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体化艺术思维在插画教学中的运用

2017-11-01 20:21贺毕克
关键词:立体化插画创作

贺毕克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论立体化艺术思维在插画教学中的运用

贺毕克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插画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时尚的平面艺术形式向来是专业美术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本文以学生在插画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插画灵感来源与商业化思维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与当代插画家的实际案例,探寻立体化的艺术思维在插画教学中的影响与运用。

立体化艺术思维;插画;灵感来源;商业应用

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插画作为当代艺术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其在商业美术中的运用也是日趋成熟和完善,而文创产业的蒸蒸日上更是让插画设计师有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插画在商业美术中的大热使其渐渐成为美术专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插画教学的深入开展,笔者发现不少学生虽然有着良好的审美和扎实的美术功底,但在作画过程中总是抱怨不知道如何动笔,言外之意便是不知道如何寻找创作灵感,用“万事开头难”来描述学生的灵感问题再合适不过。在网络资源丰富、图像交流日趋频繁的现在,学生对创作灵感的困惑是值得深思。另一个比较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自己插画作品多元化商业应用的探索意识薄弱。不少学生在完成创作后就把图晾在了一边,甚少有人会去思考如何对自己的插画作品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利用。不同于环境艺术、产品设计等这些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存在的艺术学科,插画是一个游走于纯艺术和商业设计之间的艺术形式,学生在进行与前者相关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明确自己作品与商业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对于插画创作,学生则更多地还是把它当作一种纯粹的自我表达,甚少会将插画与商业艺术联系起来。除了少数带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插画作品,绝大多数插画都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创意型的文化产品。[1](P86-87)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图像的当代社会,如何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多样化的商业开发而获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是每一个艺术领域从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学生时代养成商业化的艺术思维会对学生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这两个目前插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将用立体化的艺术思维模式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有所启发。

一、图像立体化,走进图像找灵感

对于大多数刚接触插画的学生来说,在创作开始阶段他们通常会通过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来寻找灵感。这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灵感的方式:一方面,照片中有趣的故事和视觉元素能成为插画师提炼的原材料,另一方面,照片中对真实世界的细节表现和颜色光影能为插画师接下来的创作提供视觉参考。但是学生往往在看完这些照片后就被限制在这些固定的表达思维中,从而在自己的插画创作中失去了灵性。在这个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用立体化的艺术思维来重新审视这些参考图:将其所挑选的参考图立体化,把图中所表现的世界观在大脑中立体地还原出来,然后自己尝试着走进这个虚拟世界,从不同的视角和方位去观察它、重塑它,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视觉元素来描绘这个世界。这种立体化思维的优势在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方位地去观察参考图像中的世界观,而不是被限制在摄影师的观察视角中去挖掘可以进行提炼和重构的视觉物象,从而走入了怎么画都有参考图像影子的怪圈。

将摄影作品中的二维世界转化为三维世界是立体化思维中的第一步,倘若学生缺少足够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来还原和丰富照片中的平面世界,那么接下来的创作流程便无从谈起,因此,训练学生对平面图像的立体化还原能力是插画创作中的必修课。这种立体化的还原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生活的积累,平时多作些针对性的速写练习,能够增加对不同物象形体和细节的了解,从而在立体化还原平面世界的过程中对其中的视觉元素有更好的把控力,为接下来选择合适的角度去表现这个世界观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速写练习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并不是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而是一种记忆物象的方式:通过动笔动手来帮助学生加强形象记忆力,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能准确地将细节表现出来。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心画练习,即在没有工具材料时,学生可以一边观察图片,一边以速写的方式在心里描画,久之便能提高对物象的默记能力。[2](P214-215)

