式成为了一种构成性的东西”i。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文艺的衰退和替代,“面对艺术死亡的不同表现时,仍然还存在体制化概念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这种艺术作品可以作为前者的一个选择而出现”j。

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当代文学制度自身存在的悖论性:

(1)文学要获得社会化认同便要经过有效的体制化运动,这便是在一个“生产—消费”过程中实现的,而文学一旦进入被体制所确定之中也就意味着将要死亡于体制的限制之中;

(2)如果说文学要被归于经典化就必须经过体制化,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文学是自身被要求体制化的,而体制一旦将某种文学的类型确定后,便表明该类型文学的创造性必将被毁灭;

(3)文学“生产—消费集”表明了文学有一种时间上前后相继的辩证关系,文学的循环周期便是在宣布不同文学的相继死亡,制度的生成与消亡也含有这种辩证法;

(4)社会一切人文科学的元素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内整合的,文学艺术概莫能外。我们可以说文学和制度无关,我们会去批判文学制度,例如先锋派的反资产阶级体制化运动,例如我们今天对文学体制的批判性研究,但我们在宣判我们的目标之前,实际已经假定了文学制度的存在;

(5)我们进行文学制度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大量的文学制度现象,放在历史的时代里或社会政治的概念下去考量,实际我们这时并不真正知道文学制度的概念、定义是什么,我们对文学制度现象的研究恰好颠覆了文学制度的真正含义。

因而,我们要处理的正是文学与制度的悖论性关系,解释误差给文学带来的影响,解释最小客体差异是如何产生文学奥秘的,解释促成文学生产的差异变化中什么是决定的因素。换言之,我们一定要解释出文学内部的差异分裂和矛盾对立性,这或许能揭示了它的张力所在,所以,我们指出文学制度自身的悖论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要探微于文学内部,找到它内在的分裂、差异及一切矛盾性,以真正揭开特定时期文学现象的奥秘,并真正认识到文学制度的,从制度去解释文学生长的某些秘密,实现文学制度研究的目的。

三、当下文学制度研究的视差与悖论

基于文学制度的悖论性本质,文学制度研究必然存在着多项的、复杂的视差。以沈从文研究为例。沈从文在1920、1930年代创造自己的文学高峰时并未被制度化,但1949年以后的文学制度显然是管控了他。首先是出版制度的制约,“1953年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后通知沈从文:解放前出版的‘沈从文著作中各书内容已经过时,凡已印、未印书稿及纸型均全部代为销毁”k。这个事件他在《复沈云麓》中说:“过去的书,几年前就得到通知,已通通烧掉,对于人民有害无益,有此结果,是十分自然的事儿。”l这表明了文学制度化不是激励文学,而是对文学的选择与管辖;其次是评论制度的制约,等到1957年10月作品又被许可出版时,沈从文自己并没有什么欣喜,倒是“萧乾认为出版沈从文选集是好的”m;再次是自我制约,沈从文把自己的处境视为“时代变化太快”,参加文代会时发现参会者大部分是新人,几千个代表没人知道他是谁。这些新人都是文学体制积极培养的、政治环境下成长的工农兵作家,沈从文似乎无法与他们找到认同感,自此他再也没有从事文学创作了而是去从事古代服装研究了。

那么对沈从文的文学研究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视差,既有沈从文个人的视差、萧乾的视差、出版社视差、政治体制视差,更深层的还有一个心理意识的视差。略微具体一点:

集点一,沈从文江郎才尽,即便他能写还能超越过去吗?

集点二,沈从文文学的阅读传播的矛盾状态:以萧乾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他的文学是好的,而以工农兵为代表一方则认为是不好的;

集点三,出版是管控的,几十年不出版他的著作;

集点四,沈从文个人也认为其他人的作品“对于国家有贡献,作品又是足够教育新一代的作家的”,“对个人工作而言,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n。如果沈从文没有说谎的话,他从文学中隐退就是必然的。

集点五,在沈从文的个人视点中还存有有一个隐秘视差,对古代服饰产生审美关注,是个人审美兴趣转移?抑或是个人工作性质的转移呢?

