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树立中国文学世界新形象,就必须从中国文学外译着手。目前,国内对葛浩文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拟对近年来对葛浩文英译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归纳与简评,力图把握研究方向,形成清晰的脉络,以利于对葛浩文译作研究的继续与深入。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葛浩文 中译英
美国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Coldblatt)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西方学者。在40余年的翻译生涯中,他共出版了96位中国作家的201部作品的译作。国内对葛浩文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还只是总体介绍性的研究,大都是通过访谈录的形式讲解葛浩文的生平经历、翻译生涯。
自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媒体、学界和翻译界围绕翻译的重要性、翻译与创作的关系、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翻译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和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截止今日,在短短的五年里刊载到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葛浩文的翻译多达70篇,该领域的研究一片欣欣向荣。目前,国内对葛浩文研究重点在三个方向:葛浩文与莫言、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与思想以及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
一、对葛浩文翻译思想与策略的研究
为对葛浩文翻译的策略与思想进行客观的判断,学者的研究大都选择在葛浩文的访谈或接受的采访的基础上进行。苏州大学季进教授的《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就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境遇、葛浩文选择译本的标准、葛浩文对当代中国作家作品的看法、评价,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的展望等问题与葛浩文进行了交流。舒晋瑜发表于《中华读书报》的《十问葛浩文》、赋格、张健发表于《南方周末》的《葛浩文:首席且唯一的“接生婆”》、曹雪萍、金煌发表于《新京报》的《葛浩文:低调翻译家》等论文,都是就葛浩文如何与中国结缘、中国文学的翻译、传播及海外的境遇以及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热点问题,例如顾彬的“中国文学垃圾论”向葛浩文展开询问。
张耀平《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葛浩文的翻译》译文中统计、收集了葛浩文30年来翻译过的所有中文作品,并以其译作中具体篇章片段为实例,论证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和翻译风格。靳秀莹发表在《重庆交通大学学报》上的《葛浩文译学见解初探》,基于葛浩文作品《写作人生》,总结了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和理念:1.翻译要促进文化交流;2.译者应精于译事、慎于异事、乐于译事;3.翻译是忠实与创作的统一。
二、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翻译的研究
刘一鸣以关联理论为理论视角,对莫言小说英译本《丰乳肥臀》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翻译的策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译者仍应尽力获取最佳关联性,实现语境的近似,将原语文化负载词中的文化因素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单就《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批评赏析上,有学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考察译作是否再现原著的文体风格;也有学者以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理论为基础,分析《红高粱家族》中的文化误读。这几个例子已充分证明,翻译研究正在朝跨领域多学科的方向发展。
三、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
胡晨光在论文中对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做出了分类和总结。作者提出:葛浩文的译作中不乏与中国重大社会事件相关联的作品,比如:莫言的《蛙》,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大背景下的故事;虹影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以三年自然灾害的“大饥荒”时期为背景,而姜戎的半自传体小说《狼图腾》则以“知青”和“文革”为题材背景。不难想象,借助上述的作品的视角,西方读者眼中的中国形象,必然落于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的案臼,而在无形中忽略对作品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探究。
葛浩文笔下的中国总是忧郁的,他挑选作品的类型一般是美国普通读者比较喜欢的小说类型:“一种是性爱多一点的,第二种是政治多一点的,还有一种侦探小说。”乡村、女性与底层社会类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于性爱元素的期待;历史事件类小说则迎合了读者对于中国政治的口味;而神秘的禁忌题材与少数民族色彩,则与侦探小说有着相类似的功效,即满足了西方读者猎奇与追求阅读刺激的心理需求。
四、结语
纵观国内研究葛浩文论文,不难发现:其研究已经从总体性介绍性的文章逐渐发展跨领域、多角度的译作批评。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笔者相信随着葛浩文及其译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关于他及其译作的研究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胡晨光.异域的他者: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J].外国语文,2016(2).
[2]赋格,张健.葛浩文:首席且唯一的“接生婆”[N].南方周末,2008.
[3]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与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6).
[4]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12, (6).
[5]刘泽权,刘超朋,朱虹.《紅楼梦》四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初探—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翻译,2011(1).
[6]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1).
[7]舒晋瑜.十问葛浩文[N].中华读书报,2005.
作者简介:韩素雯(1992.6-),女,甘肃人,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