在立体化思维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世界观主题分块进行素材的积累与记忆,而不是看见什么主题就临摹什么。例如在某一段时间只进行中国古典景观的元素积累。学生可以从网上搜集大量相关图片,并进行以记忆为目的的速写临摹,强化学生对这个世界观中视觉元素的感知能力。由于这段时间内学生只接触与中国古典景观相关的视觉元素,在练习中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能更加明确高效地记住这些元素特点与细节。以后一旦参考照片中出现类似的世界观主题,学生便能很自然地联想到之前曾经记忆过的相关元素,并将这个世界观立体化还原出来。这种方法的原理有点类似健身,初级的健身爱好者在一段时间内通常只针对一两块肌肉进行强化练习,以此来达到刺激肌肉生长的目的,同时锻炼过多的肌肉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肌体感到疲劳,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对平面图像进行立体化还原的基础上,下一步便是选择合适的视角对立体化后的平面图像进行再创造。众所周知,同样的物象用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即艺术表现中常说的镜头感,这也是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摄影师的镜头里可能形成完全不同视觉效果的原因。这种良好的镜头感对插画表现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让初学者一下子设计出合适的镜头感来表现拟定的视觉形象难度非常之大,因此一些针对性的辅助练习必不可少,而对经典电影镜头的分析便是有效培养学生镜头感的方法之一。电影通常会用几组不同视角的镜头来表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某个具体的形象,而这些镜头语言的编排并非摄影师即兴创作的结果,相关创作人员会在某组镜头开拍前先画出分镜图,将故事和剧本视觉化、形象化,通常包括运镜方式,时间长度、对白等,在得到导演认可之后再由摄影师根据分镜图的内容完成拍摄。[3](P80-81)比如动画《功夫熊猫3》一开场乌龟大师与天煞的那场打斗中,导演用了近20个镜头来表现两角色打斗的激烈场面,其近中远景的穿插运用和俯仰视视角的选择无不体现出制作团队对画面出色的驾驭能力,而正是这些精心组织与排布的镜头画面为观众还原出一个完全立体化的打斗场面。学生通过分析和学习这些电影镜头的表现方式,能对大大提高他们对画面视角和前中近景的组织方式的理解,让学生在表现既定世界观的时候有更多的画面组织方式可供选择。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用十几种不同的视觉和构图形式来表现用同一组形象,从而完全地跳出原先参考图的视觉表现思维。

图1 潮汕立体明信片

图2 功夫熊猫镜头语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一位优秀的插画师往往会选取一些比较特殊的角度来表现他心中已经架构出来的世界观和故事,以此来将画面的冲击力表现最大化,这就是为什么类似广角构图、大角度俯仰视构图受到画师们青睐的原因。广角构图下整体气氛的把控和物象的表现对与初次接触的学生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因为在现实生活和平时观察学习中甚少有机会去感受到这种特殊视角下的视觉表现。多揣摩动画电影中分镜表现是提高广角构图表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如伊利亚斯执导的动画《恶童》,场景动画师用大量的广角镜头语言来表现宝町这个虚构城市的面貌和人物追逐的场面,经过动画师主观提炼的广角场景拥有真实照片所不具备的秩序感和视觉表现力,无论从整体氛围的营造还是建筑环境细节的表现上都体现了动画师对类似镜头语言成熟的把控力,是学生研习类似画面构成方式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总之,通过立体化的思维方式,学生更容易摆脱参考图像固有的画面内容与视觉表现等因素所带来的束缚,用更加开放活跃的思维来获取灵感,从而为接下来的插画创作开一个好头。

二、插画中的视觉元素立体化

在完成插画创作之后,许多学生经常会把自己的插画作品放在主流的社交媒体和热门设计网站上进行展示推广,以此来挖掘自身作品的商业价值。作为未来的设计从业人员,拥有商业包装与推广的意识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然而,随着商业美术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深度和广度正在逐步提高,单一的视觉表现形式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已经越来越艰难,因此跨领域合作的理念开始在艺术作品的商业推广中盛行开来。艺术的跨领域合作已不单纯是某个或某些艺术事件,而是一种艺术发展趋势,引领着当今的艺术时尚和潮流。[4](P50-54)鉴于这样的一个整体趋势,教师平时有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插画作品跨领域地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商业开发与推广,而不是仅仅限制在社交网站的展示上。

图3 奈良美智的插画与手办作品

图4 平面图像的立体化构图练习(一)

图5 平面图像的立体化构图练习(二)

在插画作品的商业化开发中,其中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口便是将插画中的视觉元素立体化,即将插画中的视觉元素经过适当地二次创作,以三维世界为载体展现出来。传统思维中,插画作为一种重要的平面艺术形式,其商业化的应用也更多地集中在二维表现中,比如平面广告、墙绘、海报制作等等。而立体化的艺术思维帮助插画打破了只在平面中进行商业开发与推广的局限性,使插画能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到大众生活中。国内外有不少艺术家通过立体化的思维形式使他们自己的插画作品得到了更加深度地商业开发和利用。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便是这种思维运用的典范,其所创作的两眼上吊、面露不满的大头女童已经成为当代最具辨识度的插画形象之一。在二维艺术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奈良美智并没有将创作局限于纸面之上而是不断拓展作品的可能性,他开始尝试将自己插画中的视觉形象用雕塑和立体装置的形式呈现出来,既而创作出了梦游娃娃等系列玩偶作品。[5](P68)与传统插画不同,手办玩偶有着更强的可复制性和可玩性,普通收藏爱好者更愿意买一个玩偶随时把玩,而不是买一本相关的插画集来欣赏。这些玩偶给奈良美智的插画带来更多商业附加值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艺术领域帮助他推广了自己的插画作品,在商业推广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从业五年的国内插画师林丹娜也在探索用立体化思维拓展插画的可能性,她说:“总觉得平面的插画能表达的空间很有限,如何把意境做得开阔点,一直是自己在考虑的事。”她曾经推出了一款名叫“潮汕立体明信片”的文创产品,将表现潮汕日常生活景象的插图作品用立体明信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些明信片中,经过插画师设计的的人物和特色物件以硬纸片的形式错落地放置在同样用硬纸板搭建的背景中,形成一个个带有强烈镜头感的迷你舞台,无不反映出浓重的潮汕文化气息。林丹娜通过纸板分层将插画中的各个元素从平面空间中解放出来,增加了整个作品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感和趣味性,是立体化艺术思维在插画创作中运用的一个典范。