总而言之,沈从文文学无论出于何种的原因造成的兴衰与衰败,抑或个人由创作向研究转移,都存在着研究的视差:

一是作者、读者、制度对沈从文的作品判断。沈从文的作品是同一客观物,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也是如此。为何在变化的时空中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呢?无疑是视差所导致的。这个视差一方面是由精神分析所带来的,另一方面应该是生物政治权力带来的,按照齐泽克的话说就是,“视差分裂绝对不仅事关复杂的隐秘力比多投入,而且具有最大的政治重要性”o。按理说,视差是一个生物客观视野的结果,但投射于物体的反映会因环境改变,因而任何视差都会带入三个因素:眼睛自身,心理投射,社会视域。关乎到价值判断一定会引入社会域,而审美判断会涉及到心理判断。为什么如此强调社会呢?因为文学一旦定型为文学,一切都会成为社会杠杆的东西,社会信念的坚守会因人因政治态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另外在社会实用践行方面也会由不同人的实用态度所决定,这表明了个人的文学创造必须向社会层面跃进,因为“如果主体要保持精神健全,发挥正常功能,制度化践行和制度化信仰这个外在的——非个人的社会——符号秩序,就应该建立起来”p。

二是视差内部是分裂对立的,表明了一切视差皆是关系的,具有矛盾的性质。那么我们便有必要分析冲突,沈从文对自己作品的判断,一方面来自个体的无意识冲突,另一方面是社会介入之后的社会对抗。社会介入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因素无孔不入地介入,即便隐退,从踪迹上看也会有社会因素的表现;一种是集体性的社会行动,出版机构与新读者对其进行了同时性的否定。

我们解释这些差异分裂,不仅是观察者的视角而且是存在本体的,也就是说,是存有论的差异。如此说来制度产生的差异没有什么奇怪,我们分析不分析都无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制度研究呢?文学制度研究如果仅是陈述、分类、描写,那么就是写一部文学制度史都是没有意义的,可要探讨文学制度内部的差异对立、分裂冲突,就有意思了。制度制订时原本是有助于文学发展的,为什么反倒阻碍了文学?所以文学制度研究应是探讨其内部的视差之见。

三是视差对制度、出版、媒介、读者而言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何作者本人也会有这种视差之误?首先视差是客观存在的,真正的视差研究不是比较客体最大差异,而是存有论的最小差异,“差异的绝对最小值与空白,空无之间的差异,只要立足于人类无限,存有論差异就是这样的差异;它使得全部存在的整体变化变得不可能,存有论差异意味着,现实领域是有限的”q。这是极为关键的地方,视差是不易察觉的最小客体中的差异,甚至外部差异与内部差异重合一体,我们根本看不出分裂的空白,只有最小差异才有意义,才能窥知事物的奥秘,才能知道分裂起于细微。

而且视差之义会发生变化,沈从文1920年创造力无限,出了几十本小说集,无疑作者和社会都是认同的,当然鲁迅不认同,可并未影响到沈从文的创作。为何1949年制度化发生便首先拿他开刀?原因很简单,沈从文没有写阶级斗争,所以给他一顶“粉红色作家”的帽子,按说沈从文可以拒不认账,但沈从文也疑惑自己的书“有什么值得出?”这种自毁是极有意味的,他产生了自我否认的意识。这种视差或许可以深入到心理视差之中去解析。

四是戏剧性的视差。到了1980年代后,沈从文又突然红火起来了,制度、出版、读者、传媒皆从过去的否定转为肯定,这是一种生物政治视差的结果,体现了今天主体性特征从欲望向需求转移,欲望实现是一回事,需求得到得不到又是一回事。我们不能说今天生物政治改变了制度的意识形态,但为何又放纵了沈从文的文学呢?今天国家生物政治公开的目标是所有人的幸福,只要沈从文的文学没有损伤人的幸福,自然采取兼收方式。

