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017-10-30 23:00吕子燕朱亚林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高职院校互联网+

吕子燕+朱亚林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合理运用“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工具为德育工作助力添翼,是所有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互联网+”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关系,“互联网+”所展现出的优势,以及应该“+”上什么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0-0049-03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正在与互联网主动融合,这种融合可以加速行业发展,拓展行业视野,提升工作效能,教育也不例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好“互联网+”所带来的优势,开展好学生德育工作,同样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具体来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一 “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1]。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二者并非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样态。

从发展的维度来看,语言的出现促进了人脑的发展,文字的出现突破了信息流动的时空,造纸和印刷术让信息的获取大大降低了成本,电媒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传输的方式,而“互联网+”所基于的各类技术让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和使用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向智能化处理信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规整信息呈现的规范度,使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更为精准。因此,当教育主动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会拓宽、互动交流的形式会增多、信息的流动性会加大、教育成本会降低、教育内容的引力会增强、教育的效果也会明显提升。

从管理的维度来看,德育活动主动与“互联网”融合,也是大势所趋。当前在高职院校中,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全覆盖,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感受着互联网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看到了“双刃剑”的另一面,那就是互联网上同样充斥着不良信息和内容。如果正能量的德育内容不能主动占据高地,势必会让德育工作陷入被动,失去话语权[2]。因此,“对广大德育工作者来说,应该高度重视网络这一新的德育环境,建立开放性的学校德育体系,使学校德育在环境发展中与时俱进。”[3]只有主动探索和研究“互联网+”如何更好地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才能推动各类德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以期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 “互联网+”高职德育的优势

互联网是工具,同样也是方法。既然互联网能为事物和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那么当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与互联网相遇时,它们的强强联合,优势又体现在何处呢?

(一)打破“时空”壁垒

传统的德育活动是老师和同学们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开展的活动,对空间与时间有着极强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全日制在校学习的学生而言,基本不构成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在课程表上编排班会课的专门时间,通过班主任老师来开展德育活动。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全体成员“时空”的同步却有可能不能实现,因为高职院校会有很多的见习实习的安排,当学生分布在各处见、实习的时候,“时空”的统一就很难做到了。

当面对“时空”壁垒的时候,互联网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加速,通过互联网加载的媒体进行互动交流已经变得十分普及,例如:微信电话、视频直播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仅可以使用在娱乐、通信等领域,同样也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

套用计算机通信的概念,基于“互联网+”的德育活动可以有“同步”和“异步”两种形式。所谓“同步形式”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在线,通过IM、聊天室或其他的类似于网络会议室的软件进行实时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视频、语音,也可以是文字,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解决了空间上的问题。而所谓“异步形式”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也不在同一地点,教育者将相关信息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声音记录软件或者文本软件保存下来,并上载到互联网上,将相应的网址分享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接收到信息后,只要拥有可以上网的智能终端,就可以自行决定观看的时间和地点,两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留言互动,从而彻底打破“时空”的壁垒。这种教育形式在教育界已经普及,比如:MOOC、微课、翻转课堂,其实都是使用这种“异步”的理念。因此,要考虑如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现“同步”或“异步”的平台问题。就目前互联网提供的各个平台来看,可以实现“同步”的有QQ群、微信群、各类直播平台、聊天室等,而实现“异步”的有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博客平台等。当然,也可以建立学校自己的网络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操作与应用几乎是零障碍,因此,利用互联网创造跨时空德育环境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整合教育资源

传统德育活动有班会、团课、讲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各种颁奖仪式等等,主要是通过老师讲、同学答、师生登台互动等形式面对面的进行交流,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外部环境有着极强的依赖,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呈现出的局限性[4]。例如:在一堂班会课上需要展示多个与讨论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者视频文件时,就要充分考虑播放这些多媒体文件所占据的时间问题,而且在多种媒体之间频繁进行切换,也会在无形间弱化德育课堂需要呈现的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轻松解决。例如:可以利用网页技术将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整合。endprint

网页上所承载的元素人们一般将之称为超媒体,可以在一张网页上放置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元素,也可以在网页上设置留言、投票、点赞等互动元素。前者可以综合呈现德育内容,后者可以增强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无论多么复杂的德育元素,都可以通过网页来呈现。而网页的浏览则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通过互联网传播网页又无时空限制,且可以发散性进行链接,所以基于互联网的网页技术就成为了整合教育资源的不二之选。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人,所以对于以网页为代表的互联网元素毫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其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当以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整合、呈现资源是一件顺时应势的事情。

(三)凸显教育主体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度。对于传统德育环境而言,由于客观环境及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活动的主讲人宣讲或表演,其他人员的参与度较小,有些甚至是零互动、零参与。那么,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活动开展所形成的影响就会大打折扣,而且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地位也就无法凸显了。

互联网普及后,为大多数普通网民带来一个称谓,叫做“草根”。特别是自媒体高度发展后,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大家的发声渠道也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各类问题的探讨和评论中,此时的“草根”言论就容易形成“长尾现象”,他们的影响甚至不弱于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因此,当德育工作和互联网结合之后,带来的优势就是,参与到德育工作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同的发声机会。