从技术层面上说,DIY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在进行插图元素立体化应用的时候有了更方便快捷的实现途径。互联网上手机壳、勋章、马克杯等多样化个性定制产品的出现使插画图案的立体化应用变得容易了很多,其亲民的价格也受到了学生这个本身就不太富裕的群体的青睐。比如在淘宝网上,一个立体徽章的定制模板仅需百元左右,额外的复刻徽章价钱可以控制在五元以内,而一个马克杯上的浮雕图案印制则可以控制在五十元以内,这样的一个制作成本对于动辄需要花费成百上千来完成艺术创作的学生而言已然是可以欣然接受和尝试的。相比于平面化和数字化的艺术创作,将自己的创作元素融入到生活用品和创意产品中成为触手可及的实物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带来更多的创作成就感。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定制过程中保护自己作品的版权是目前学生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产品制作中,学生们需要将自己创作的形象图案提供给商家用于进一步的印制和模具制作,这样就等于使商家间接获得了该视觉形象的原始版本,如何防止不良商家在未经许可的情况对这些视觉形象与图案进行商业用途的开发利用是学生们需要面对的难题,尤其在国内对DIY产品缺乏相关法律与政策保护的大环境下。

另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便是3D打印的逐步普及。作为近年来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迅速推广的技术形式,3D打印在个性化、小批量、特殊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低、流程短、时间快的优势。[6](P29-36)在3D打印流行之前,一些插画形象的玩偶制作只能靠学生自己动手,如果想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就只能依靠校外的专业泥塑工作室,这样的模式显然不适合学生实验性的艺术探索,高额的成本和繁琐的步骤降低了学生对插画形象在玩偶手办方向上的探索欲。3D打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只需要用合适的三维软件将插画形象立体化,然后便可以用3D打印机制作出实体模型。人工环节的减少使得整个制作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也能更加灵活地根据模型的实际成像来调整最初的插画形象,直至达到理想的立体呈现效果。

三、结语

插画作为一门平面艺术,用立体化的艺术思维来拓展插画创作的本质就是对不同艺术学科之间融合的探索,这样的探索在跨领域合作越发频繁的当今社会显得格外重要。在插画创作初期,立体化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初学者跳出参考作品中固有的视觉样式所带来的桎梏,用更加拓展性的眼光来寻找艺术灵感;在插画的商业化应用中,学生可以尝试将插画中的视觉元素通过适当的提炼重构以立体化的方式重新呈现出来,从而给插画的商业应用带来更大的可能性。立体化的艺术思维模式在插画教学中的运用在文中已经作了充分的讨论,而如何将这种思维模式更好地灌输给学生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对于已经习惯了用平面思维来看待插画艺术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思维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1]王萱. 论商业插画产品的产业化特点[J]. 电影评介,2006(12).

[2]王启任. 速写教学与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J]. 艺术百家,2007(04).

[3]姬莹. 论动画电影分镜图及原画创作的一个基本问题[J]. 电影文学,2011(20).

[4]李雷. 艺术跨界正当时[J]. 艺术评论,2012(01).

[5]薛晗. 致大孩子的童话——浅谈奈良美智与他的当代插画艺术创作[J]. 美术大观,2014(05).

[6]王忠宏,李扬帆. 3D打印产业的实际态势、困境摆脱与可能走向[J]. 改革,2013(08).

J524

A

1003-9481(2017)01-0036-04

贺毕克,男,中国美术学院文学学士,昆士兰科技大学艺术硕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产业。

猜你喜欢
立体化插画创作
就要紧紧粘住你
“曲曲通”立体化声乐教材建设实践探索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
《一墙之隔》创作谈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