这样看来,文学制度中的制度化需要文学进入它的规范,使之合法化。问题是文学需不需要制度化?这个问题也许不那么简单。文学的定义是根据历史、文化、审美和意识形态语境而定,没有一个准确而坚定不移的文学概念。但文学又总意味着一定的观念,“隐含的规范的叙事在发挥某种制度化的全部霸权影响”r。从文学自身来看,“文学是我们做的一个制度性安排,以便给某些作品以尊严”s。这表明文学需要合法化,在传播途中得到认同,继而进入精英阶层提供研究,所以“文学是一种制度形式,制度上允许的一种形式”t。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文学发生时总希望归类、希望收编,实际就是一种制度上的认同。

恰好,这也表明文学和制度的悖论性关系,因为文学指向的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其首要条件是自由地运用语言,不能预设某种条条框框,应该说它和制度是不相容的,否则就不会有文学。德里达就认为“文学是一种现代发明”,“就其相对的现代形式而言,与说话的权力相关”u。这个见解是很精彩的,但疑问来了,难到我们在古代就没有文学了吗?相反,自古以来我们看到的是文学与制度的对抗,莎士比亚如此,《红楼梦》也如此,可见制度和文学的关系是悖论性的,这正好也符合了视差原理。

结语:一种方法论

无论是视差还是悖论,核心都是揭示事物内部固有的分裂、差异,告诉我们矛盾地辩证地去看问题,并非说文学制度本身的悖论性与研究的视差存在会使文学制度不可以进入研究状态,而是让我们知道误差是它自身固有的,我们可以选择更多样的方法。把这两种方法总结一下:

视差的公式:这是A,那也是A,但A是差异。

悖论的公式:这是A,它又不是A。

悖论好理解,它解释的是文学制度自身的颠覆性,这里进一步说明一下文学制度的视差问题。首先要说的是,视差是双眼之误,但文学制度的复杂并非仅是双眼视角,它是多元性的,我们广泛地对文学制度进行社会学考察时会发现:这是文学制度的,那也是文学制度的,另一样还是文学制度的,也可能有三个A,四个A,五个A都是文学制度的,表明文学制度是多项的合力的各种复杂关系,例如文学制度是铅印出版的纸质,是广告传媒的标牌,是稿费制度,是作家身份,是评奖机制,是经典化教育学科,我们要看待文学制度是构成性,关系性的各种A之间有差异,有分裂,有矛盾,简言之各种关系之间有空白,有裂缝,而这些关系之间既相互承认又相互否认,关系与关系之间不可化约,“同而不同”是它们的本质差异,用最好理解的哲学名词讲:就是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第二个要说明的视差是天文学概念,是实证科学的,齐泽克用于人文科学时有所创新,天文学上的视差指的是在两点之间的夹角,视差只一个,齐泽克指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而且强调不对等的绝对分裂,这种非对称不可划分便叫“反射性迂回曲折”,借用一句好理解的话: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他还把视差原理存在本体、科学本体、生物政治形成多学科分叉。

今天把视差和悖论都引入文学制度的研究,期以重新从制度化视域去研究文学,主要是追寻文学制度那些极易被忽略的维度,以深入到文学制度的细微处,或者可以说把为文学制度引入精神层面研究。

【注释】

a吴义勤主编:《文学制度改革与中国新时期文学》,文化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该书摘引了彭玉斌的观点,并指出王本朝和彭玉斌二者的文学制度内涵尽管有些差异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是源于西方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理论。

bd洪子诚:《当代文学制度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2期。

cfgh[法]扎尔卡:《当代艺术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05页、15页、16页、66页。

e[美]杰弗里·J·威廉斯编著:《文学制度》,李佳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ij[意]瓦蒂莫:《现代性的终结》,李建盛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05页、106页。

k糜华菱:《沈从文年表简编》,《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l沈从文:《沈从文全集 (第19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56页。

mn王秀涛:《中国当代文学生产与传播制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82页、81页。

opq[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视差之见》,季广茂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5页、215页、40页。

rstu[美]沃尔夫莱:《批评关键词》,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6页、176页、180页、181页。

猜你喜欢
悖论沈从文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
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