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让小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2017-10-30 18:42王宗贤
学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书写习惯创新意识以人为本

王宗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改的新要求下来落实小学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当前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以人为本;创新意识;阅读;书写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87

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这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受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影响,特别是旧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还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影响着作文教改的进程。要改变这种现状,要想打破旧有思维的束缚,非常有必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形成适合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教学水平。

一、改变为作文而作文,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一定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写作是对于四个部分的综合应用,更是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写作实现学生个体的升华。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把教会学生写作文或者是写出好的文章作为终极目标,过于关注分数的价值,而导致了现在大部分学生作文“人”与“文”相分离,作文中的人失去了血肉,失去了灵性,失去了自我。

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对于学生语文认知没有帮助,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追求,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写作教学并不是仅仅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应用自己的语文知识,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生活、感知世界,进而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这才是作文教学最为成功的地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引导,针对教学实际,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优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正是这种创造才使得文章有了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摒弃所谓的方法和技巧,解除对学生条条框框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头脑去进行创造,用自己的眼睛去主动地观察生活,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发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千人一面而是自成一格,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用自己坦率的真诚的心灵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和素材储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阅读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性。对于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写作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积累,因为写作是需要素材的,这些素材的积累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课内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书本也是很好的素材,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仅能够积累知识,还可以扩展知识面。

可现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参透语文课程改革,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占用了大部分的課堂教学时间;课下,家长们盲目地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占去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甚至不让学生看电视读课外书。就是这种教育方法使得学生的头脑干涸,无话可写,更别说学习兴趣了。

当然,广泛阅读并不等于滥读。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学生阅读时的组织指导工作。一方面帮助学生确认阅读书目,提供有一定质量的报纸杂志,筛选美文佳作推荐给学生;另一方面指导读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会读书,读会书。

四、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作文的乐趣在于创造与想象。正如一个喜欢烹调的人常常喜欢创新美食。同一种食物结合不同的厨艺、煮法,做出更多的美味佳肴。作文也一样,不但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更要尝试在作文中加入自己的新创意,使文章显得独特而与众不同。只要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官去留心观察,用心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生活,就会有自己活泼的语言,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会有独具新鲜感的文章诞生,让读者读来如沐春风。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的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习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当今,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会写字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书写要求,尤其是从基础年级开始,从严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文是学生精神家园一种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气结构。教师相信,当学生用我们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去诠释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当学生对“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的妙谛有了自己的审美愉悦,当学生能去分享蚌壳在一张一合时那种单调生活的况味,当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小树,去享受幼芽发青或是柔柔临风的那种快乐……总之,当学生心潭涌动起喷薄难勒的审美清泉,到那时,离写好作文还远吗?

参考文献:

[1] 胡逢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尝试[J].安徽教育,1980(6).

[2] 刘疆梅.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二三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4):23-24.

[3] 李乃学.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8(14).

[4] 陈华芬.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花——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成才之路,20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写习惯创新意识以人为本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几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