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一丹,李美,杨海阔,张雪纯,陈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在大学阶段英语课堂中的接受度调查
邵一丹,李美,杨海阔,张雪纯,陈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
英语在借用和吸收大量汉语词汇的同时,其句法也深受汉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接受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作者发现了大学生对于两种不同语体在词汇、句式和文化三个层面上的接受度异同,但整体上区别度不高。研究结果希望对大学英语课堂,特别是对大学生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态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大学生;接受度
语言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先导,而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客观上促进了汉英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今天,英语在借用和吸收大量汉语词汇的同时,其句法也深受汉语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客观存在并将持续发展下去的趋势[1]。本课题立足于语言交流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在大学阶段英语课堂中接受度进行了调查,并据此对英语“中国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随着英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英语的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英语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融合。这种现象被称为带有本土色彩的英语变体[2]。当然,当英语遇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带有中国色彩的英语变体也就随之产生了。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突出,学术界对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且颇具价值[3-5]。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都是英语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的产物,但早在上世界末,李文中就对“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式英语(Chinglish)”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1]。“中国英语,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务,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而“中国式英语”,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汪榕培[6]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述。对于“中国英语”这一接受和认可程度较高的现象,国内的研究者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探讨其存在与否,而是更多地研究“中国英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甚至政治因素[7]。“中式英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认可度不高也不符合规范,但它也确实存在[8]。
综上所述,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既有本质区别却又相互联系[9]。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和中国人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无处不在。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对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关系着英语“中国化”的发展。本文从大学生群体中取样,针对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接受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英语“中国化”进行预测和分析。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发展中国英语,我们需要“和而不同”的胸怀,在认同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问卷由多选题、单选题和主观题构成,分别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词、句与文化方面展开调查。
首先,在词汇短语及短句方面,我们用以两道多选题的形式列举了不同方面及不同类别的表达,其中第一题主要是以“中国式”英语为代表的流行用语翻译,调查大学生对于这些表达方式的认可度。第二题列举了十个以从古至今由汉语通过音译、转译等方式传入西方的英文单词、短语、短句等表达,这些选项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表达均属于“中国英语”范畴。
其次,汉语与英语的不同体现在句子成分的冗余、缺失和语序差异。关于句子的冗余,部分是由词类区别或是词义及词性差异引起的;而成分缺失,部分是由介词转译导致的动词(谓语)缺失或是由于汉英“意合与形合”的构句差异,典型代表如形式主语。另一方面,有关句子中各成分的语序不同,典型代表为定语、状语、补语(主谓在大部分情况下位置相同,不具代表性,故暂不做讨论)。
最后,在文化差异上,由日常用语习惯、称谓、问候等方面分别进行调查,由于文化方面受国家历史、精神、生活习惯等影响较深,所以文化上的体现不能尽言,选择典型为例。
问卷参与者共339人,男188人,女151人;英语专业43人,非英语专业296人;学历大多为本科1-2年级;其中94.99%人无海外留学经历。
从调查结果上来看,超过均值(123.2票,36.34%)的选项有5个,其认可度从高到低依次为:go die(54.87%),no zuo no die(48.67%),old driver(46.02%),good good study(41.59),square dance(36.87%)。其中,位列前四的表达均在40%以上。同另外,由中文音译加英文词缀进行构词而产生的词语,受认可程度不大,分别位列倒数第三(27.14%)及最后一名(18.88%)。另外,在所有被引用的中式表达当中,有4个是以动词为中心语的表达,分别为:go die(54.87%),no zuo no die(48.67%),good good study(41.59),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33.04%)。这四项所占票数总和,占总票数的49.11%,认可度约达半数。
表1 部分中式表达认可度调查统计结果
第2题主要以单词短语表达作为选项,其中超过均值(139.9票,35.06%)的选项有五个,认可度从高到底依次为:long time no see(63.42%),silk(60.18%),One Country Two System(56.34%),paper tiger(50.44),mahjong(49.56%)。在这些选项中,除丝绸外,均为近现代由我国产生并发展传播的英语,因此此外,在超过均值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为政治用语转化而来(One Country Two System,paper tiger)。
表2 部分中国英语认可度调查统计结果
调查发现,在对中国本土流行语进行转译时,我们习惯以直译短语和短句为主,不倾向于使用英文构词方式进行词语创造;对于本土流行语的英文翻译,人们更倾向于对语义更加丰富、使用更加广泛的动词短语和短句进行转译。同时,调查表明在对于“中国英语”的认可度上,近现代产生的“中国英语”更受大学生认可,其中有关政治词汇的短语表达对“中国英语”的使用和发展影响巨大。
在问卷第II部分,一些题目也同样对英语和汉语的词类与词义差别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一些“中国式”句子中,影响句子成分冗余与缺失的原因,调查发现在英汉语言转译时,词类与词义的差别常常导致英语表达中的句子成分冗余;同样,一些介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句子成分的缺失。