结合到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来看,现今,大多数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从小在家庭中就拥有着和其他家人一样平等的话语权,在网络中也是万千“草根”中的一枚,他们很懂得发表意见、发出声音。在學校教育中,既要从思想上引领他们,又要敢于、善于给他们独立发声的平台,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

三 互联网为高职德育“+”什么

“互联网+”的概念从正式提出到现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教育领域中,人们对于“互联网+”优势的理解,更多的还停留在互联网是传输载体的层面,只是意识到了其速度的快和内容的丰富,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互联网背后的精神和力量。当我们在寻求全面融合的时候,就更要看清互联网能为高职德育工作加上些什么了。

(一)思想“+”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而当今世界价值观碰撞无处不在,各类思想漫天飞扬,更有些居心叵测的歪理邪说甚嚣尘上,由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的特性,这种现象在网络上显得尤其突出。

互联网“+”德育,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思想。互联网是技术,但当技术搭载着思想飞速传播时,互联网呈现出的就不仅仅是技术了。互联网是各类思想和价值观的新的聚集地,要在新时期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信仰,讲好中国故事,走好中国道路,占据网络思想宣传的制高点,赢得话语权也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国家未来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未来中国的建设依靠他们。当前,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就不能放松各方对他们思想的影响。当我们通过互联网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特别注重内容的思想性、正确性、真实性、严谨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合,不能信口开河,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望文生意。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辨别思想真伪,恪守网络道德,提升信息素养,从而巩牢网络德育的根基。

(二)内容“+”

从德育内容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可以为其加上些什么呢?对于这一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应该有不同的考虑。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应该紧紧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

笔者以为,要从三个维度把握所“+”内容。一要从思想认知的高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二要从求知实践的层面来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要以立足本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塑造学生的职业情谊,让热情充满学习、让工作溢满热情。

德育内容的设计不应该是零碎的、浅显的,而应该是系统的、深刻的,是围绕学校的德育总目标而制定出来的,是与校情、学情密切相关的,是以信息时代特征为背景的,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化的内容。这就需要课程设计者跳出传统教育思维,将信息素养与职业素养并重,将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相统一。这种“+”不是简单的内容升级,而是德育结构的改变,不同于将书本内容、面对面的口授知识上传于网络,而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重新建构。例如:传统的班会课上,在讨论一个话题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展示很多可以佐证观点的实例,但由于互联网的“异步”功能,可以系统的将相关材料梳理出来,旁征博引,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内容的准备上,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切忌将德育课程做成“碎片化”的“鸡汤文”,反而减弱德育课程原有的震撼力、冲击力。

(三)形式“+”

互联网与德育相融合,可以带来更多的形式创新。传统的德育活动,很多情况下是一人的独角戏,是老师的一言堂。俗语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互联网给德育活动的每个参与者都带来了平等的机会和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德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德育活动是一种开放的活动,是一种思维碰撞的活动,其活动的形式不会也不能基于传统的讲坛形式,而应该是一种对话的形式。互联网的加入,会促使德育形式的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参与者、参与形式、学习素材等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者,在上文谈到凸显教育主体时提到过,基于“互联网+”的德育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学生,可以让学生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完整的展示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也可以是与原来这个教育群体(班级)没有关系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某些想法、观念、言论与德育内容相关,就可以使其再现或是现场展现,这种展现已经无关时空的问题了。

二是参与形式,由于“互联网+”可以将德育活动分成“同步”和“异步”两种状态,因此德育活动参与者的参与形式也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可以面对面即兴地交流,也可以经过深思熟虑后,通过网络发言的形式将观点抛出,甚至可以用互联网来记载每一次讨论的内容,使每一个德育话题都不再“过时”。

三是学习素材,通过互联网,可以让传统的纸质媒体、多媒体成为超媒体,让各类材料的展示更为直观,且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自己生产制造出学习素材。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围绕一些讨论课题,可以自己拍摄教育视频、发布教育话题、制作教育网页。这样的参与,可以让德育工作的成效更为扎实。同时,这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素材形式多样,包括:微信公众号、微拍视频、微博信息、博客网站、空间日志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传播,也易于接受。这种全方位的参与,也使得德育活动成为了一种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培养合格人才尤以德育为先。面对当今世界在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的形势,作为德育工作者,更要看清方向、坚定立场、明辨是非,结合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先进的德育工作方式,开展道理深刻、形式多样、易于传播的德育活动,从而使“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宋刚. “互联网+”=新一代ICT+创新2.0[EB/OL].http://history.ccf.org.cn/sites/ccf/xhdtnry.jsp?contentId=2867635215017.2017(5).

[2]张晓丽.“互联网+ ”时代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

[3]王惠民.论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环境的优化[J]. 现代教育科学,2004(5).

[4]曾长秋,薄明华. 网络德育学:第2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高职院校互联网+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