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掌握专业的教学设计能力。由于语文教点繁杂,所以在设计语文教案时更应有一条清晰的规律可参考。本文就以“从宏到微的教材解读”、“目标的选择与整合”、“课堂结构整合评价任务”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达成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材解读;目标设计;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46-1
教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能做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中设计的现状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提出三条建议,希望能对提高小学语文设计的质量有所帮助。
一、解读教材:大处着眼,小处研磨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正确地解读教材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而现在,很多老师都会忽视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浅层解读大行其道,甚至还会出现解读偏差和错误解读。所以,我认为正确解读教材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大处看教材。大处看教材包括看文章的内容、文体、结构和主题。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讲了什么;其次从文体特征看,一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接着考虑文章的结构;最后从主题上解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例如《理想的风筝》这一课,我就从大处——主题上展开解读:通过文章的内容,来感受其中流露出的浓浓师生情。了解了作者苏叔阳的经历,就会发现作者不仅感恩刘老师的教诲,更感恩刘老师坚强乐观的人格魅力。所以,除了师生情,我认为学生还应体会刘老师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从大处看教材就是要先走好文本内容解读的第一步,接着再把握好文章的文体、结构和主题,步步为营,使自己的教材解读能从宏观上出发为教学设计保驾护航。
二是应从细处研磨教材。解读中,不但要从大处梳理文章,还要从具体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等细节处去剖析教材,以此达到教有所教,学生学有所学,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再一次细致地研究《理想的风筝》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通过思考,罗列了以下教点:(1)可以教生字词、特殊字词。(2)可以教品味词语的方法。(3)可以教细节描写。(4)可以教景物描写的作用。(5)可以教拟人的修辞手法。(6)可以教外貌描写。(7)可以教朗读。(8)可以教省略号的作用。一个语文老师不仅仅要知道文章的内容、体现了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精神,更要注重对课文“微末处”的细细品味,这样才能更加自如地驾驭教学设计。
解读不是简单的教点的罗列,而是教师在建构自己的“教点资源库”的时候有迹可循,有理可依。从大处看教材,到细处一步一步研读教材,两者相结合,才能将文本研究得更有层次、更透彻,才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解读下产生的资源库,设计好教学目标。
二、目标设计:这节课到底学什么
通过教材解读往往能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但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只有40分钟,课堂上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教,要给学生哪些知识点必须有所取舍,所以,我们就要根据教点资源库来设计目标。我们的目标设计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可以从教材解读下获取的资源中进行选择,第二种可以从教材解读下获取的资源中进行整合。
1.在教材解读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选择。一篇语文课文解读展现出的“东西太多”,教师肯定不能“贪多”,但也不能“走偏”。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符合本班学情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架构课堂,服务课堂。
2.在教材解读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整合。以《理想的风筝》为例,将“主题解读”与第7点整合成一个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感受刘老师的人格魅力。为什么要整合这两个目标呢?因为朗读是语文必须要学的,本文感情真挚,是很好的朗读教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美。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朗读相关段落以此来合理控制课堂时间,但是朗读和理解刘老师人物形象又不是分裂的,所以我要把两者整合起来,在朗读中间感受刘老师的人格魅力;接着,再将第2点与第3点整合成一个目标——通过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能学會品味字词的基本方法。《理想的风筝》这篇文章用词精妙的地方非常多,而这些词语又是课文中值得深思的细节描写,当然,解读一个词语不仅要理解它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学会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词语,只有两手都要抓,让学生把握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最终,设计出《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妙,促进学生学会品味字词的基本方法;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感受刘老师的人格魅力;三是研读文中省略号,能说出省略号的具体作用。
三、课堂结构整合评价任务:如何确保目标达成
一个好的课堂结构其实就是学习活动与评价任务的整合以此确保目标达成,可以分两步走。
一是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是指用检测、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来评判具体的学习任务。评价任务要做到与目标对应,先于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学习体验。
二是将设计好的评价任务嵌入学习活动。教师首先布置任务,布置任务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是以直接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然后学生围绕评价任务学习,最后学生交流与反馈。
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整合以后,就能做到边学边评,评价任务完成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老师也掌握了,老师就知道了学生到底有没有学会,整个一个课堂结构就可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在许多语文的课堂中,目不暇接的教学设计到底是在为谁呢?学生看似收获巨大,实际却空空如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拾起书本“简简单单”地教书,何乐而不为呢?“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相信,有一个清晰的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比什么都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