首先是有关句子成分冗余与缺失的问题。第1题近40%的被调查人选择“可以接受”,不到30%的调查对象认为“不认可”,而认可该表达的人数略高于30%。第3题,选择认可该表达与接受该表达的人数大致相同,均为38%-39%左右,认为不可接受的约占23%,远低于前两者。第12题总体而言,均在31%-37%之间,并无明显区分。调查第4题,大部分被调查者并不看重,约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约3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样表述没有问题,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交流。第5题有超过70%的被调查对象选择认可或接受这种表达方式,仅有不到30%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能接受这种表达。而占所有有效问卷票数近四成(37.46%)的被调查者能够认可这种表达。问卷第7题涉及到汉语与英语中定语修饰的问题。在339位调查对象中,21.83%的人表示能认可题中表达,29.5%表示可以接受,48.67%表示不认可这种说法,占大多数。
另外,有五道单选题主要是针对中英文中语序区别而设立的。其中第8题仅有18.58%的调查对象表示认同,28.02%认为可接受但不会使用,53.39%表示不认可。第10题有37.37%的学生认为这句话与英语语法相悖。第11题,32.45%的学生认为这种表达不合规范,有31.86%的学生认可这种表达,数值相近。另外,问卷第14题仅有24.19%的学生选择遵循英语语法规则。
调查可见,在句子成分冗余方面,对于受量词影响的名词冗余表达,其认可度属尚能接受范畴,大部分被调查人员认为不构成交流障碍;在词语含义不对应导致的句子成分冗余这一点上,大部分被调查者仍倾向于汉语表达;对于某些从属连词的使用,其规范性并不高。另一方面,对于句子成分在表达中产生的缺失现象,一是介词转译中产生的动词漏译并不被大学课堂重视;此外,对于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的取舍上,大部分大学生还是保持以汉语思维为主导,以不改变语序为习惯进行转译。
在有关句子各成分位置和句子语序方面的差异上,汉语的表达习惯在定语、状语的选择和使用上对英语学习者影响相对较小,而补语成分的使用方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对于否定前移,大部分受调查者遵循中式思维。在从句语序方面,以遵循英语语法的表达方式为主。
在文化方面,问卷第2题,属日常用语与习惯。结果显示43.66%的人能够接受这种问候,而37.76%的人不能认可,仅18.58%的调查对象选择认可。第6题,属于称谓习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3.6%的人认可“Teacher Zhang”这样的称呼;有40.41%的人是完全不接受的。第9题中,选择使用名词做主语的人数为198人,远超其余人数。而第13题,属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差异的不同,79.94%的人选择“What can I do for you?”,符合西方普遍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第15题旨在调查有关谦虚语气和敬辞使用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只有17.4%的人认同表达谦虚。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群体在问候语方面还是受西方思维和文化影响较大,在称谓选择上,也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同时,以客观为中心的主语选择倾向也同样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可以认为,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并效仿了英语国家文化的,他们通过对文化的理解,进而做到掌握语言习惯,把语言说得更加地道。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论是现有的“中式英语”文本翻译,以及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中国英语”范畴的表达,还是在语法句法结构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与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当代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界定不清、了解不足、以偏概全等思维误区。如同属汉英语法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更倾向于对定语、状语的选择使用采取英式思维,而补语成分却更多以汉语语言习惯为主导,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在语法教学其实仍具有其不完善性。
而在东西方文化不同导致的交流用语差异上,大学英语课堂的既有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调查结果也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当然,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不仅仅在课堂上,也要归功于世界“全球化”发展与信息传媒的普及,这也是对两种语言相互融合借鉴的一个利好条件。
[1]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80.
[2] 邹航.生物进化论视角下中国英语变体的研究[J].外语教学,2015(3):36-39.
[3] 高超,文秋芳.中国语境中本土化英语的可理解度与可接受度研究[J].外语教学,2012(5):53-58.
[4] 潘章仙.中国英语变体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24-27.
[5] 水晶.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郑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对比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6):93-96.
[7] 邹琼.中国式英语及其成因透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5):137-139.
[8] 陈毅平.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4):513-516.
[9] 万鹏杰.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J].上海翻译,2005(2):41-44.
A survey of the Acceptance of“Chinese English”and“Chinglish”in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SHAO Yidan,LI Mei,YANG Haikuo,ZHANG Xuechun,CHEN Ma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
While borrowing and absorb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words,the syntax of English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Chinese language.This paper studies the acceptability of“Chinese English”and“Chinglish”in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Through the analysis,the author fin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styles of the languages in terms of vocabulary,sentence pattern and culture,but the division is not large enough on the whole of the three.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expected to be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English classes,especially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with respect to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Chinglish;college students;acceptability
H319
A
2017-04-23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C201608007)
邵一丹(199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国矿业大学2014级英语专业学生。
※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建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